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大运河申遗成功七周年,由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打造“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以“古运新说”为主旨,从杭州出发,过扬州、访苏州、抵北京,探寻沿线城市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讲述水乡之畔的时代故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邯郸篇

  历史文化名城——邯郸

图为京杭大运河邯郸段资料图

  邯郸市地处河北省南段冀南平原,西靠太行山脉,东临滏阳河,并接华北平原。邯郸段大运河历史悠久,肇始于东汉末期、形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延续至今的邯郸运河文化,以其跨越时空之长、流经地域之广、遗存之丰富,在中国大运河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邯郸大运河历史上曾屡经变迁,东汉末期称白沟,隋唐时期以永济渠、御水、淇水互称,宋金元时期多称御河,明清时期称卫河。

图为《古运回望图》——邯郸篇

  邯郸与运河结缘始于三国曹魏时期。官渡之战后,曹操为了保粮草运输,在黄河与邺城之间开凿了白沟。白沟即这一区域永济渠的前身,永济渠连接了中原地区与幽燕地区,随着永济渠的开通,得运河之利,邺城以东的魏州成为黄河以北较大的中心城市。北宋初年,大名府升为陪都,即北京。

  这一时期邯郸的滏水也已经成为沟通邯郸与东部御河的重要航道,这里出产的陶瓷、煤炭、杂货等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地销往各地,甚至到达朝鲜、日本等地。元代,大运河裁弯取直,这一区域的运河主航道东移至山东临清,不再穿邯郸而过,但此段运河作为支流仍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明清时期,由于漳河南徙,河水改道,逐渐形成现在横贯邯郸市南部和东部的卫河与卫运河,卫运河漕运重新开始兴旺。

图为卫运河资料图。

  邯郸境内现存大运河共计141.8公里,流域面积701.5平方公里,分别称为卫河和卫运河。主要流经邯郸东南部魏县、大名、馆陶等地,是中国大运河中段重要流域,并保存大量与运河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邯郸邺城遗址“建安文学”发祥地

  邯郸段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分布广泛,含邺城遗址、大名府故城、大名天主堂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名古城墙、沙圪塔诫碑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多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遗存。

图为邺城三台遗址资料图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20公里的漳河北岸的邺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现在历史地理学家们将其列为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邺城遗址分为邺北城和邺南城,南北两城整体布局严谨合理,其里坊式布局为后来洛阳等城市的规划提供了参考。

  邺城遗址有著名的邺城三台,是指金凤台、铜雀台和冰井台其建筑精美,风格独特,这里还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

  金凤台在三台村西,原名金虎台,是三台最南边的一座,为东汉建安18年(公元213年)曹操所建。据史书记载,台高8丈,有屋135间。现存的金凤台夯土遗址比较完整,台的南侧有清顺治八年修建的文昌阁,阁前镶有金凤台匾额,阁后碑亭内有众多名人题咏碑碣,碑亭北边有53级石阶,拾阶而上,便可达金凤台顶,台顶现有文物陈列室,陈列着邺城及其附近出土的珍贵文物。

  铜雀台在金凤台北侧,为三台之主台,建安15年(公元21年)曹操所建,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为曹操与文人骚客宴饮赋诗,与姬妾宫女歌舞欢乐之所,也是兵家战略要地。该台驰名中外,历代名人题咏甚多,其中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铜雀台怀古》中曾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

  冰井台位于“三台”之最北端,建于建安十九年(公于214年),高8丈,有房屋140间,因上有藏冰的井而得名。北周时台上建筑被焚,明末时又被漳河水冲毁,地上遗迹无存。

  据了解,依托邺城遗址建设的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将充分阐释邺城遗址的历史价值、都城形制价值、文化艺术价值、考古与保护价值,同时为邺城考古工作持续、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大名府故城文物保护或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

图为大名府故城遗址资料图

  大名府故城位于大名县城东北,以大街、御营、双台三村为中心,今东门口、南门口、铁窗口、北门口四村是故城的东、南、西、北四大城门旧址。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分皇城和外城。皇城平面略呈正方形,周长1.83公里,有五门。外城长24.3公里,有九门。另有上下水关两座。明建文三年(1401年),城被漳、卫河水所淹,治所迁至艾家口(今大名县县城)。大名府故城淤埋于地下1~5米,其建筑基址、宫舍布局、街区民房保存较好。地表现存4段城墙,墙体可见明显的夯土层,土质坚硬。

  大名府故城为宋代陪都——北京(大名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93年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名府故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日前,部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大名府故城遗址考古工作进行论证和现场指导。专家们建议,根据相关考古成果,积极推进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大名府故城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

图为大名府故城遗址资料图

  故城遗址上现存的建筑遗址、生活遗址、瓷器文物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宝贵结晶,多年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持续开展大名府故城遗址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基本弄清城址平面分布范围、三重城垣城市平面布局、内部道路网络、城内水系走向和重点区域城市功能分区,为该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奠定了大名府故城文物保护工作基础。同时,这些成果推动了北宋时期都城制度、四京城市群格局、宋辽军事对峙、水运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深入研究,成为河北历史时期城市考古重要标尺。

  “邯郸学步”的故事与学步桥

图为学步桥资料图

  说到邯郸,人们都会想起“邯郸学步”的故事,真可谓是家喻户晓。资料记载,邯郸学步,也叫做“学步邯郸”。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姿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李白诗曰:“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

  邯郸有座学步桥,其前身为横跨沁河上的一座木结构桥,因常年遭水冲,至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前后费时八个月,在沁河上建成石拱桥一座,并根据寓言故事将其取名为“学步桥”。

图为学步桥资料图

  据现代人的测量,明代“学步桥”全长33米,面宽8.3米,通高7.8米。桥为三孔拱券式石板桥,拱券顶部外各雕有一只俯视河水的吞水兽。桥下设有三大孔,两侧附设四个小孔拱券;桥面两侧各有19块栏板和18根望柱,上雕人物走兽。柱头上分别雕有石狮、石猴等神兽,栩栩如生。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重修于20世纪八十年代。凡是到邯郸的游客,几乎都会慕名来到学步桥,感受下“邯郸学步”的感觉。

  现在学步桥所在的串城街是一条秦汉风格的历史街区。学步桥广场以邯郸历史文化为主线,根据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民间传说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利用古桥、河流、仿古建筑、雕塑、石刻、植物等,巧妙地将古赵文化与自然园林有机结合起来,创出了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景观。

  打造邯郸全域旅游理念彰显邯郸重要历史文化名片

图为新时代大运河邯郸段资料图

  2020年6月24日,《关于快速推进运河古都文旅产业发展的议案》在邯郸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通过。该议案共有五方面内容,一是高标准制定大运河邯郸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二是加快推进运河水系生态修复和沿岸绿化工程建设;三是统筹抓好重要节点建设带动周边区域文旅产业稳步发展;四是落实责任主体完善政策措施;五是加大大运河邯郸段的宣传力度。这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将加快再现邯郸埋藏多年的运河文化。作为大运河上的一颗明珠,邯郸将与大运河一道,向世界展示璀璨的中华文明。

图为《关于快速推进运河古都文旅产业发展的议案》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邯郸把旅游业作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其列入全市“532”现代产业体系,多点发力提升城市“宜游指数”,助力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魏县依托大运河卫河,重点打造了“梨乡水城——魏都”旅游品牌,目前已建成了黄河水景观光带、民有湖风景区及环城生态水系。大名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理念,规划了“一带、两城、四镇、多节点”的大运河发展布局,并积极与河北省发改委沟通,争取把大名大运河文化长廊和大名府古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馆陶县编制了《馆陶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绘制了《馆陶县大运河重点工程旅游景区分布图》,大运河规划空间布局图,确定了“一廊一带两镇多点”发展思路。

图为《古运回望图》——邯郸篇

  目前,国家、河北省都编制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在此基础上,邯郸市也将尽快出台大运河邯郸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形成邯郸统一的大运河旅游品牌,为今后邯郸市实现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运河邯郸段作为北方大运河的发源地,保存了大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大运河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考古成果和挖掘的实物同时也支撑着大运河邯郸段的悠久历史。未来,邯郸将结合大运河文旅产业的发展,加强大运河文化、文艺的创作,用实际作品讲述大运河邯郸故事,让我们共同期待。

  总策划谷建华

  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出品

  附:

  关于《古运回望图》

  《古运回望图》之创作,旨在弘扬自强不息之民族精神,漕运盛景之再现,贵在推崇厚德载物之中华气量。

  公元新世纪开元之年,华夏再沐朝阳,春风又绿神州。翰墨歌盛世,丹青寄赤心。谷建华先生以振奋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弘扬运河文化为己任。斥巨资,募群贤,研史料,重考察,集众家之才智,请诸师之妙笔,穿越六百年时空,探寻当年漕运盛景。历时五载,征修四次,终成《古运回望图》。

  全卷通高83公分,长210公尺,以明代航运鼎盛时期为背景,以运河为主线,自通州始至余杭终,经京津冀鲁苏浙,四省二市,五大水系,百余城镇,浩浩荡荡,三千余里,一气贯通,气势恢宏。画面兼工带写,五色丹青,师法自然。人物景色,勾勒细腻,疏密得体。山水迤丽,柳岸花明,漕艘栉比,往来如梭,闸坝码头,廪粟云屯,城镇市井,百态人生,纵观全卷,三千里漕运风情尽收眼底,五千年华夏文明彰显其中。正可谓,漕运舟楫之盛,可抵长城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