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和长江都是滋养中华文明共同体的命脉,也是联通世界的纽带。要做好长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文章,首先必须深化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内涵认知,找到两者内在关联。个人建议,可以从“内河运输带”“文化共荣带”“城镇发展带”“家园情感带”“中外交流带”这几个概念与内涵入手,在促进长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的融合发展中提出“江苏思考”、探索“江苏实践”。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时期,高质量推动大运河文化建设和长江文化建设,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我们一要系统把握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当代价值,要明白大运河和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文化符号,蕴含着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和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二要精准把握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核。大运河和长江都蕴含着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执着信念,尊重规律、创新克难的创造精神,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文化态度,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智慧。这些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至今仍然是我们迫切需要传承的民族精神与历史财富。三要把握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多元形态。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都具有多元形态。“大运河文化”概念,根据载体性质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类:“遗存承载的文化”“流淌伴生的文化”“历史凝练的文化”。推进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协同建设,需要对这几种文化形态区别对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四要把握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知识谱系。大运河和长江的文化资源分散庞杂,需要分门别类并据此收集与梳理资料。这样将有助于我们构建起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知识谱系,形成对大运河和长江系统性、全景性的认知。五要共同保护弘扬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要强化自然遗产、重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工作。施展“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打造高品质的人文宜居环境,提高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可持续的文化复兴与更新改造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