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应用程序中欣赏“动”起来的五代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在短视频中体验南宋马和之《赤壁后游图》“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诗情画意,在网络聊天中发送一张取材自清代任伯年画作的“表情包”……近年来,伴随互联网飞速发展,经典美术作品以更加丰富多元的形式融入百姓生活,成为线下展示的有益补充,满足着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着美术知识的传播范围。但同时,在对经典美术作品进行适应互联网语境的转化、传播时,一些文化产品依然存在内容浅表化、碎片化等问题。如何使千年画韵真正穿屏而出?

  活用技术,也要深研艺术。互联网时代,经典美术作品“动”起来的技术门槛不断降低。不仅博物馆、美术馆常利用馆藏资源,以专业技术使千古名作“动”起来,一些视频博主也尝试借助新技术将古画变成“动”画。在这些动态展示中,许多观众原本未曾注意到的画作细节被清晰放大,高科技的运用更为观众带来全新审美体验。然而,是否所有经典美术作品都适合“动”起来?技术应当如何运用、运用在何处,才能最大程度激发技术与艺术的聚合效应?审慎选择作品,立足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魅力所在,在展示中增强叙事,在历史中观照现实,才能让经典美术作品从“动”起来走向“活”起来。正如今年在电视及互联网上热播的《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不仅深入研究艺术本体和美术史,以此为基础运用AR、VR等技术打造数字效果奇观,还着力展现经典美术作品背后的党史故事和精神内涵,以生动叙事表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引发人们情感共鸣。

  传递知识,也要创新形式。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审美习惯。从纸面到屏幕、从静态到动态、从横屏到竖屏,不断变化的美术作品欣赏方式,也改变着相关创作方式。为使经典美术作品更加适应互联网传播,一些创作者通过年轻化表达、趣味化呈现,对作品进行大胆转化。比如,网络纪录片《此画怎讲》,以演员扮演画中人的方式,再现14幅中国古代名画中的历史情景。诙谐幽默的人物台词,使专业美术知识更加通俗易懂,激起许多年轻人探寻传统文化的兴趣。一些经典名作在经过二次创作后,化身“表情包”。与原作对比所产生的反差感,使其受到许多年轻人欢迎,成为人们传递情绪感受、表达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还有一些经典美术作品被制作成电脑输入法皮肤、桌面壁纸,赋彩数字生活。当然,适应网络并非迎合网络,在紧扣年轻人的笑点泪点兴趣点的同时,更需认清提炼与转化经典美术作品的旨归。生动诠释好经典美术作品的文化艺术内核,才能真正拉近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距离,使其生发新的意趣。

  潜心创作,也要共振互融。目前,经典美术作品大多收藏于博物馆、美术馆,因此对其进行转化的主体也以馆方为主。充分运用互联网天然的交互性,开放更多博物馆、美术馆资源,激发用户创作活力,应当是努力的方向。例如,故宫博物院曾与互联网机构合作,开放馆藏名画资源,举办“古画会唱歌”音乐创新大赛,鼓励年轻人发挥创意,以现代音乐诠释古代画作,收获良好反响。伴随互联网技术持续升级、大众文化需求不断变化,进一步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观念更新、交流互动,有助于打破传统艺术与当代生活的“竖井”,形成融合传播的“通渠”,成就“新经典”。

  经典美术作品蕴含的丰厚意趣,是中华历史文化长卷中一抹亮色。在“让文物活起来”成为社会共识的时代背景下,用好互联网这个大平台,既可以使经典美术作品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和保护,也可以促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当流转千年的画韵借助更加多元的视听体验穿屏而出,联通历史与未来、艺术与生活的大门正徐徐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