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新剧画廊_贵州台最新制作广播剧《十二背后》的故事
中广网 2017-08-15
    
    

    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有一个名叫双河镇的小镇,这里山奇、水灵、谷美、物华,处处成景,还有着中国第一、亚洲第二长的溶洞——双河洞。然而双河镇的经济条件却不容乐观,许多村寨依旧生活在贫困线之下。

    因为贫穷,这里即便绿水青山,也养不住人。时下正值全国进行精准扶贫的攻坚阶段,双河镇党委书记杨青山便想抓住双河洞旅游开发项目的机遇,招商引资,开发双河洞景区项目,使周边的苗族村寨尽早脱贫致富。恰逢山水集团魏总在双河镇进行投资条件评估,所以杨青山想尽力说服魏总,让他拍板投资。
   
就在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双河洞有着那么好的旅游资源,魏总没理由不投资的时候,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魏总认为,不管是长度、规模,还是其中所含溶洞的丰富性,双河洞确实有着投资开发的基础条件。但是同类的溶洞已经很多了。除了“美丽”、“宏大”、“震撼”之外,双河洞还缺一些文化底蕴,所以,双河镇的投资计划,暂时不能敲定。杨青山试图留住魏总,因为中法联合科考队刚好要到双河洞考察,或许能有一些新的发现。可魏总了解过,科考队这次是是想找到和双河洞相通的溶洞,增加双河洞的长度,和他需要的那种人文资源没有关系,所以还是没有想要留下继续商量投资的意思。杨青山不死心,他告诉魏总,在这次科考队要考察的“十二背后”附近,有一个叫金花寨的苗族村子,寨佬杨爷爷常讲起一些“十二背后”的传说。关于“十二背后”这个名字,谁也不知道来源,有人说是十二道川,有人说是十二个洞,还有人说“十二”加起来是个“王”字,至于那个“背后”,就更是个千古之谜了。经杨青山这么一说,魏总起了兴趣,终于答应多留几天,去金花寨探寻这个“千古之谜”。   
   
魏总跟随杨青山来到金花寨,来到寨佬杨爷爷的家里,杨爷爷给魏总和杨青山,讲了老辈人传下的,“十二背后”和金山大王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很多部落,各个部落都在争抢土地。他们戴着牛角一样的头盔,拿着青铜打造的刀枪,不停地争斗。有一年,金山大王的部落打了一场大仗,死伤惨重。金山大王伤心落泪了,他不想让自己的部落再有人死去,于是就把部族聚集在一起,跟对阵的大王议和,约定以这座大峡谷为界,从此互不攻杀,各不相扰。就这样,往昔勇猛无比的金山大王,就带着他的部族走进了“十二背后”。从此,再没人知道他们的下落,山那么高,树那么密,金山大王的部落是从哪里进去的?进去之后,他们的部落能不能生根发芽?后来,又到哪儿去开枝散叶?谁也说不清楚。
   
几天后,科考队娄队长,副队长法国人斯波特,科考队小伙子林立新,金花寨主任杨二娃,还有几位携带着各种科考装备的探险队员,加上杨青山以及魏总,一行人开始了对“十二背后”的考察,穿山越岭,一路向前。“十二背后”的“十二”鸟的叫声在山谷中回响,一行人顺着山谷中的溪流行进,不久,他们来到一道崖壁面前,瀑布“温柔”地顺着陡壁流下。身手矫健的林立新首先爬上崖壁,为众人放下安全绳,在互相帮忙中,大家爬上了陡壁。陡壁上又是两山陡壁夹着宽宽的溪流,前行的步伐越发艰难了。波光淋漓的溪水肆无忌惮的反射着太阳的光芒,刺得人睁不开眼睛。大家继续沿着溪流、靠近陡壁前进,集中精力观察地貌、查找洞口。河道越来越窄,水面已经蔓延到陡坡边缘了。这时候,林立新发现前面有一个断崖,上面有水流冲刷过的痕迹。见此情况,是就地宿营,还是原路返回,大家心里开始纠结。就在这时,一名队员发现了悬崖底下有一具野山羊的白骨,头顶的角也摔断了。这一幕让大家感到震惊,攀岩能力无可比拟的野山羊,竟也会从这悬崖上摔下?唯一的解释,就是有强大的外力作用了。
不远的天空中出现了降水云层,缓缓向人群的方向移动。杨青山不肯就此放弃,建议大家就地宿营,而娄队长和斯波特建议大家立即撤离,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野山羊很可能是在大量降雨的时候被爆发的山洪从悬崖上冲下来的,这说明一旦大雨导致山洪暴发,后果不堪设想。可现在回去岂不是白白跑一趟?况且大雨也不一定会来。斯波特告诉大家,一路上没有看到任何溶洞,水是溶洞的创造者,而且要有暗河做条件,这条小河既然一直在地面上流淌,说明它没有在这里创造溶洞的欲望,此行的目标是寻找溶洞,这条路线,看来很难达成目标。隆隆的雷声中,大家迅速撤离了,顷刻间,大雨倾盆。
   
这一次多亏了科考队的职业敏感性和科学严谨的作风,虽然也经历了大雨的冲刷洗礼,但总算是成功的规避了一次可怕的劫难。
   
“十二背后”的探查行动因大雨被迫中止,科考队即将转往他处。好不容易留住的投资公司的魏总,也要离开了。下一次再有这样的好机会,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杨青山很是着急, 却只有无奈送走魏总。
   
杨青山的爱人王丹,是一名中学老师,杨青山去“十二背后”的事,本是瞒着她的,不知怎的也被她知道了。从魏总的住处离开后本就心情失落的杨青山,还要应付妻子的埋怨。可妻子为杨青山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县文物局李局长打电话过来,说杨青山之前捡到的一块石板,经省文物局鉴定,确定是古代的文物。
     
听完这话,杨青山二话没说,抓起外套就冲出了家门。杨青山这是打算连夜去找娄队长,请求娄队长第二天带着科考队再去看一个溶洞。到了娄队长那里,杨青山便立即给他看了那块石板的照片:石板上一群人在跳舞,手里握着农具刀枪棍棒,戴着牛角式的头盔——这,让杨青山想到了杨爷爷所说的“十二背后”的金山大王的传说。杨青山还说,为了探索发现这块石板的溶洞里的更多秘密,自己曾一个人去过那个洞里,他在洞里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就像是有很多人在喊,在唱,还有铜鼓在响。娄队长对眼前这个“洞疯子”说的话将信将疑,杨青山继续说出了他的猜测:那个洞离“十二背后”大峡谷不远,如果能和 “十二背后”有相通,那就不用爬那些悬崖了,要是再能和双河洞连上,那就极有可能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那片大山都是喀斯特地质,适合溶洞发育,有的里面根本就是空的,娄队长思考了一下,觉得杨青山的猜测不无可能,值得去看一看。
   
于是,他们决定第二天兵分两路再去探查一次,为了增加魏总的投资信心,杨青山立刻去找魏总,请他第二天一同前往。
   
杨青山赶到魏总所住的宾馆,向魏总描述了石板上的岩画以及背后的可能性,考虑到科考队的行程能安排出来十分不易,不能错失这一个好机会,魏总答应了他的请求。
   
第二天,一行人又踏上了探险之路。杨青山知道靠山吃山的道理,所以平时没事常在山里转,对附近都比较熟悉,很快就带大家来到了那个捡到石板的山洞。洞口离地面很高,但好在有经验丰富的科考队队员和先进的攀岩装备,大家很快进入了洞穴。这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质的溶洞,洞顶滴着水,脚下乱石堆积,洞穴深处,崎岖,幽暗,在头盔灯光照射下,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上次杨青山就是走到这儿便不敢再进去了,大家决定先探查,再测量绘图。在头盔灯光的作用下,大家看到了一个美丽的溶洞奇景。洞顶上,地面上,一个个形态各异、鬼斧神工的钟乳石呈现在眼前。所有人的眼神里、言语中,都透露出无比的震撼和付出得以收获的喜悦。大家来到一个水潭旁边,突然,传来隐隐的“隆隆”的响声。斯波特判断,这应该是水声,被厚厚的石壁阻隔,所以声音变形了。溶洞周围,应该是一条暗河。这个洞,应该是一条暗河的作品,后来,岩洞出现坍塌,暗河被堵塞,河水改道向下,所以这里只留存了一个水潭。带好潜水装备和水下摄影机,斯波特决定亲自下去这个水潭一探究竟。可是没过多久,斯波特就爬出来了,带来了一个让大家有点失望的结果:水潭底部并没有通道,溶洞所有的岔口都探查过了,无论深浅,全都是封闭的,也没有发现任何岩画的印记。
   
即便有些失望,可能够发现这样一个洞穴,确实已经很有价值了。大家心理开始发出疑问:那块厚重的大石板,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无法解释。没有发现,就没有人相信自己所说,杨青山急了,径直向坍塌区爬过去。一脚没踏稳,便摔落到岩壁上。
   
众人赶紧背上受伤的杨青山,走出了山洞,将他送往医院。到了医院,杨青山的伤口缝合之后,需要继续留院观察。娄队长别处的工作已经开始,便跟杨青山道别了,魏总也再次表示没有真实存在的发现,是不会投资的。杨青山虽急于完成扶贫任务,可事情到此,也没有什么办法了。临别前,邀请魏总下个月来参加苗族的拜山节。
   
魏总走后,杨青山并不想在医院浪费时间,正当他拒绝吃药并让护士拔掉针头准备回家的时候,妻子王丹来了,杨青山惊讶于妻子为何消息如此灵通,这时候双河镇政府办公室主任李杉杉也来了。作为妻子,王丹心疼又无奈,夫妻一阵嘘寒问暖之后,王丹才告诉杨青山,是自己心里总静不下,打电话问了学生李杉杉,才知道杨青山又去了“十二背后”,没想到还受了伤。面对妻子的担心和指责,杨青山向她吐露了心声:镇里虽还有别的脱贫项目,但都不如双河洞开发这一个见效快,不是自己不肯等,是金花寨像杨爷爷那些老人,他们时间不多了。自己有责任让他们早点脱贫。
   
一段时间过去了,县里召开扶贫协调工作会,县委决定,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方针,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切实促进全县脱贫致富的步伐。县领导又问起杨青山双河洞的招商引资进展情况,嘱咐他全县的脱贫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双河洞的项目也要抓紧了...
   
双河镇的脱贫工作进展不错,全镇42个村寨,已经有38个超出了贫困线。剩下的,就都是些缺乏优势资源的寨子,集中在镇西北 “十二背后”大峡谷附近。这些村寨虽然已经着手搞了一些黑猪养殖、柑桔园等项目,但见效益的时间都比较慢。离全国彻底脱离贫困到达小康的总体目标只剩几年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杨青山虽仍旧心心念念地想着那个项目,但也知道能一棵树上吊死的道理,心里给自己鼓了把劲,先加大力气把手头的生产项目搞起来。
   
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杨青山继续推进原定的几个扶贫项目,在忙碌中,双河洞投资项目失败带给他的郁闷的心情,淡化了些许。

    很快,就到了双河镇一年一度的拜山节,这是双河镇特有的一个盛大传统节日,一直要持续五天。为了这个节日,双河镇周边各地的各民族兄弟姐妹都赶来聚到了一起,大家穿起鲜艳的民族服装,吹起芦笙跳起舞,歌如潮,花如海,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魏总因为工作忙没能来参加,倒是科考队的斯波特因为在附近考察,又对拜山节十分感兴趣,就抽空来参加了。
    拜山节分为祭祀和表演两大部分,祭祀中有开山、拜山、挂红、和收山,在表演的过程中,精壮的小伙、美丽的姑娘为观众们表演了许多传统节目:爬刀山、钻火圈,跳芦笙舞,吹奏木叶,对山歌......好不热闹。就在大家游玩正兴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了老人们用苗语唱的传统歌谣,走近一看,还有一群人伴着音乐跳舞。李杉杉懂苗语,为大家翻译,歌中大意是:
  
“双河洞的神灵,到这里来吧,
   
大峡谷里的神灵,到这里来吧,
   
我们托您的庇护,才在这里安了家,
   
我们托您的福气,才在这里有了吃穿,
   
现在我们来祭神啦--- 
   
杨青山听着李杉杉的翻译,看着这些舞蹈动作,灵光一闪:这不就是那块石板上刻的着的图案吗?

    于是他便立刻给娄队长打了个电话。电话中,杨青山告诉了娄队长他发现的拜山舞和石板的联系,之后杨便离开了拜山节会场,风风火火地赶往省城,直奔省地质局娄队长的办公室。一路上,杨青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这必定是一场艰难的说服工作,但他一定会坚持下去。
    
到了娄队长办公室,杨青山将他的发现再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并说起他之前在山洞里听到的那个声音,一定不是幻觉,请娄队长相信他,那块石板不会是凭空出世的,那个溶洞一定还有没被发现的东西。
   
娄队长面露难色,他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让他愿意再去试一试,可眼前有其他重要的工作要做,他也无能为力。最后,娄队长只给了杨青山几个月后可能会去的许诺,这次杨青山也想不出什么办法了。
   
带着不甘心和不知接下来何去何从的茫然,杨青山走出了省地质局大厅。正好遇到被调回来完成工作的斯波特,斯波特也表示很无奈,杨青山黯然离开。
    
杨青山出门打了个车准备去火车站,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特意刁难他,连出租车师傅都在说着贫困村因为景区开发而脱贫致富的故事,杨青山的心里,说不出有多失落。斯波特来到了娄队长的办公室,正说着在大厅遇到了失落的杨青山离开,这时,杨青山又出现在了门口。杨青山在车上想了许多,娄队长说七八月份才能过去,而贵州是“天无三日睛,地无三里平”,那个时候又是雨季,计划实施的难度又加大了。最后还是决定回来再争取一下。
   
杨青山再次向娄队长请求,自己在任期内完成脱贫目标是有把握的,可一想到像杨爷爷那样的老人,辛苦了一辈子,贫穷了一辈子,他们一天一天在变老啊,而自己只想尽快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自己不是不知道科考需要有准备、按计划行动,但现在真是机会难得,洞是跑不了,可一旦错过这个招商引资的最佳时机,以后想要再有,可就十分难了。
   
斯波特见这般景象,被杨青山的责任心和坚持打动了。他自己也一直相信,那些神话传说和真实历史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己在拜山节上看到了那些苗族人的舞蹈,也听到了不少关于“十二背后”大峡谷的传说。所以,相信那块石板,那个溶洞以及“十二背后”大峡谷,一定和那些美丽的苗族传说有着不可思议的真实联系。于是也和杨青山一起劝说娄队长,尽早进入那入溶洞,再次进行深度的探查。
   
娄队长有些为难,毕竟传说只是传说,况且上一次没有上级批准就去探洞,已经被批评了,这一次又有别的计划,真是太难了。
   
杨青山和斯波特没有放弃,娄队长终于被说服了,决定帮杨青山向领导请示。终于,不一会儿,领导决定亲自见一见杨青山,听他说一说具体的情况。
    
杨青山的探洞计划,终于获得了批准。省地质局非常支持双河镇的扶贫攻坚行动,在完成别的工作的同时,抽出精兵强将,先到双河镇对那个溶洞和周边进行再次科考。
   
这一次行程大概需要三天时间,杨青山要全程跟随,所以叫来李杉杉把自己手头的工作都往后安排。没想到李杉杉受过王丹的嘱托看住杨青山,不能再让他去冒险,杨青山当然决心要去,但是架不住李杉杉的一再请求,最后只好答应让她一起去。
   
大山深处,蓝天白云,清风送爽。沿着已经踏出的路径,探洞的队伍再次来到那个挂在山崖上的溶洞前,准备进洞。
   
一行人重新来到那个幽暗的洞穴,还是那片光洁的岩壁,还是那汪清彻的水潭,还是那片坍塌下来的巨石堆,还是那辨不清声源的怪异声响……时间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大家搜寻了一遍又一遍,却仍旧没有发现任何通向外面的洞道。杨青山暗自担心愧疚,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有些科考队员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但负责的娄队长还是让他们继续耐心搜查,只有确认没有洞道,才能离开。
     
突然间,飞出来一只小动物,想必是受了惊扰。众人抓住了它,这小东西长着又大又黑的眼晴,长长的红尾巴,光滑的皮毛。许多人都是都是头一次见,斯波特认出了这是一只复齿鼯鼠。机灵的李杉杉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天猫”。
     
杨青山注意到,“天猫”是从那片塌陷区的方向飞过来的,就是上次他摔伤的地方。娄队长想到,这只复齿鼯鼠之所以能从那个位置飞出,是因为它喜欢待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这说明,那个位置,有空气流通。几个人走近了,斯波特让他们把手伸开,放在几块石缝里,大家确实感受到了明显的空气流动的感觉。初步判断:这里与下面是相通的。大家很好奇,决定把这块巨石移开。把巨石周围能搬得动的小碎石都清除掉之后,拿来千斤顶,大家齐心协力,撬开一点,便用小石头撑住,慢慢的,撬开的位置越来越大。这时候,大家听到了流水声。
    
果然是条暗河!林立新先下去探路。很快就下沉到下层暗河洞穴。暗河不是很深,落差不大,侧有河岸很宽,洞顶高度520米。确认安全后,全体人员带好装备,都下沉到下层洞穴,沿着暗河前进
一路上,林立新发现一些骨骼化石,好像是熊猫的,很有可能这条河从外面带进来的。大家艰难地继续逆流而上。
   
沿着暗河,又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走出昏暗的溶洞,到了洞穴外面,暗河变成了明河,地势变得险峻,无法再沿河前行,大家被迫选择走进一条刀刻斧凿般的大峡谷。
   
峡谷越走越深,越走越窄,最终变成了一线天。两侧长满青苔的崖壁,把人挤得似乎要窒息,天变成了一条曲曲弯弯的缝隙,光线艰难地照射下来,手机也没有了信号。感觉走了很久很久,却依然没有看到出口。阴森森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山谷,不知道会有什么险情突然出现。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身体消耗使大家渐渐有些力不从心了。
   
杨青山有些害怕了,这可关系到这么多人的生命安危,于是向娄队长提议沿路返回。娄队长却看到头上有乌云过来了,回去已经来不及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在下雨之前走出这个山谷,去到高处搭帐棚过夜。前面的地势也越来越高,出口应该不会太远了。
   
天空中响起了雷声,然后山谷中出现奇异的声响。这一次,不止杨青山,所有的人都听到了,这里面仿佛还有铜鼓的声音。声音渐渐弱了下去,很快就消失了。
   
娄队长曾亲眼看到一种名叫“红军号”的声音现象,就是用放炮竹来引发一个铜号的声音,十次有六七次成功。专家学者解释,大自然存在着磁性矿物,就等于是一个天然的录音磁场,偶然的物理现象会引发录音和回放,可能就是刚才空中出现的雷声引发了这个声音。
   
乌云散了,天又放睛了,原来刚才只是一声惊天雷,想必是老天对他们的考验吧。
   
很快,大家看到了光亮,来到了出口。走出一线天之后,眼前的景象让大家无比震惊。远处就是双河洞,这条河,是从双河洞那个方向流过来的,这个洞,的确是和双河洞相连的!
    
在大家眼前,清澈的河流两岸,绿树红花争相斗艳,浓密的草丛中,几条纵横的土岗和几座鼓起的土堆依然忠实地站在那里,似乎在默默地述说着几千年前那个伟大而神秘的传说---这里,曾经充满着孩子们的笑声和老人们的闲谈,还有熊熊炉火前那叮叮当当响彻山谷的锻造声,现在,只剩下一片沉寂。只有那些披着鲜艳羽毛的“十二”鸟,在空中飞舞鸣叫,似乎在欢迎着人们的到来。激动的心情平复过后,大家给这个洞取名“天猫洞”。在天猫洞里,还发现了青铜的残片,很有可能是当年部落冶炼场的遗址,又发现了岩画,有的是男女老少在耕田,有的是一群人高举刀剑呼喊,有个首领,举着手好像在制止,有的是一个首领领着一群男人女人在跳舞...大家大胆推论,这个洞,原先就是通往“十二背后”这块沃土的通道,它保证了进入“十二背后”的残余部落的生存和繁衍。后来,为了发展,他们又离开了,为了保留这块曾经庇护过他们的神秘的大峡谷,以备再次回来避难,他们用那些巨石掩盖了溶洞的通道。原本流出洞口的暗河也被他们拦截了,改道流向了那座悬崖,变成了湍急的瀑布。而那块石板的来历也可以解释清楚了,就是被原先那条暗河携带出去,冲出天猫洞的。跟那块石板完成了穿越一样,大家也完成了一次“穿越”:找到了拜山节的根源,找到了千百年的传说中的“十二背后”和“金山大王”!从天猫洞回来之后,天猫洞与十二背后大峡谷以暗河相连,双河洞的长度又增加了30公里的消息,迅速被各大媒体报道。魏总知道消息后,立刻定下了投资。
   
金花寨等周边几个贫困村寨,外出打工的农民纷纷赶回来参加开发建设,村民的收入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迅速脱离了贫困线。双河洞、“十二背后”和天猫洞联成了一个集自然奇景和历史文化于一身的独特风景线,每天迎接着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贵州台供稿

责编:万华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