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洋洋大观,仿佛回到四川。门神皮影真好看,回忆幼时过年。无怪产生扬马,后来又有子瞻。工人手艺不平凡,千载百花烂漫。”这是1963年郭沫若先生在中国美术馆参观绵竹年画、皮影展览后提笔写就的《西江月》,颇有趣味。

  绵竹年画,是中国传统年画艺术的代表,它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年画”。就像郭沫若先生一样,它是很多中国人对于“年”的期盼和记忆。

  扬鞭护宅佑吉祥

  踏入绵竹年画村,在万福广场上看到一对威风凛凛的立式陶版门神,红红火火的底色和金色的人物形象,让人顿时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年味儿。

图为绵竹陶版门神,林代辉创作

  这对门神取材于清代绵竹年画《双扬鞭》,画中门神秦琼和尉迟恭也是中国民间最具知名度的门神了。他们手持双鞭、双锏,因而这类门神都被绵竹画师称为“双扬鞭”。


图为《双扬鞭》

  绵竹年画历史悠久,“始于宋朝,盛于明清”,门神是绵竹年画最主要的代表,表达了人们心中的祈愿,最直接的功能就是驱邪纳福。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说:“其实,绵竹年画起源于宗教活动。”

  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表示,在绵竹,道教盛行于佛教之前,可以说绵竹年画的产生,源于道教宣传教义的需要,最初作为道教布道的一种图示,其内容也主要以表现道教人物为主,如《赵公镇宅》就是重要的代表作。

图为绵竹老年画,《麻姑献寿》(左)、《赵公镇宅》(右)

图为《赵公镇宅》新年画,胡光葵绘制

  《绵竹县志》记载:“绵竹西北山林所产,以竹木为大宗……竹纸之利,仰给者万数家犹不足,则印为书籍,制作桃符,画为五彩神荼、郁垒,点缀年景。”

  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绵竹,因绵水之滨多竹,故名绵竹。绵竹是造纸的好材料,加之宋代雕版印刷术的推广,蜀地成为全国四大印刷中心之一,绵竹地区木版年画开始发展。那时候,还没有“年画”一词,被称为“制作桃符,画为五彩神荼、郁垒”。

  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介绍,“年画”一词在清代道光以后才出现,目前学术界对于年画也没有统一的、具体的标准。绵竹年画在道教兴起之后,纸张大量使用以及刻版枝术成熟的宋代发展起来。“神荼”(shēn shū)、“郁垒” (yù lǜ)即传说中的门神。传说在东海渡朔山上,有一棵弯曲伸长三千里的大桃树,它的枝叉一直伸向东南方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从此出入。神荼、郁垒两位神将在树下把守,如果发现有害人的恶鬼,就捆住送去喂虎,以此保佑人们安居乐业。

  后来,人们便在桃木版上画上两位神将的画像,挂在大门口,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图为《双扬鞭》,清代绵竹年画

  但是,唐朝开国大将秦琼、尉迟恭是如何变成民间驱灾避邪的门神呢?绵竹剑南老街酒厂墙上有一首《贴门神》告诉了我们答案:

  当年恶梦惊唐王,

  秦琼敬德守门旁。

  传到草民小茅舍,

  也请将军佑吉祥。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说,唐太宗常常在晚上看到鬼魅,吓得难以安睡。问大臣们该怎么办,大将秦琼自告奋勇地说:“我和尉迟恭晚上全身披甲胄,为陛下把守宫门!”那一夜果然无事。(《西游记》中讲,魏征梦中斩泾河龙王,唐太宗被泾河龙王怨恨,鬼魂向唐太宗索命。)

图为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


  明清时期,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产地形成:杨柳青年画、潍坊杨家埠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绵竹年画。

  杨柳青年画因临近京城,深受宋元院画的影响,描绘细腻;桃花坞年画显江南富态;杨家埠年画质朴简洁、憨厚纯净;绵竹年画则受巴蜀文化影响,造型夸张,人物丰富多样。

  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介绍说:“绵竹自古就被人们称为有福之地,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闲适安逸,说话幽默风趣。比如经典年画《双扬鞭》,这幅作品在其他地方的年画里一般以威严肃立来表现,但在绵竹年画里的人物运用了S型构图,使人看上去更具动感,显得风趣可爱,这也是地方特色的一个细节。”

  《一子多福》新年画,胡光葵绘制。在绵竹经典年画《双扬鞭》的基础上,加入水墨元素,更具现代美感。

  绵竹地区还汇集三教,张道陵曾在这里创立五斗米教,藏传佛教名寺祥符寺坐落在这里,东汉“二十四孝”之一“涌泉跃鲤”的故事发生在这里,神仙传说系统庞杂,因而表现在年画中,门神形式最为多样而富有变化,在内容上还具有教化育人的作用。

  年画中,大门一般会贴秦琼、尉迟恭等武门神,传说可以驱妖降魔;院内堂屋会贴天官和状元等文门神,有迎祥祈福、加官晋爵之意;寝室门上一般多以童子和仕女题材为主,内容多为抱瓶、采莲、佛手之类,表示子孙繁衍、福寿无边之意。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年画最为兴盛,那时候绵竹从事年画绘制工作的人达到千人之多。

  据说,“傅兴发”是当时著名的作坊,销路最好;“云鹤斋”也很有名;“曾发皓” 一到腊月十五就不卖年画了,要让给其他作坊一些生意……绵竹画师和作坊甚至还自发组织了年画行业组织“伏羲会”,每年开会两次,交流绘画技艺。

  绵竹年画也远销四川各州府县,以至云南、贵州、陕甘南部、湖南、湖北西部等地区,还通过香港流传到东南亚一带。

  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

  年画艺人陈刚在画室里专心致志地刻着《双扬鞭》木版,他说:“我一直跟爷爷学,先学刻板,再学绘画,他手把手地教我。”

  他的爷爷正是绵竹木版年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兴才,陈兴才老人已经于2012年去世,老人在去世前最后一幅作品也是《双扬鞭》。

  陈兴才对传统艺术的追求几近苛刻,家里七八个人画年画,基本上都秉承着老人的传统艺术套路。陈刚说,“爷爷对我们说,传统艺术一定要按照传统的工艺来,不准偷工减料,不准胡来”,“现在不缺创新的人才,保持传统反而感觉很难”。

图为陈兴才老人

  起稿、刻版只是开始,绘制一幅完整的年画还要经过印墨、上色、印花、钤印等多道工序。

  与其它地区年画相比,绵竹年画最大的特色在于墨线版只起到轮廓作用,年画颜色全靠画师手工着色,而不采用套印方法(即印成墨线版之后再印彩色)。

  在代代相传中,绵竹年画师总结出了上色口诀“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

  “一黑”指用刻好的木版在纸上印出黑色轮廓;“二白”是将画中人物的面部、手部、靴底等处提白,“三金黄”是指用金黄色填涂人物的铠甲及使用武器等,“五颜六色穿衣裳”是指根据画面需要,用桃红、洋红、黄丹、佛青、品兰等颜色给衣服等其他地方上色。

  说起来容易,要做好却不简单,这对画师的技艺要求极高,考验着画师对颜色的感知和对笔法的熟练程度。

  绵竹年画整体颜色鲜亮、设色艳丽。比如,大量使用红、绿对比色,使得画面显得既热闹喜庆又充满了生机活力。而同一种颜色深浅的变化又调和了画面效果,让人觉得这种对比又十分和谐。

  《副扬鞭》也是门神秦琼、尉迟恭,但是与《双扬鞭》的画法不太相同。当年冯骥才在绵竹考察时,看到这对门神,为之倾倒,称赞这是“民间的八大山人”。这对门神采用了绵年画特有的绘画技法“填水脚”。

图为《副扬鞭》(填水脚),清代绵竹年画

  但回顾“填水脚”的产生,却并不是一段喜庆的记忆。每逢春节将至,画工们做完作坊规定的活计,利用颜料碗里剩下的“水脚”,草草涂抹几对门神,拿到市场上换得几文小钱,好回家过年。

  当时,富人对这样的门神嗤之以鼻,只有穷人才买,甚至很多画师也不承认自己会画“填水脚”。

  谁料,随意挥洒的几笔却类似于中国画中大写意技法,简炼粗犷、泼辣豪放、生动传神,创作出不可复制的艺术品,反而成了绵竹年画中特有的名品。

  四川的《清明上河图》

  从2013年第十二届绵竹年画节开始,每年的绵竹年画节巡游活动,都有一个最具绵竹地方特色的迎春方阵以及迎春表演,规模宏大、热闹非凡,简直是一场绵竹民俗大戏。它取材于绵竹一组清代老年画《迎春图》。

  立春前一天,乘坐大轿的县令率领游行队伍,由仪仗队开道,开始游春仪式。队伍中,有人扮演成春官、春吏(迎春活动中的报春使者,一般要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举着写有“喜报阳春”的春旗,骑牛前行;有人扮演成渔樵耕读,伴随其后。县令身后是游春队伍,有一组组戏曲人物在表演川剧,有四川特色的断尾龙表演、有八仙人物表演等。整条街道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迎春图》结尾,是最重要的“打春”习俗。一颗树将画面隔成两个场景,右边是官民聚集于亭前,恭迎春牛;左边是由县令主持的“打春”,也就是“打春牛”。在立春当天,人们将这个纸扎的春牛打破,春牛肚子里掉出许多小牛和五谷杂粮,寓意五谷丰登。

  清代的绵竹年画,内容较以前更为丰富,除了传统门神,日常生活、戏曲人物、故事传说都成为年画内容,更强调喜庆吉祥的特色。

  这幅《迎春图》中有460多个造型不同的人物,除了浩浩荡荡走在大街上的迎春队伍,还有路边卖花生、刮甘蔗的小贩,坐轿子的商人,测字的算命先生等,展现了生动丰富的蜀地民众生活场景,被誉为四川的《清明上河图》。

  绵竹年画艺人口中有一句话叫做“画中有戏,百看不腻”。所以,绵竹年画艺人巧妙地把川剧折子戏的内容作为创作主题来宣扬真善美。比如《唐氏乳母》就很有代表性,内容讲的是唐代有一位唐夫人对待婆婆非常孝敬,每日以自己的乳汁喂养牙齿脱落的婆婆,婆母病危时将全家人叫到跟前说,“我今生不能报答儿媳对我的恩情,但希望我的孙媳一样有孝敬之心”。

  《迎春图》是绵竹年画的骄傲,也是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祖先对于新年的祈愿。现代绵竹人用全城巡游的形式再现古老的年俗,大家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依然没有改变。

  年画里的时代气息

  还有一类绵竹年画深受大家喜欢,它们取材于民众真实生活体验或民间寓言故事,有的形象活泼俏皮、有的幽默诙谐、有的寓教于乐。绵竹年画师们,用简朴的线条、强烈的色彩,表现出不同时期民众所最关心、最感动的事物形象,充满了绵竹地方特色。

  比如《仕女骑车》,画着一位模样清秀、衣穿旗袍、头戴瓜皮帽的民国时期的女子,骑一辆时髦的自行车,车把竟是一条金龙,车轮是花瓣形状。既追求时尚又执着于传统,大概是那个变革时代绵竹人的文化立场。

  《老鼠嫁女》是中国流传范围很广的寓言故事,在多个地区的年画中都有体现,但又风格各异。在绵竹百姓的口中,“老鼠嫁女”是这样一个故事:老鼠想给女儿找一个好婆家。先找到风,风说:“我怕墙,墙高了风吹不过去。”老鼠又找到墙,墙说:“我怕老鼠,老鼠能打洞。”老鼠想,那我们怕猫,我可以把女儿嫁给猫。最后,老鼠把女儿嫁给了猫,猫却把老鼠女儿吃了。

  在不同生活背景下,绵竹百姓对这个故事的解读也不同。古人说,这是告诫人们择婿不要攀高门;而今天的人们说,这是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自信。

  在今天的绵竹年画村,除了有表现当下生活的手绘新年画,还有刺绣年画、皮影年画、布艺年画以及各类年画文创等。

  从事绵竹年画制作与研究长达29年的胡光葵,亲身体验了绵竹年画的变化与发展。上世纪90年代,绵竹年画赴香港展出,有人看了画后,说:“你们下次拿点艺术品来。”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胡光葵的心。同时,他也意识到绵竹年画需要有所变化:非物质文化既要充分保护,又要合理开发,这样它才能持续发展。保守地保护、自我封闭地保护、与世隔绝地保护,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相背驰。

  在固守传统和创新之间,胡光葵选择了后者,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探索。比如,他把水墨融入绵竹传统年画彩绘技法中,在原有传统年画题材上进行大胆改变。他说:“只要能让年画有一点点提升和发展,我都要尽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干,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追求。”

  来源于生活的年画和以及带有年画元素的文创,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更深层地融入普通的生活日常,留住了历史的记忆,传承着古老的技艺。

  古老的绵竹,新旧年画交相辉映;地震后涅槃重生的年画村,融会着传统与现代技艺的墨香。绵竹年画映射出了巴蜀文化的光辉,展现了中国地方年俗文化的生动,寄托了一代代中国人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