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大型融媒体特别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以下简称《追寻》)在总台文艺之声、阅读之声、央视新闻、央视频、云听、央视文艺客户端、央广网等平台同步播出,《儿主张既定,决不更改》《离开,是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等节目音视频内容一经开播,凭借打动人心的故事、真情实感的讲述迅速成为网络热议话题。#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追寻党史百年记忆#、#易烊千玺朗诵红色家书#等节目相关话题引起大量网友参与讨论,#张一山读邓恩铭致父亲家书#话题当日挤进微博热搜娱乐榜第2名。

 

  为革命理想,他“主张既定,绝不更改”;为践行崇高信仰,他身陷敌手,不惜舍命赴义。《追寻》首期节目讲述了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事,家书诵读人张一山演播的邓恩铭写给父亲的家书铿锵有力,让我们感受到“所志既如此,亦无可如何”的初心力量。

  红色家书尘封着岁月的记忆,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鲜血和汗水,一封封浸透硝烟和热血的家书展现着共产党人坚定信仰,一个个顽强拼搏与奋斗的故事彰显着共产党人革命豪情。《追寻》以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背后的故事与真情实感融于一体,让党史、党员和党的信仰在倾情讲述中得到生动表达和深刻诠释。

  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怀,能够舍弃自己的生命,给人以温暖?

  打入敌人内部的革命先烈冷少农与母亲之间因为误会,双双陷入痛苦和内疚之中数年。面对亲人“不忠不孝,忘恩负义”的指责,冷少农用一封长达14页、5000字的回信希望母亲理解他。

  “母亲,我真的是不忠不孝、忘恩负义吗?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面对这封珍贵的烈士家书,家书诵读人康辉以他真挚、深情的诉说,让我们仿佛呼吸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感受到孤胆英雄炽热的革命理想和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怀。

(冷少农烈士写给母亲的信)

  究竟是什么样的信念,能够投身时代的洪流,给人以梦想?

  “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

  这是夏明翰致妻子的一封家书,在家书诵读人易烊千玺的演播中,夏明翰的伟岸形象仿佛浮现在眼前。薄薄信笺,纸短情长,既有视死如归的慷慨壮歌,又饱含对亲人的挚爱和思念。

  “现在的你身在武汉,是奔赴抗击疫情一线的护士。我猜,你一定很累很辛苦,我有些心疼,于是写这封信给你,就如同我在你身边陪你,可好?……”

  这是鲁宁写给未婚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苏媛媛的信。在鲁宁本人的读诵中,我们不仅听到了思念与牵挂,更听到了大爱与忠诚……疫情之下的爱情是最动人的模样。

  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解读红色经典,让党的光辉历程触及人心?

  《追寻》以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主线,汇集蒋雯丽、何冰、胡歌、易烊千玺、李立宏、李野墨、康辉、任鲁豫、朱迅、尼格买提等百位演播者倾情讲述,充分运用音乐、诗歌、戏曲、曲艺、微广播剧、影视剧片段、新闻采访等多种手法,丰富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大众获得“沉浸式”情景交融的情感体验。

  《追寻》主创团队用脚力践行责任,用眼力发现真实,用脑力深刻思考,用笔力诉说真情,深入探寻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文艺作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传承红色基因,彰显家国情怀。

(《追寻》节目组采访组照)

  为了让主题性创作内涵开掘更深,从策划、录制、拍摄到推出,《追寻》历时一年多,主创团队走遍北京、上海、浙江、江苏、重庆、贵州、广东、海南等地,深入到家书所处的历史人文环境之中,采访革命志士后人和党史专家,瞻仰英烈们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带着情感和敬仰之心,用心感受每一封家书背后的力量源泉,为大众呈现更有深度和价值的作品,为新时代新征程积蓄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追寻》以“百年党史”“百集制作”“百封家书”“百人诵读”的“四个一百”构架将主题性创作的思想高度、情感深度和艺术精度统一起来。节目以100集音频、10个纪录短片、48张海报(其中26个短视频海报)等可听可视化呈现、互动化表达、个性化传播,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手法,提升了红色文化传播效果,力图让红色文化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

(家书故事串讲人)

  总监制 ▏杨 华 赵 薇 张利生

  监 制 ▏徐朝清 苏晓春

  主 编 ▏任永雷

  撰 稿 ▏朝 明 邹 蕾

  编 辑 ▏张 涛 崔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