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黔剧《天渠》:传统戏曲展现“当代愚公”

2019-05-19 11:5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5月19日消息(记者方永磊) 在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由贵州省黔剧院创作的现实题材黔剧《天渠》日前亮相本届艺术节的首场演出,现场座无虚席。独特的唱腔、感人的剧情深深吸引了观众,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天渠》根据获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老支书、“当代愚公”黄大发的事迹改编,讲述了他从20世纪60年代起,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的感人故事。

  该剧此次赴沪演出,将与来自全国的优秀剧目一起角逐“文华奖”,并一连上演3场。此次首场演出还全程进行了网络直播,开创了“文华奖”演出剧目之先河。

  为了让《天渠》的艺术风格更具层次感,贵州黔剧院对传统黔剧的乐队配器进行了调整,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使唱段既有当地特色,又与时俱进。该剧不仅大量使用“真山真水真民俗”的舞美设计,演员的戏服也采用仡佬族民族服饰的样式。贵州黔剧院院长、黄大发扮演者朱宏表示:“我们要让全国观众看到地地道道的贵州人,看到原原本本的黄大发。”

  据介绍,黔剧作为贵州的代表剧种,清末年间由“文琴”发展演变而来,语言朴质亲切,音乐唱腔清丽宛转,优美动听,在近百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以“杨调”“二板”“苦禀”“二黄”为主要唱腔的板腔系统,使黔剧不但长于表现传统古装戏、现代戏,更擅长表现以少数民族题材的民间故事剧和新编历史剧。

编辑: 晓凡

黔剧《天渠》:传统戏曲展现“当代愚公”

黔剧作为贵州的代表剧种,清末年间由“文琴”发展演变而来,语言朴质亲切,音乐唱腔清丽宛转,优美动听,在近百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以“杨调”“二板”“苦禀”“二黄”为主要唱腔的板腔系统,使黔剧不但长于表现传统古装戏、现代戏,更擅长表现以少数民族题材的民间故事剧和新编历史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