央广网

碧桂园助力扶贫 10个帮扶县相继“摘帽”

2019-06-26 12:12:00来源:央广网

  中国社科院CSR研究中心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8)》显示,扶贫实践和成效、精准扶贫规划等成为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议题中的新关注点,越来越多的企业主体通过扶贫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朝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共同目标,来自四面八方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扶贫济困、振兴乡村,让社会变得越来越好。

  碧桂园最新披露的《可持续发展报告(2018)》中显示,自2018年起,碧桂园将扶贫正式上升为主业高度,在全国9省14县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6万人,不断探索积极有效的扶贫模式。一年过去,已有10个帮扶县相继宣布“摘帽”,助力超20万贫困人口脱贫。

  深入一线查实情,精准链接贫困户

  “你们看,我的小孙子门门考试都拿100分,可认真了!”小俊的爷爷孙国林拿着考卷骄傲地说着,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笑意。

  小俊不到2岁时,母亲就离家出走了,父亲后来因病离世,只留下了他、姐姐小佳,和年迈的爷爷、奶奶4人相依为命。爷爷孙国林已经65岁了,老伴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他还必须挑起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

 

碧桂园扶贫志愿者走在在进村入户调研的路上

 

  在全国9省14县,碧桂园每个县都有专职的扶贫干部深入一线,入户走访,点对点提供帮扶。在了解到孙国林一家的情况后,碧桂园不仅为两个孩子提供了共5000元助学金,同时还为孙国林提供了一份在苗木基地的工作,每月都有一笔工资收入。

  致贫原因多种多样,因病、因学、缺乏就业出路居多。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确保脱贫有实效、可持续,经得起历史检验。精准扶贫就应该深入一线,真实了解建档立卡户的情况,精准施策,从根本解决贫困户的贫困现状,提供可落地、可造血、可持续的帮扶举措。

  2018年5月来以来,碧桂园扶贫工作队在9省区14县深入贫困村屯农户访贫问苦,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了以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为主、教育扶贫扶智、就业扶贫扶技、辅以其他因地制宜自选动作的“4+X”扶贫模式,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道路。

   

2018年11月11日,碧桂园倡议的社会各界消费扶贫月正式启动

 

  技能培训授人以渔,产业造血助农增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民营企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自身拥有产业、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参与扶贫开发更能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来自广东英德的李观练,曾经没有任何技能,到处打散工。他和妻子要赡养3位老人,照顾两个孩子,微薄的收入远远无法支撑家庭开支。李观练说:“我不是不想打工,可是我没技术没本事,没有人能请我啊!”

  在参加了碧桂园组织的就业培训班后,李观练通过免费培训很快掌握了一门技能,还通过了广东腾越的培训考核,成功获得了一份月收入超过8000元的工作,这在过去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年,李观练更是踏出了人生崭新的一步,自己代办承接铝模工程,每天收入可达五六百元。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故事还有不少。广东田阳县,贫困户王彬通过参加碧桂园提供的养老护理免费培训,在广东顺德善耆养老家园找到了工作。随后,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也参加了这项培训,一家4口都在养老家园就业,目前全家年收入超过20万元。

  除就业培训以外,碧桂园结合自身产业资源,努力让贫困户在家门口也能增收致富,带动乡村振兴。碧桂园整合各方资源,依托合作伙伴力量,建立了产业扶贫项目资源库,将贫困地区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还积极打通销售渠道,开展消费扶贫。在河南虞城,碧桂园扶贫干部帮助当地农户卖油桃;在河北新河县,碧桂园将当地的灵芝、羊肚菌等纳入区域采购平台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售……

 

编辑: 张胜强

碧桂园助力扶贫 10个帮扶县相继“摘帽”

自2018年起,碧桂园将扶贫正式上升为主业高度,在全国9省14县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6万人,不断探索积极有效的扶贫模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