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剧讯——东方剑桥的西部大歌——听广播剧《西湖歌·湄江谣?——浙大在贵州》有感
中广网 2017-03-27
    





 黄伯坚

  “我从浙江大学退休已经将近十年了,孩子们怕我寂寞为我在市中心买了新房子……”

  倪萍带着磁性和魔力的声音响起,一位优雅知性可亲的退休女教授仿佛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在当代价值观观照下,她打开了尘封多年的笔记本,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从历史中慢慢向我们走来……

  近年来,描写抗日战争的影视剧、广播剧很多,基本上是正面写抗战的残酷和艰难困苦,有的影视剧娱乐化倾向明显,被人调侃为“抗日神剧”,大大降低了人们对这段中华民族苦难历程深层次的认识。日本帝国主义要消灭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血肉之躯,更为毒辣的是要消灭中华民族的反抗意志,尤其是中华民族的立根之本——中华文化。在这最危险的时刻,中华民族许多不甘灭种灭族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誓死捍卫中华文化,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广播剧《西湖歌·湄江谣-——浙大在贵州》就是描写抗战历史另辟蹊径的优秀作品。

  文军长征在苦难中开花,文耀中华,中国文人逆境中不忘求索,理想不死的精神,彰显华夏儿女在民族危难时刻,勇于担当,誓死捍卫中华文化文脉,追求真理的力量。这是该剧向我们展开的咫尺千里的画卷,更是该剧高远的立意主旨

  在短短三集的广播剧中,《西湖歌·湄江谣》描绘出了这样气势磅礴的画卷,它的谋篇有着国画山水散点透视的意味。这种独特的透视法使得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艺术都是相通的,编剧在这部剧中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运用了这种笔法,每一次听这部广播剧脑海里都会投影出一帧帧历史场景的画面,那是一段的屈辱历史,同时也是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国破山河碎,无家可归的平民百姓仓皇西逃,故宫西迁、北大清大西迁、浙大西迁,民族资本企业西迁,连国府都西迁到陪都。金陵兵工厂冒着炮火在长江上逆流西迁的场景恐怕大家都在电视里看到过,那是逃难,可也是中华民族保存实力、储备未来的一种选择。猖狂一时的侵略者终于认识到中华民族“哪怕剩下巴掌大一块地方也会拼死抗战到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得力于西迁。

  广播剧有一种电视或者电影都没有的魔力,由于解放了视网膜,使我们的思想更活跃,联想更丰富,也更容易嵌入故事中,与之互动,比较电视电影而言更具“自我”能动性,也就是更能与我们的思想产生“共鸣”。所以,当我们闭上眼睛听《西湖歌·湄江谣》的时候,我们就成为了“他们”——严谨、博学、睿智的苏江北教授;热情、善良、有担当的杜峰老师、纯真直率的苏忆湄、温柔多情的当地姑娘秋萍,当她们的声音从广播中传来,一下子就把听众拉到了那次伟大到近乎奇迹的西迁之中,陪着他们悲喜,陪着他们跋涉,陪着他们跨越时空去再次经历这一伟大的“文军长征”。

  《西湖歌·湄江谣》概括的就是那样一段历史:大上千教师生,历时两年多,穿越江南六省,行程2600公里(还带着沉重的实验器材和被学术界誉为“东方文化金字塔”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在湄潭找到可以安放课桌的地方。今天的浙大,校舍是何等气派,设施是何等完善,名声是何等响亮!可是在浙大的记忆里,湄潭办学的那最艰苦最贫困的七年才是浙大最光辉的岁月,是浙大校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更是浙大精神大放光芒的黄金时期。浙大《西征颂》有道:“数学泰斗种菜,植出陈苏学派,列居寰宇三甲;物理大师牧羊,育出诺奖得主。让李约瑟赞其为“东方剑桥”的原因就在于浙大拥有那些岁月。

  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西湖歌·湄江谣》不可能实录历史,在短短三集90分钟不到的广播剧中想说尽说透是不可能的。那么,剧作者是怎样来讲述故事,怎样取舍素材的呢?对于素材的取舍实际上也是对编剧技艺的考验和作者审美的一种体现。我一边听着《西湖歌·湄江谣》,一边暗暗“偷师学艺”,大致总结了一下,作者写了这么一些场景:送书遇匪、乡绅让屋、茶馆风波、茶园爱情、几何补丁、商家送粮、拜天求雨、小树从军,每一个小故事都相对独立,但又环环相扣,比如送书遇匪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在最后小树从军中又再次出现,比如茶馆风波里的老板在商家送粮里也有着墨,而茶园爱情在广播中穿了两次。每一个人物都是立体的、鲜活的,他们的思想、行为随着浙大师生们的到来和局势的发展而渐渐发生着变化。全剧的线索就如同山水画中蜿蜒的河流,隐显相连。

  第一集从打开日记开始,我们走进历史中,第三集合上日记本,我们回到现实中来。编剧如同一个魔法师,撕开一个时空裂缝,让我们可以穿越时空降临在1939年,与西迁的师生们一起经历危险,一起体验生活,一起感悟“大不自多,海纳江河。唯学无际,际于天地”的浙大精神;认识那些战乱年代依然“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让人肃然起敬的教授、学子们;更知道了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自己的故乡贵州有那么一群可爱的百姓、乡绅、商人,他们用自己温暖的怀抱迎接了一群长途跋涉而来、满身疲备、求是心切的学子,而学子们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在简陋的教室里、在草坡上、在田地里创造了硕果累累的教学科研成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广播剧是语言的艺术、声音的艺术,更确切地说是嗓音的艺术。本剧中还有着这么两位施展声音魔力的魔法师:倪萍(扮演苏忆湄),张译(扮演苏江北)。倪萍是众所周知的著名播音员,本剧中开篇的几句话就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功底,她扮演的苏忆眉在剧中是一位讲述者,全剧由苏忆眉回忆串起,每个小故事开篇和结尾都由她的讲述串连,起着承上启下、画龙点晴的作用,仿佛剧中一颗颗的珍珠,将整个剧串成了一串完美的项链。而扮演苏江北的张译,以前只看过他的戏,没有注意过他的声音,在这部广播剧里,他的声音真是让人有惊艳的感觉:吐字清晰、准确、流畅、集中,音质浑厚、圆润语言节奏感非常强,听起来极有韵味。张译不愧是话剧演员出身,都说好的话剧演员的语言魅力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果不其然,当剧中张译一个“我”字开头时,就把人震住了,他说:“我!我和你担此重任。” “西迁之路,注定艰险,但是那么多人毅然不顾生死踏上征程为了什么?如果我们的行为能让今日之中国有那怕仅仅是一张安静的课桌;如果我们的行为能带给今日之中国那怕仅仅是一点希望,那我们今日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张译的声音将一个危难时刻勇于担当的学者形象鲜活的树立在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在尊敬、折服的同时不禁产生仰慕之情,的确,那个年代那些个知识分子,如苏步青、竺可桢、束星北等真是让人不得不由衷叹服。

  这就是东方剑桥的西迁散记,正如浙大《西征行》所述:“国破家忘人无定,时艰命舛学不安。当年,在湄江桥的那一头,湄潭的老百姓捧着采来的野花,端着煮熟的鸡蛋,欢迎这所千里之外大学的入迁。历经战火硝烟、沿途民生困苦的浙大师生们,看到如此淳朴、善良的湄潭人民,他们都是流着热泪走过湄江桥的。当王老板将自己新建的大房子让出来给浙大师生时,当米店老板将自己全部身家的100担大米无偿送给浙大师生时,当“拎鞋教授”、 “补丁教授”一身穷困却仍带着尊严排万难求真知诲人不倦时,当温柔多情的秋萍送上当年的新茶时……荡气回肠的歌声就唱响在了我们的心灵里,如清泉、如醇香的湄潭翠芽。

  湄潭,一个带着茶香的柔美名字,这个偏远的小县城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众志成城地保护了一大批如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卢鹤绂等知识分子精英。培养了一大批如李政道、程开甲、叶笃正等蜚声中外的科学巨子。为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事业发展储备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浙大也将湄潭人民的深情厚意铭记于心,今天,浙江大学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对于贵州省湄潭籍考生免收学费。2008年,浙大在湄潭成立了支教点,每年都会派学生到湄潭支教;2012年,湄潭浙大小学落成……

  这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情谊如诗如歌。

  《西湖歌·湄江谣》中的苏江北教授、杜峰老师,他们就是这一群知识分子精英、科学巨子的缩影,你可以把他们当成是苏步青、竺可桢,也可以把他们认为是王淦昌、贝时璋,或者他们就是西迁中普通的某苏教授、某杜老师,历史的帷幕遮住了他们的名字,但是遮不住他们闪光的人格魅力。当然你也可以把他们想象成你自己,因为,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很多时候缺少了“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精神。“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许苦难的岁月更能历练出伟大的精神,我们作为今天的知识分子,虽然不再需要“排万难冒百死”,但至少我们一定要坚守着“求真知”的底线,这也就不辜负曾经的他们的付出了。

  《西湖歌·湄江谣》,当代的我们向曾经的他们致敬的歌谣。

责编:万华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