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粤转型已见成效应再坚持

2017-03-07 10:30:00来源:南方日报

李稻葵。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李细华 摄

 

  ■精彩语录

  ●中国正在接过新型全球化的大旗。2016年举办的G20杭州峰会正是启幕,2017年达沃斯论坛则响起了中国风格的新型全球化号角。

  ●实体经济的阵痛期,短期内不会结束。政府应该做一个“助产士”,帮点儿忙,力促产业结构转型。

  ●珠三角一些地区从过去生产鞋帽,到现在生产无人机;从过去生产小五金产品,到现在研发高端智能制造,转型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值得持续坚持。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有潜力、有韧性、有优势,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好。

  据南方日报抱道,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6日表示,我国在2016年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仍然出现诸多向好变化。2017年的中国经济能在压力中找到发展新动力。

  粤消费类外贸企业转型经验值得推广

  中国经济早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受其影响,至少有3个问题比较突出。

  近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贸增长速度连续3年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并且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6年美国货物进出口额36429.0亿美元,同比下降2.9%。其中进口21891.8亿美元,同比下降2.6%。“过去总喊‘狼来了’,现在确实来了。”李稻葵说,发达国家进口意愿下滑,导致中国出口增速连续3年承受巨大压力。

  他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发达经济体在经济政策上“逆全球化”倾向愈发严重。

  针对上述压力,李稻葵分析说,我国外经贸保持零增长也不错。外贸遇到的困难是外需不振的结果,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2017年,国内市场规模将更加扩大,外贸企业必须想方设法向国内市场转移。这一点,广东的消费类外贸企业转型成效显著,没有明显的产能过剩,其经验值得全国推广。

  此外,他提出,中国正在接过新型全球化的大旗。2016年举办的G20杭州峰会正是启幕,2017年达沃斯论坛则响起了中国风格的新型全球化号角。中国应该积极务实地紧紧抓住新型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真正成为全球新领导者。

  他还建议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开发署,用好国内国外两个金融市场,扩大融资途径,带动民间投资。

  实体经济阵痛短期不会结束

  谈及经济发展内核,李稻葵认为,房地产市场和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是2016年经济稳定的重要动力。

  然而,目前20多个房地产上涨较快的城市,已经实行了有力的调控措施,2017年将会持续降温。同时,民间投资的热情仍待激活,不能只靠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实体经济的阵痛期,短期内不会结束。”李稻葵说,政府应该做一个“助产士”,帮点儿忙,力促产业结构转型。除了降低成本,或可适当增加地方政府的财力。地方政府手里有钱了,对产业的扶持力度就会大起来。地方政府有积极性,经济就有活力,但地方政府需保证本地民间投资的速度要回升。

  另外,金融行业的“虚火”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进入,挤占了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他认为,现在不少实质高风险、看似高回报的金融产品卖给了投资者,占用了大量的金融资源。要把“虚火”降下来,将投资转回投向实体经济。让投资者认识到,实体经济5%的回报率虽然不高,但是实实在在的。

  李稻葵认为,我国经济结构在2016年持续改善,成绩来之不易,值得肯定。2017年应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想方设法地实干,将能够稳住实体经济。

  粤要用好高素质劳动力成本优势

  近年来,广东制造业生产成本上涨,如何稳住制造业根基备受关注。

  “我的观点很简单,产业层次必须往上走。”李稻葵说,广东经济发展全国领先,劳动力等各项成本上涨是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要担心工人工资上涨,不要担心制衣、制鞋等低端产业转移,关键还是利用好广东现有的优势,坚持创新驱动进行转型升级。

  李稻葵举例说,珠三角一些地区从过去生产鞋帽,到现在生产无人机;从过去生产小五金产品,到现在研发高端智能制造,转型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值得持续坚持。

  他认为,广东上述产业转型方向,至少有两个优势。一是中国市场规模庞大,广货内销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二是广东制造业和信息产业链条完善,近年的转型过程中吸引了大量工程师和高端技能工人。这个群体创新和应用能力强、与广东产业契合度高,但是用工成本仍然比欧美发达国家低了不少,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和参与者。事实上,新的人力资本和红利已经让广东的格力、中兴、腾讯等企业尝到了甜头!“广东要为新产业的到来而欢呼”。

编辑: 陈越
关键词: 李稻葵;广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