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南北方咸粽子、甜粽子的讨论随着端午节的到来总会引起热议,在北方,吃一口甜粽子才算是真正过了端午节,粽子蘸白糖,甜甜糯糯,很有小时候的记忆。在南方,端午日的标配则是品类众多的咸粽子,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蛋黄粽、辣粽子等等,总有一款是能让你钟意。

  端午节吃粽子,千百年来盛行不衰,并流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故而端午节又被有人戏称为“粽子节”,可见粽子在端午节中的重要性。但是,端午和粽子之间产生联系却是在晋代时期,那粽子最初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

  据书籍记载,粽子最初是用作祭祖及神灵,最早称为“角黍”,追溯其源头,“黍”原为中国北方的一种农作物,五月成熟。古人用菰叶包上黍米,成为类似祭坛上牛头的形状,作为祭品,称“角黍”、“角粽”。东晋范注《祠制》中说:“仲夏荐角黍。”说明当时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它没有味道,也更没有南北之分。

  东汉末年时期,广东碱水粽开始登场,当地人用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了略带甜味的粽子。碱水粽除了具有独特的风味,还能储存较长的时间,可以保存大半个月。

  发展到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一时期,因为方术之风盛行,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西晋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可见晋代时期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节气食物。

  到了唐代,粽子已成为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场的美味食品。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元代时,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核桃等,品种更加丰富。

  宋代的粽子因为文人风雅,又增添了一些雅致,粽子的口味愈加丰富,出现了“艾香粽”和有“蜜饯粽”,苏东坡更是写有“时于粽里见杨梅”诗名,可见用水果包粽子已经成为当时的饮食风尚。

  明清两代,粽子开始有了独特的寓意,成为了一种吉祥食品,粽子被包成毛笔一样粗细,称“笔粽”,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的粽子,取其谐音“必中”。

  而今,随着食材和用料的丰富,文化习俗和气候的不同,各地区就地取材,粽子的演绎随之更加丰富多彩。客家灰水粽、上海咸蛋黄鲜肉粽、西安蜂蜜凉粽、四川辣粽、苏州夹沙粽、山东黄米粽子、闽南烧肉粽、星巴克星冰粽。粽子的形状也从最初单一的模样,变得更加多样,经典的三角粽、硕大的“枕头粽”、船型粽……时间向前推进,人们对于食材的探索和创造也在继续前行。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粽子的历史也是文化变迁的缩影,见证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习俗,一缕箬叶包裹了诱人的口感,也包裹了从古至今四季丰收和国泰民安。(王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