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四个广州技校生的金牌路

2017-11-03 10:51:00来源:广州日报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都在广州的几所职校求学,几年前,他们还是家长和亲戚眼中“读不好书”的后进生,但就在前几天,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在阿联酋的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中国代表团取得了15金、7银、8铜的优异成绩,远超日本、德国、瑞士、巴西等老牌强国,位列金牌榜第一。其中,由广州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选手表现尤为出众,获得5金、3银、4铜,向世人展示了广州“新工匠”超强的设计水平和动手能力。

  这是一群怎样的“95后”?取得世界冠军的背后,他们都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广州的职校又为何能培养出如此多的英才?近日,广州日报记者采访了其中4位金牌获得者。

 

张志斌和他的塑料模具

 

  塑模冠军张志斌:

  哥哥和我同为世界冠军

  选手档案:

  张志斌

  年龄:

  21岁

  学校: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获奖项目:

  塑料模具工程

  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张志坤和张志斌两兄弟绝对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就连学院院长冯为远都称赞两人为“一门双金,千古传奇”。

  原来,张志坤是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数控铣项目金牌得主,现已留校任教,工资上直接享受副高级工程师待遇。而弟弟张志斌则在刚刚结束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塑料模具工程项目的冠军。

  嘿,那个“技校生”

  在模具车间见到记者时,身着参赛服,戴着一副眼镜的张志斌显得有些腼腆。虽然已经是世界冠军,但这个出生在普宁市农村的小伙子说起话来依旧细声细气,只有说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时,他的声音才会变得高亢一些。

  2012年初中毕业后,因为中考成绩普通、家境平常,张志斌无法在当地上一所好高中,于是他选择和哥哥报考同一所职校,读3年中职再读2年高职,以便“学一门手艺吃饭”。

  而彼时逢年过节,每当亲戚问起张家两兄弟在哪里读书时,“技校生”的回答,也常常会被甩以不屑的目光。出生于农村的两兄弟在小学、初中一直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张志坤十分坦率地说自己是“被老师放弃的学生”,而张志斌来到职校,最初的心态也是“混日子”。

  张志斌只比哥哥小1岁。刚来学校时,他几乎“对职业教育一无所知”。彼时,学校开始专注于世界技能大赛的人才培养,学习了1年理论知识后,张志斌便开始参加学校组织的技能大赛培训。学校的集训班有100多人,尽管年龄很小,但“志不在读书”的张志斌却在塑料模具工程上显示出过人的天赋。

  2014年5月,张志斌就代表学校获得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广东省选拔赛第一名。2014年7月,他又获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全国选拔赛的第一名,进入国家集训队。

  可“顺风顺水”、很可能参加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他,却在当年的国家队队内选拔过程中意外失利了,“那段时间特别焦虑,每天反复做同一件事,就是没有提升,心态产生了变化。”

  食指掉了一片肉

  从2014年参加广东省的选拔赛开始,张志斌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魔鬼训练”。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后,8时准时到车间开始练习,一直做到中午12时吃饭;午间只休息1个小时,下午1时,他又要回到车间,训练到下午5时;吃完晚饭后,一直训练到晚上10时,才回宿舍休息。

  单调、枯燥、高强度的训练生活,一度让张志斌产生了厌烦心理。但每到身心疲惫的时刻,张志斌就告诫自己——“原本是想混日子,但当时我是真的对模具设计感兴趣,所以就钻进去了”。

  不忘初心的他在经历了挫折之后,继续前行。他不断地在车间磨砺自己的技术,最终他的手艺日臻完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资格。

  可就在去阿布扎比的前25天,他的右手食指指尖却在一次训练中被意外削去了一片肉,一时手指血流不止,这可急坏了带队的老师。他赶忙带着张志斌,拿起那片被削下来的肉赶到医院,医院在最快时间里帮助他把那片肉缝了回去。

  但因为比赛时间迫在眉睫,仅仅休息了几天后,张志斌又开始了高强度训练,这最终导致了缝上的手指肉没有长好。至今,他的食指上依旧留着一块内陷的浅黄色的痂,“那片肉最后还是坏死了,掉了。”

  误差不超过0.01毫米

  来到阿布扎比后,张志斌开始了4天、总共18小时的比赛。比赛中,他顺利击败了来自日本、韩国、巴西的强手,最终获得了冠军。“我平时训练总比别人多想一步,寻找最简、最优的方案。其实从比赛第一个环节开始,我就用时最短,我一直把优势保持到了最后。”

  除了速度,更要比精度。比赛中,每个选手会拿到一张图纸,按照图纸上的尺寸利用软件编程,在数控装备上先制作一个空心的钢铁装备,并对装备进行抛光打磨。这项工作完成后,才到最终步骤,向这个空心的钢铁装备里注塑(注入液体塑料,待其冷却成为固体的过程),冷却后拿出塑料模具成品。

  张志斌说,对于选手做出来的钢铁装备,主办方要求的精度非常高,不但抛光时要把装备抛得如镜面一般光亮,没有一点毛糙,装备的每一个长宽高数据,误差正负值不能超过0.01毫米,否则就要被扣分——“这相当于1/7根头发丝的宽度,用肉眼都无法测量,要用特殊的仪器来量。”

  顺利夺冠回到国内,如今的张志斌也到了毕业的年龄,对于竞赛,他的兴趣不大,他更愿意设计一些更具实用性的塑料模具,“比如空调外壳、玩具、座椅”。

  按照规划,他也准备留校任教,以便培养出更多出色的技术人才乃至世界冠军。同样的,他未来也将和哥哥一样享受副高级职称的待遇。这对兄弟的传奇,仍将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继续上演。

 

黄枫杰在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现场(受访者提供)

 

  原型制作高手黄枫杰:

  期望成为中国“首席专家”

  选手档案:

  黄枫杰

  年龄:

  21岁

  学校:

  广州市技师学院

  获奖项目:

  原型制作项目 金牌

  今年21岁的黄枫杰,今年已经高职毕业,目前留校担任下一届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的教练。

  听到记者要求采访,黄枫杰专门将自己的师弟、获得CAD机械设计银牌的陈启佳拉了过来,两人一同讲述参赛的经历,曾经的辛苦,以及获奖的兴奋和遗憾。

  黄枫杰说,自己期望能够继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成为中国这个项目的“首席专家”,为国家赢得更多荣誉。

  爷爷的拖拉机

  黄枫杰是广东雷州人,从小就在农村生活,似乎很少也很难接触到机械相关的什物,但爷爷的拖拉机,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力量”。

  他回忆说,爷爷当时开进了村里第一台拖拉机,利用它来干农活。“他其实也可以选择当老师的,但爷爷还是去负责拖拉机的维修和管理。”

  这台被村里人异常“看重”的拖拉机,成了黄枫杰小时候的骄傲,因为他有机会看着爷爷打理、维修拖拉机。

  “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对机械之类的感兴趣了吧。”黄枫杰说,当时选择这个专业,更多的可能是想传承爷爷的技艺。

  实际上,初中毕业之后,他面临着很多现实的困难。当时他的哥哥刚好上高三,而弟弟上初一,如果哥哥考上大学,自己又继续上高中的话,家里的压力太大了。因此,他选择了读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尽早能够帮助家里,为父母分担压力。

  在选择专业时,黄枫杰选择了模具设计与制作专业,能够发挥动手能力。

  四年磨一剑

  为了能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黄枫杰五年的高职生活,其中后四年都是在为大赛做准备。

  2013年,黄枫杰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拔赛,以CAD项目获得广东省三等奖。2015年,他被推荐加入学校原型制作项目精英班,由此开启了他的原型制作之旅。

  在精英班里,黄枫杰在学校专业带头人、教练赵晓霞的训练下练习。“他很沉稳,学习能力强,有上进心、有拼劲、能吃苦。”在训练过程,赵晓霞发现黄枫杰操作精准度高,善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符合原型制作项目的要求。

  黄枫杰解释说,“原型制作”项目是将设计图纸变为实物,对产品加以判断,以确保开发产品的实用性。制作过程需要考虑每一道工序,才能提高日后的生产效率。大量制造企业都需要这样的技术。

  此后,这个看起来老成持重的年轻人,最终凭靠自己的实力,拿下全国第一名,并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

  经过22小时的场上比拼,黄枫杰最终成为世界技能大赛在该项目的冠军,为中国赢得一枚金牌。

  望成为“首席专家”

  当其他选手、教练都在关注着比赛内容等情况的时候,黄枫杰的思想似乎有些“走神”了,他非常关注场上各个国家的“首席专家”。

  “‘首席专家’一般都是大学教授,专业知识也非常丰富。”黄枫杰说,“首席专家”在比赛场上“稳如泰山”的气势或气质,与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专家”十分吻合。

  因此,当赢得比赛回到学校之后,早已毕业的他选择留在了学校。“一是为了感恩,学校培养了我这个‘冠军’,我不能毕业了就一走了之;另外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黄枫杰说,他现在负责下一届该项目选手的培养和选拔,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经验讲述给后来人。“尤其是别国专家都是非常认真的,就算是喷层表面有一个小黑点,他们都能拿放大镜找出来。”

  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他还计划读一个本科学位,学习“自动化专业”,然后继续读硕、甚至读博,努力把自己的实操技能与理论知识形成有效的互补关系,期望自己也能够成为中国该项目的“首席专家”,带领年轻人一起为国家赢得荣誉。

 

杨登辉在操控数控铣

 

  数控铣狂人杨登辉:

  就想把手艺做到最好

  选手档案:

  杨登辉

  年龄:

  20岁

  学校: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获奖项目:

  数控铣

  今年20岁的杨登辉是一个痴迷数控铣的“狂人”。从15岁初中毕业,去到深圳沙井的一所中职学校读书开始,他就一直读数控铣专业。

  “数控铣到底是做什么的?”面对提问,杨登辉指了指记者手中的相机,“数控铣应用很多,比如你相机镜头的金属外壳,就是用数控铣做出来的。”

  我就喜欢手艺活

  杨登辉出生于赣州市定南县的一户城镇家庭。在所有的堂表兄弟里,他就像一个“异类”,其他孩子都选择念高中、读大学,只有杨登辉初中一毕业,就选择读职校。“我对读书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但动手能力特别好,从小就喜欢做手艺活。”杨登辉说。

  和张志斌的遭遇类似,读技校的他成了亲戚眼中“没啥出息的孩子”。即便是如今拿了世界冠军,享受副高级工程师的待遇留校任教,每月15000元的薪水,但杨登辉觉得,“要改变别人的眼光很难,兴许人家现在还只是觉得你运气好呢。”

  杨登辉说,他至今感激父母,因为他们并没有干涉自己的职业选择。如今,他的成功也让家里的弟弟妹妹信心倍增,“无论他们以后干什么,爸爸妈妈都会鼓励的。”

  不服,我还能做得更好

  在车间,杨登辉熟练地操作着德国进口的数控铣设备。从5年前开始,他就一直与数控铣朝夕相对。如今要成型一个金属零件,只要一看图纸,杨登辉就可以立即在电脑上编辑三维影像,知道切割零件的每一个部分应该用什么刀头,如何才能把零件制作得光滑而美观。在他的精准操作下,金属和刀头在碰撞中发出滋滋的响声。

  杨登辉说,操作数控铣是一个“易学难精”的技术活。刀头在操作过程中会发生磨损,此外,金属零件还有热胀冷缩的效应,而比赛对精度的要求十分苛刻——误差上下正负值不超过0.01毫米,否则就要被扣分。

  虽然只有20岁,但杨登辉总有股不服输的劲。在深圳的中职院校读书时,他就是操控数控铣的能手,还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比赛,只是在比赛中没有发挥好,遗憾失利。可杨登辉并不服输,他认为自己能干得更好。

  得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近年来一直在培养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顶级技工,他便在读完中职后,报考了该学院的高职,继续磨砺自己的数控铣技术。

  来到广州后,他变得愈加勤奋,每天都过着“食堂-车间-寝室”的“三点一线”生活,在车间里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我已经有三年没有休过寒暑假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获得了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资格。出征前,他在车间里多次拿到满分的成绩——零件的所有尺寸都在标准的误差之内。

  正式参赛时,选手们拿到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题目。杨登辉说,在所有参赛的22国选手中,将近7成的选手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比赛。尽管杨登辉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差,但他最终以88分的高分取得第一名,远高于第二名的日本选手。但追求完美的杨登辉仍耿耿于怀,“我们的测量仪器当时应该还是出了些问题。”

  望更加重视产业工人

  载誉归国后的杨登辉希望,国内的高技术产业工人能够受到更高的重视。

  此前作为国家队选手,他多次前往德国、瑞士进行交流,在欣赏完奥迪、大众、奔驰等大型汽车企业的先进生产线后,他时常感慨德国产业工人福利优厚,“他们的平均工资在德国是排前5位的。”

  随着“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提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工人的培养逐步走向正轨。校长冯为远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学位供不应求,“社会观念正在不断转变,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职校,现在我们学校招收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比例已经达到65%~85%,人才素质在不断提升。每年我们的2000多名毕业生中,有300多人去了世界500强企业。”

 

梁智滨正在砌墙

 

  砌墙师梁智滨:

  细心成就冠军

  选手档案:

  梁智滨

  年龄:

  19岁

  学校: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

  获奖项目:

  砌筑项目 金牌

  21岁的林晓滨看着直播的摄像机渐行渐远,而自己的“徒弟”梁智滨却仍然一丝不苟地砌着墙,他忍不住过去说了两句“人家都没怎么拍你砌墙,你砌那么多干什么?”

  说完,林晓滨指了指旁边还在等待采访的记者,示意梁智滨过去,然后开始将“徒弟”砌好的墙一块块拆分开,嘴里嘟囔着“每次都得我来拆啊。”由于训练材料昂贵,梁智滨每次都会使用石灰来进行砌墙,在砌好之后材料还可以再次回收。梁智滨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开始接受记者的采访。

  “师傅领进门”

  梁智滨来自广东吴川,今年19岁,在今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了“砌筑”项目金牌。

  吴川被称为“建筑之乡”,当地不少人都进入建筑行业当中。在梁智滨身边,也有不少亲戚朋友做起了建筑。而他的父亲,则是当地普通农民。“中等水平吧,不算好也不算太差。”梁智滨介绍说。

  三年前,初中毕业的梁智滨面临选择,要么上一所非重点高中,要么上技校学一门技术。“我当时考了400多分,重点中学的分数线达不到。”当时他想,与其上一所可能考不上大学的高中,倒不如学一门技术。因此,他让亲戚帮他报了这所学校,并顺利被施工专业录取。

  他说,自己专业的学习内容是画图、测量、放线等,而正是“师傅”林晓滨将他带进了“砌筑”的世界。“我觉得自己可能比较适合,也比较喜欢砌筑。”梁智滨说。

  林晓滨则解释说,其实师傅能够教授的东西不多,主要还是要靠他自己,长年累月不停地练习。“刚开始,学生们比赛很热情,近200个学生报名。但是一个月后,人数锐减到几十人。”林晓滨说,因为这个项目做起来实在太辛苦了。

  不能差一分一毫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就砌一面墙,似乎谁都能干啊。但实际上,墙不光要砌起来,而且要做到‘精致’。”梁智滨说。

  林晓滨也告诉记者,作为“师傅”能够教给梁智滨的技术内容实际上并不多,更多的时候,他都是陪着“徒弟”一起,一遍遍地砌墙拆墙。

  就这样砌墙、拆墙,师徒二人坚持了两年。

  “砌一堵墙不难,难的是砌一堵近乎完美的墙。”林晓滨说,而梁智滨似乎就有着“完美主义”的坚持。梁智滨则难以表达自己的感觉,他说,他只是想做得更好,把每一分一毫都做到精确。“甚至毫米计量的误差都会导致丢分。

  随着比赛临近,“追求完美”似乎也成了他最大的“劣势”。他解释说,集训刚开始时,由于他对时间没有把控好,死抠每一个细节,结果最后时间不够用。

  当教练告诉他,“再这么下去,你一定会输”后,梁智滨才强迫自己“先不去关注那些细节”。

  靠细节取胜,但却不能只关注细节。梁智滨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平衡”。

  世界冠军的荣耀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的校园里,拉着梁智滨获奖的红色横幅。教学楼的滚动屏上,也有他获奖的消息。

  梁智滨在接受采访时,身后偶尔还会聚集课间活动的学生,还有各种期待合影的保安和老师。

  说到这个“世界冠军”,梁智滨微笑着说,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代表国家拿到“金牌”,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当他将获奖的消息告诉家里后,父亲兴奋得两晚上没有睡好觉。

  “我说他不必那么兴奋,我自己都睡得着觉呢。”梁智滨笑得咧开了嘴,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情,这两年来的辛苦值得了。

  比赛结束后,早已毕业的梁智滨选择留在了学校,为下一届技能大赛“砌筑项目”培养人才,将自己的技能与经验传承下去。

  对于未来,他考虑得更远,除了参加大专考试之外,还要一步步结合自己的实操经验与理论知识,干出一番更大的事业。

编辑: 陈越
关键词: 技校生;金牌;世界技能大赛

四个广州技校生的金牌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都在广州的几所职校求学,几年前,他们还是家长和亲戚眼中“读不好书”的后进生,但就在前几天,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