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剧坛简讯——重温30年前感动全国的“哈密精神”
中广网 2017-09-04
    
 
  
    
     
    

哈密人民广播电台倾情创作喜迎党的十九大献礼纪实广播剧

  《万人大滞留-哈密一九八七》

            /哈密人民广播电台张程 李海滨 夏巴艾提

  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作为边陲小城的地方电台——哈密人民广播电台,立足于哈密各族人民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在重温30年前感动全国的哈密万名旅客滞留事件以及由此诞生的“哈密精神”为创作背景,倾情创作喜迎党的十九大献礼作品——三集纪实广播剧《万人大滞留——哈密一九八七》。该剧于727日首播后,得到广大听众广泛好评。

  “哈密精神”:重温30年前感动中国的哈密故事

  哈密是闻名世界的哈密瓜的故乡,是新疆的东大门。

  1987727日下午,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袭击了新疆吐鲁番铁路大桥和白杨河铁路大桥,路基多处被毁,钢轨悬空,兰新线因此中断行车120小时零58分,1.2万名滞留哈密,给当时仅有十万人口的小城哈密带来空前的压力。

  在铁路受阻的55夜里,几乎哈密全城动员。在当地党委、政府、铁路、兵团、部队的亲切关怀下,哈密各族人民紧急动员,全力救助滞留旅客。旅馆、饭店、招待所满了,铁路附近的机关、部队、学校的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礼堂都腾出来了让滞留旅客免费休息。

  在滞留旅客集中地哈密火车站站前广场、候车厅,来自哈密地方、铁路、兵团、部队各行各业的志愿服务者,免费为旅客送来了清凉的绿豆汤、香甜解暑的瓜果;免费为老人儿童供应饮食,还有人将老弱病残的旅客接到自己家中像亲人一样照顾款待。人们摆下了一张张服务的小桌,送来一桶桶茶水、一袋袋糕点、一包包糖果、一车车西瓜……这支浩浩荡荡的志愿服务大军的身影忙碌在火车站广场每一个角落,也感动着每一位滞留旅客的心。

  81日傍晚,当铁路恢复通车,在送别的站台上,处处是哈密军民和旅客依依惜别的场景。一列列车厢上到处悬挂着旅客们自发书写的哈密人民万岁!哈密精神万岁!哈密人民亚克西!的大幅标语,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被定格在30年前那个历史的瞬间。

  后来据有关部门根据登记数据统计,旅客滞留期间,哈密有6万人直接参与救助行动,哈密各族居民无偿赠送的食物多达2万公斤,1.2万多名旅客没有一个人挨饿,没有一个人中暑,没有一个人典卖物品,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这起感动全国的旅客滞留事件以及哈密各族人民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被《新疆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人民铁道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电视台等国内媒体重点报道。哈密人民热情安置滞留旅客的事迹被评委1987年新疆自治区十大新闻。

  《万人大滞留》:感动人心的好剧是这样炼成的

   2017年适逢“哈密精神”30年。为了进一步宣传、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党的十九大献礼,按照哈密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新局重大主题宣传工作部署,哈密人民广播电台历时半年创作完成三集纪实广播剧《万人大滞留-哈密一九八七》。

  广播剧《万人大滞留》,以30年前发生在哈密的旅客滞留真实事件为创作背景,以吴文忠等三位大学生的视角,先后塑造了民警阿不都江、拥军模范吴妈妈、个体户王秋爱、客运职工殷平欣、滞留旅客李志兰、周旺年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整个剧本采取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将众多人物及事件巧妙地融入到哈密车站广场这个特定的环境下,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鲜明,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感人,是哈密电台近年来少有的原创广播精品力作。同时这部剧讴歌了哈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感人事迹,颂扬了哈密各方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人间大爱。

  根据纪实广播剧的创作手法,为了尽可能真实还原30年前的发生在哈密大地上的那段感人事件。广播剧主创人员开展大量的寻访和采访工作,搜集了大量反映当时事件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并与一些寻访到的事件亲历者进行访谈交流,在此基础上开始剧本创作。期间剧本四易其稿,并专门邀请当时参与事件报道的哈密老新闻工作者及新疆台广播剧创作专家对剧本进行研讨,历时3个月完成剧本创作。

  在接下来的广播剧录制过程中,哈密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文艺工作者及演职人员在异常艰苦简陋的条件下完成录制工作。由于条件限制,哈密电台没有专业录音棚,全剧20多名演职员都挤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小录音间里。录音时间正值哈密40多度高温酷暑,为保证收音干净无法开空调,演职人员挥汗如雨,最多的一场戏14人同场彪戏,情到深处汗水和泪水一起倾洒,为的只是把当时感人的一幕幕场景真实表达出来。期间担任剧中主人公王秋爱、阿迪力江扮演者的原新疆军区话剧团专业演员王俪谚、路军老师感慨的说,《万人大滞留》这部戏是一流的剧本、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情感投入、一流的后期制作,但却是在极简陋的环境下录制完成的,哈密广播人的精神叫人感动。

  一部好剧足以感动人心。广播剧《万人大滞留》在哈密市纪念“哈密精神”30周年座谈会上惊艳亮相,播出10分钟精彩花絮。首批100盘广播剧光碟被作为特殊礼物赠送给来自全国各地请来的30年前滞留旅客代表、疆内有关领导和嘉宾。广播剧播出时刻触景生情,很多嘉宾热泪盈眶。同时由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获得者、河南省广播电视台精品创作部著名演播家周文凯老师倾情录制的广播剧宣传片花,由哈密电台台长李海滨亲自作词、新疆著名音乐人乔晨作曲的主题歌《遇见哈密》在喜马拉雅、多听FM等国内网络有声平台播出后,短短一周时间累计点播3万人次。

  哈密广播人:难以割舍的广播剧情缘

  一直以来,哈密人民广播电台在广播剧精品创作方面不断探索,广播剧创作、生产已成为哈密广播人的珍贵情缘。近年来,这个边城小台先后创作完成《草原之子》、《救命丫头》、《梦开始的地方》、《凯歌进新疆》、《胡杨奶奶》、《忠诚守望》、《爱的支点》、《风雪大营救》、《爸爸的承诺》、《永不褪色的照片》及《哈密好人》、《金色盾牌》系列微剧共43部,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广播文艺创作做出突出成绩。2016428日,广播剧《胡杨奶奶》获得第五届天山文艺奖。广播剧《救命丫头》获中广协会文艺专家奖一等奖、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铜奖。广播剧《永不褪色的照片》获河南省广播文艺一等奖。广播剧《胡杨奶奶》、《永不褪色的照片》被中国广播报专题宣传推介。这些沉甸甸的脚印将激励哈密广播人在广播剧创作事业之路上不断求索,一路向前,用这种特有的艺术形式讲好哈密故事,传递好人间真情,为广大听众带来更多更好的广播精品。

责编:万华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