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守正创新,加快“主力军”挺近“主阵地”

2018-10-11 15:39:00来源:安徽日报

  一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战线正本清源的任务取得重大成效,现在进入了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

  新时代新阶段、新使命新任务,呼唤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定守正创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不容回避,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思潮多样化,给新闻舆论工作带来历史机遇和严峻考验。从国内看,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三期叠加,更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从国际看,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迫切需要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

  直面自身,新闻舆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从自身看,互联网以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给传统媒体发展造成巨大冲击,思维定式、路径依赖、时效延迟等不足日益显现。从环境看,传统媒体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纠缠不清,体制机制障碍严重束缚媒体转型发展,新兴媒体背后的资本力量、技术力量正在削弱与侵蚀传统媒体的话语权,“过时论”“唱衰声”已经影响传统媒体的士气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越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越要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定力,在守正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更加守正,坚定不移加快主力军向主阵地进军,推动新闻舆论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

  “守正”是基础、是前提,坚持“守正”,“创新”才有明确的方向,才有坚定的立场。面对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新闻舆论工作如何“守正”?那就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的“九个坚持”要求,守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之正。

  (一)举旗帜,守好“党管宣传”之正

  举什么旗,决定走什么路。毛泽东同志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让党的旗帜在网上网下高高飘扬,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充盈,激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举旗帜,绝不是凌空蹈虚、空洞表态,而要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着力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坚定履行好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千帆竞发中定方向,在百舸争流中立主导。

  (二)聚民心,守好“正面宣传为主”之正

  “文者,贯道之器也”。这个“道”,应当理解为正面、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即主旋律、正能量。如此,则“贯道”必须理解为传习思想、凝聚民心。

  正面宣传之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性,犹如阳光与空气,受益不觉,失之难存。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首先要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关键要在提高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把握好时、度、效,既大力宣传伟大成就,强信心、聚民心,又坚持问题导向,讲清现实问题,讲透问题成因,讲好解决之道,引导群众以阳光的心态看清正面、主流增量,以理性的视角看到负面、支流减量,暖人心、筑同心。

  (三)育新人,守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正

  成风化人,明德至善。育新人,必须筑理想信念之基,立主流价值之魂,固尊德守德之本,树时代文明之风。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育昂扬向上、奋斗不息的精神气质。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但“立物易,立心难”,众声喧哗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忌空洞说教,最需润物无声,必须注重方式方法,在“长”“常”二字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于实处用力,注重落细落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育好时代新人。

  (四)兴文化,守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正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守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正,既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对于社会文化现象、大众文化形式,坚持满足群众需求与引领提高相结合,坚持以文化自觉审视其优点与不足、以文化自信对待其流行与影响,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沐之以春风、润之以细雨,为民族复兴注入持久而深沉的绵绵力量。

  (五)展形象,守好“提高软实力”之正

  “研读”中国发展、“解码”中国道路,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国际课题,但中国故事别人去讲难免先入为主,中国形象别人塑造难免带有成见。展现中国良好形象,更要靠我们自己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软实力。

  展形象,守好“提高软实力”之正,新闻舆论工作要完善国际传播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整合更多资源、汇聚更多力量,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不仅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了解“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崭新与永恒魅力的中国立体化展现给世界,促进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发展共赢。

  三

  “创新”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持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源源动力,才能行稳致远。新阶段,新闻舆论工作如何“创新”?那就是,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的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以媒体融合发展为引领,加快主力军向主阵地进军,创“高质量发展”之新。

  (一)创新内容,增加“有效供给”

  媒体融合走到今天,传播平台正在搭建,内部融合正成潮流,“爆款产品”频频面世……但“融而不合”“似融似合”“小融小合”仍严重制约融合发展的步伐。

  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经之路,也是必归之路。技术可以决定奔跑的速度,但只有饱含思想价值的内容才能决定融合发展能跑多远跑多久。无论传播技术、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如何变化,“内容为王”始终是不变的“恒量”。

  创新内容,增加“有效供给”,让“有意思”的内容更“有意义”,应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为“三俗”所迷惑,走出“流量为王”误区,尊重受众而不刻意迎合,重视流量而不唯流量,着力推动融合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增加“有效供给”,应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扎根深厚土壤,汲取肥沃养分,努力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拼数量更拼质量,聚流量更聚人心,比广度更比深度,让新闻更有新鲜度、评论更有思想性、理论更有引领性、产品更具原创性,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二)创新表达,提升“内容魅力”

  把“有意思”的新闻故事说得“有意义”,保持“内容定力”不容易;把“有意义”的报道说得“有意思”,提升“内容魅力”同样不容易。

  文风决定表达,文风就是作风。“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践行“短实新”,反对“假大空”,写新闻简明扼要,讲道理深入浅出,引经典论述有力,谈问题直击痛点,是一种好文风。“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迈开双脚,始终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写出“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芬芳作品,是一种好文风。“内容表达可以轻松,但不能轻佻”。少些花哨概念、多些事实分析,少些空洞说教、多些真情实感,少些抽象道理、多些鲜活事例,也是一种好文风。

  融合发展时代,仅有这些还不够。面对传播技术、传播渠道日新月异,面对传播形态开放性、交互性与多元化、分众化,必须创新表达方式,注重个性化表达、可视化呈现、智能化推送、互动化传播。提升“内容魅力”,应创新文字表达,有声有色讲新闻,绘声绘色说故事,有理有据写评论,让供给内容更生动、更清新、更质朴;创新技术表达,充分运用事说、数说、评说、图说,广泛运用图片、音频、视频、VR、H5等多种形式,创新传播技巧,创新话语体系,不断提升点击率、阅读率、点赞率、转发率,让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内容有效传播,直抵人心,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

  (三)创新技术,促进智能传播

  如果说内容是“的”,则技术就是“矢”。“的”再好,还得依靠“矢”的速度才能快速送达、依靠“矢”的准度才能精准送达。

  目前,主流媒体融合发展采纳的技术,多是内容产品生产技术,而在内容精准分发、风险防控、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领域,仍存在诸多短板,必须依靠技术创新这个源泉,同步重视内容生产与内容传播的关键性技术创新与应用,努力实现整体架构、采编流程、媒体产品、内容传播的技术升级,给融合精品插上先进技术的翅膀,实现智能传播,把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发展优势。

  (四)创新平台,进军“主阵地”

  一支队伍、两个平台怎么运作?记者、编辑力量如何配置?跨平台选题如何操作?全国媒体融合发展步履铿锵、鼓声阵阵,一个响亮的共识是:媒体融合虽然起步有快有慢,路径不止一条,但方向和目标只有一个——坚定不移加快推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加快主力军向主阵地进军。

  “主阵地”在哪里?就在最活跃的互联网上。媒体融合可以借他人渠道发展,如“两微”,但主流传统媒体更应创新平台,在技术、数据、经济、阵地等自主可控的平台上强力推进融合发展,尽快走出“报纸正规军”与“网络预备役”误区,摒除“报纸主业”与“网络副业”偏见,大踏步、急行军,带领主力军加快挺进主阵地,将优质内容向主阵地创新平台汇集,将核心生产力向主阵地集聚,全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推动媒体资源整合,积极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让主流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五)创新机制,保障“融合聚力”

  内容创新是根本,技术创新是动力,机制创新就是保障。

  媒体融合是一场自我革命,一边要革掉不适应的旧生产力,一边要创造适应的新生产力。新生产力来自哪里?来自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架构融通无碍,运行机制畅通无阻,才能实现各种资源无缝对接、各种要素有机融合,从“各自为战”走向“融合聚力”,变“你是你、我是我”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走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创新体制机制,应创新融通机制,拆除籓篱、重塑流程,整合要素、共享资源,促进传统媒体整体转型平台化一体化发展,融通产品采集、生产、传播全流程。创新考核激励机制,推动资源向采编技术人员集中、分配向优秀人才倾斜,激励全流程各类人才爱岗敬业,加快培养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及时跟进技术迭代,保护全链条著作权,形成媒体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

编辑: 方永磊

守正创新,加快“主力军”挺近“主阵地”

新时代新阶段、新使命新任务,呼唤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定守正创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创新体制机制,应创新融通机制,拆除籓篱、重塑流程,整合要素、共享资源,促进传统媒体整体转型平台化一体化发展,融通产品采集、生产、传播全流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