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组图:五龙潭旁再现山东“曲山艺海”景象

2019-09-06 23:4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济南9月6日消息(记者 方永磊)济南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与北京、天津一起并称为曲艺“三大码头”。9月6日下午,济南五龙潭公园里丝竹声声,荟萃八方唱腔,来自天南地北、地方特色浓厚的非遗曲艺在济南泉边唱响,拉开了曲艺周进社区的序幕。柳荫下的舞台上,非遗传承人表演风格各异的曲艺节目,为景区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

  在柳荫下的舞台上,非遗传承人表演了兴宁竹板歌《军长买鸡》、壮族八音坐唱《妯娌共话好愿景》、四川扬琴《拷红》等来自天南地北的节目,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图为观众坐在泉边欣赏曲艺节目。 (央广网记者方永磊 摄)

    四川扬琴,以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而得名,是四川民间以唱为主,说唱故事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表演形式为五人或多人分别持乐器坐唱,演员分生旦净末丑角色,各角色跳进跳出,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讲唱故事。这种表演形式也被成为“坐地传情”。四川扬琴绝大部分节目均是长篇,唱词典雅,唱腔优美,板腔体唱腔板式完整。图为柳荫下的舞台上,非遗传承人表演风格各异的曲艺节目,为景区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 (央广网记者方永磊 摄)

  柳荫下的舞台上,非遗传承人表演风格各异的曲艺节目,为景区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图为观众在聚精会神地欣赏节目。 (央广网记者方永磊 摄)

    壮族八音坐唱,省级非遗项目,又称“壮族板凳戏”,原是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劳动之余,由二三人在板凳上坐着唱歌、坐着表演的说唱艺术,主要用于家庭贺喜事和小故事表演,篇幅短小,逗人喜爱。图为柳荫下的舞台上,非遗传承人表演风格各异的曲艺节目,为景区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 (央广网记者方永磊 摄)

  柳荫下的舞台上,非遗传承人表演风格各异的曲艺节目,为游客和市民带来新体验。 (主办方供图)

  “竹板歌”因说唱者以竹板击节伴奏而得名,又名“五句板”,是粤东客家地区极具独特风格的说唱艺术。据清末著名梅籍诗人黄遵宪在《山歌》一文记载,竹板歌的发源于兴宁,流行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图为非遗传承人表演“竹板歌。 (央广网记者方永磊 摄)

 南昌清音是江西民间曲艺的一个门类,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有着清末年间民间小调的遗音,沿长江、赣江广泛传播,吸收了江南小曲、文南词、赣剧等音乐元素,又结合自身特色形成了特有的表现形式,气韵温婉,曲调悠扬。图为柳荫下的舞台上,非遗传承人表演风格各异的曲艺节目,为景区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 (央广网记者方永磊 摄)

编辑: 方婧

组图:五龙潭旁再现山东“曲山艺海”景象

柳荫下的舞台上,非遗传承人表演风格各异的曲艺节目,为景区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