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之城”珠海(央广网发)

央广网珠海5月21日消息(记者 夏燕 黄璐璐)山海相拥、陆岛相望,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珠海是一座向海而生的宜居之城,似乎与“工业城市”没什么关联。

事实上,早在2006年,珠海就将“工业强市”写入战略规划中。去年年底,珠海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产业第一”,并在今年4月24日召开产业发展大会,提出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40%。

对珠海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据统计,2021年,珠海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200.81亿元,这也就意味着,珠海要在四年内实现工业总产值翻一番。

坚持“产业第一”,从“小而精”到“大而美”,珠海的底气何在?5月18日、19日,央广网记者参加了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委网信办主办的珠海市“产业第一”集中采访活动,从中窥探出了一些答案。

产业链创新链加速升级

“目前港湾1号科创园已经运行三年了,共有56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聚集了8000多名产业人才。”看着眼前这个现代化的产业园,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峰说。

2015年,该园区还是一片凋敝破败的旧厂区,亟需“腾笼换鸟”助推产业升级。如今,这里已完成“蝶变”,集聚了近30家IC设计企业,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产业格局。

港湾1号科创园的变化,只是珠海近年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21年,珠海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7.1%、30.8%。

港湾1号科创园沙盘模型(央广网记者 黄璐璐 摄)

在地处珠海市中心的香洲区,作为当地产业升级的主战场,南屏科技工业园在2021年迈入“千亿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41.45亿元,总就业人口10万人,实现亩均工业产值1437.4万元。

“我们这里都是一些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生物制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占用土地资源少,附加值相对都是比较高的。”南屏科技工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文忠介绍。

随着“产业第一”政策落地,珠海的产业链升级也迎来了新的加速期。据悉,珠海将按照1年100亿元、5年不少于500亿元的标准,实施园区配套倍翻计划;5年内统筹新增和盘活工业用地约50平方公里,首年熟地整备不少于7000亩,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以南屏科技工业园为例,未来三年新引进项目、增容扩建产业项目共47项,预计将新增产业载体面积248万平方米,进一步释放产业载体空间,加速汇聚创新要素。

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如果把时间线拉长,观察近五年珠海的产业发展,就会发现,这座沿海城市一直在“奔跑向前”。

数据显示,2017年,珠海技术合同成交额仅为8.17亿元,而2021年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92.08亿元,两者相差超11倍,显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升,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融合。

横琴“溢出效应”叠加

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如今8个多月过去,横琴“溢出效应”正持续叠加,助力珠海的企业发展。

以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高景太阳能”)为例,其总部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而制造工厂则设在珠海金湾。

“横琴有很多的扶持政策,像‘双15%’税收优惠、人才落户等政策,尤其是出口政策对企业未来出海、走向国际有很大的帮助。”高景太阳能副总经理孙彬表示,当前珠海大力推动“产业第一”,制造工厂的政策扶持优势也非常明显,有利于企业落户和扩产。

高景太阳能生产的G12单晶硅片(央广网记者 黄璐璐 摄)

2020年12月10日,高景太阳能与珠海市国资委签署了总投资170亿元的光伏新能源项目投资落地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将在珠海金湾生产50GW大尺寸单晶硅片,产能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350亿元,为珠海创造6000个就业岗位。

“我们的下游客户——爱旭太阳能电池的工厂,今年七、八月份就要开工了,未来几个月我们还会有一个30GW产能、年产值近600亿元的组件工厂投用,珠海发展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孙彬说。

截至今年3月份,珠海上市公司已达到44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35家。像高景太阳能这样借助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发展机遇,实现产业协同发展的企业不在少数。

为推动“产业第一”,珠海市科技创新局还出台了《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其中提出深化与港澳创新合作,打好科技创新“跨境牌”,支持港澳创新成果在珠海落地,实现产业化。

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央广网发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行政事务局供图)

“横琴是一个科技创新平台和金融平台,适合部署医疗服务、保险和互联网等相关产业。”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健帆生物”)董事、副总裁曾凯表示,目前已在横琴设立了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健康咨询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等。

“横琴不断集聚的人才要素、创新要素,势必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助力。”曾凯说。

从建设经济特区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落户,珠海在改革开放40多年时间里,成为一座令人向往的宜居之城。如今,珠江大潮起,珠海发展机遇叠加,产业链创新链不断升级,如何乘势而上迈向“万亿工业强市”,让人拭目以待。

编辑:张胜强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