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试论戏曲进课堂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试论戏曲进课堂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中广网 2010-04-07

      

  二、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在中小学校开设戏曲音乐教育,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戏曲是一种集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唱腔音乐和表演以及舞台声、光、电、服、化、道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戏曲进课堂,通过老师的教学引导可使学生受到戏曲艺术熏陶,提高其艺术鉴赏力。那些脍炙人口的著名剧目和唱段,诸如"花木兰"报花名"小放牛"、“小姑贤""小女婿",以及"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穿林海、跨雪原"等,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戏剧情境,通过演员让人耳目一新的表演,学生初步了解戏曲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此后,教师再讲解戏曲的形成、发展和历史沿革,经过传统剧目、戏剧人物、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生平等介绍,将学生逐渐引入戏曲艺术之中。例如欣赏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马连良、尚长荣、叶少兰等流派艺术代表性的演唱与表演,进而发展到对戏曲表演形式、主题内容、艺术风格等剖析与鉴赏。并把学唱、学做结合起来,除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通过看录相、听录音、看演出、参观演出前的后台准备工作等方式,让学生直接接触戏曲表演艺术实际。通过真真切切的看和明明白白的听,化被动为主动,很快进入学唱阶段和学习表演阶段。只有进入这样阶段,学生的鉴赏力才能得到提高。这一阶段要努力开发学生内在的表演才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喜好,选择一些易学、易唱、易做的剧目进行学唱与学做,使之循序渐进地步入不同角色和人物的学习之中。像京剧《沙家浜》"智斗"一场、评剧《花为媒》"报花名"一折等都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入戏曲人物创造,一改传统单一的教学为全方位音乐实践教学。

责编:于晓媚 来源:中国广播网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5065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