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2日消息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图为京杭大运河——北京段(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编者按:

大运河对北京城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有“北京城是漂来的”说法,由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策划出版的《漂来的北京城》曾有详细的运河历史故事记载。作为沟通中国南北的交通主干,大运河向京城输送着所需的物料,可以说“没有老运河,就没有老北京”,同时,运河也孕育了沿线的众多名城古镇。今天带您走进老运河、老北京,新故事之“崇文门”。

图为《京门九衢图》展示资料图(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新时代,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让历史流向未来,把文化传承融入时代脉搏。

《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正是这样的文化工程。老北京城门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京门九衢图》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国传统绘画“工兼写”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六朝古都北京二十座城门楼,展现清王朝鼎盛时期(康乾盛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筑、体育、民俗等方面壮丽广阔的场景面貌。

图为《古运回望图》展示资料图(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三千里漕运风情尽收眼底,五千年华夏文明彰显其中。《古运回望图》以明代历史横切面角度展示历史,翔实的史料为基础,以东便门、通州古城为起点,曲折南下至余杭结束,艺术地再现了绵延1794公里,运河两岸沿线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文化等繁华景象。

两部长卷以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生动描绘了“大运河漂来了北京城”的故事,可谓一部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图”。大运河,蕴藏北京城“漂来”的秘密。让我们共同循着长卷的指引,走进老北京文明,破解文明发展中道道的密码。

崇文门是京师九门之一,又称“税门”

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崇文门以瓮城左首镇海寺内镇海铁龟著名。此外崇文门税关之苛也使外埠客商望门生畏。"崇文铁龟"名遍响京都。走酒车,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进北京自然要走南路。运酒的车先进了外城的左安门,再到崇文门上税。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崇文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元大都城是用土夯成的,也叫做"版筑",下宽上窄,巍然屹立。崇文门开始建筑于1267年(元至元四年),完成于1276年(至元十三年)。因为是用土夯成的,于是产生了如何防止雨水冲刷城土的问题,后来用千户王庆瑞建议,"以苇排编,自下彻上"。就是用苇帘子自下往上覆盖,像人穿蓑衣一样,简称苇城或蓑城,并在文明门外设立了阴场。《析津志》载:每年都要"收苇以蓑城",达"百万"(担)之多。今天崇文区内的草厂头条到十条,南、北、中芦草园(原名芦苇园)等地名,都与元朝的收苇场有关。后来由于元朝发生皇位之争,守城一方恐怕对方用火攻城,乃撤去苇帘。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崇文门城门改建,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建成。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修并加筑瓮城,改名崇文门,取《易经》"文明以建""其得刚健而文明"之意,与宣武门相对称,左文右武。崇文门既是走酒车的门,又是收税的地方。明清时将京师税务衙门设于此地,征收商税,其税收居全国之首,因此又叫“税门”。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崇文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崇文门经历元、明、清三朝古都,它位于今崇文门内大街南口处,东距正阳门约3公里。其城楼面阔5间,约39.1米宽,通进深24.3米;楼台连台高35.2米,重楼重檐,歇山式城楼,屋顶是灰色筒状绿琉璃瓦檐边。崇文门是京师九门之一,位于内城东南城墙处,取“文教宜尊”之意,元代称文明门。

崇文门是南城三个门最东的一个。明朝改建北京城,将十一门改为九门;文明门的位置虽然未动,但改名为崇文门。清朝沿用此名,直到今天。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南城墙南扩0.8公里,仍辟文明门,为舟车客商往来的枢纽之地,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建成。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修并加筑瓮城,后因清政府及民国军阀战乱,于1968年拆除。

崇文门“税局”收入甚多

清朝入关以后,在城建上沿袭明制。它为了调剂在京满人官吏的收入,“京师九门,皆有课税,而统于崇文一司”(见明史玄《旧京遗事》)。起初在《户部税则》中规定,行李不在纳税之列,“然而外吏人都,往往有应纳税之物,如续绸缎布等”。于是“征私钱以为免税之资”,甚至“虽无货亦征之矣”。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崇文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清陈康棋《郎潜纪闻》载:“吴江陆中丞以山东布政使陛见,关吏(指崇文门税局)所索过奢,公实不能与,乃置衣被于外,携一仆前行,曰:‘我有身耳,何税为!’既入,从故人借衾褥,事竣还之而去。”课税时,手续繁多,盘问备至,延误时日。一般小商贩,也须排队等候。天长日久,小商贩想出一个办法;根据自己货物多少,把税款插在帽沿上,走到关口,关吏取下银钱,立即放行。

清人查嗣瑮曾有一首诗说:“九门征课一门专,马迹车尘互接连。内使自取花担税,朝朝插鬓掠双钱。”这钱即归关吏私有。崇文门税局收入甚多,为了防止其他官吏嫉妒,以"献鲜"为名,每年三月。向皇帝及大臣送黄花鱼,十月送冬笋和银鱼,成为变相的分赃。当时又规定城内不许开"烧锅",凡外来酒类皆由官方指定的酒商出售,在崇文门指定了十八家,由它们统一收售,统一纳税,俗称"十八家酒店"。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崇文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清朝那时候京城卖酒的招牌得写"南路烧酒",意思就是说,我上过税了,我的酒不是盗版,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产权一说,就是一种比喻。清末的杨柳青年画,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它的画面上画着酒幌,上面写着"南路"、"于酒"等字样,反映的就是这种全民纳税的良好风尚。

但酒税是很重的,一般酿酒小作坊,为了维持生计,往往在夜间胸前挂着装满酒的猪尿脖,偷偷爬过城墙,以避交高税。这就是"背私酒"的。背私酒是非常辛苦和危险的。他们用脊背贴着城墙,用双脚和双手紧紧蹬着和扒着每个城砖微凸出的地方,一点一点往上"爬",到了城上再用绳子把身体系下去。封建统治者的严重剥削,逼得人民九死一生地去谋取生路。所以当时称崇文税局是"鬼门关"。

崇文门现其已成为北京顶尖国际资源的聚集地

以前的崇文门外,东北方向有一只铁龟,造型很是古朴,据说这一段儿护城河的桥下有一个海眼,于是人们就用一只乌龟来镇住海眼,保护北京城的平安。另外古代的统治者在思想和形式上都追求和谐统一讲究“风水”中间为“正阳”左首为“崇文”右首为“宣武”形成有名的“前三门”大街。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崇文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崇文门内大街位于东城区东南部。北起建国门内大街,南至崇文门西大街。因位于崇文门内,故称。崇文门内大街,明时称崇文门里大街。宣统年间称崇文门大街,无"内"字。1949年后改今称崇文门大街。

提到崇文门大街,那就不得不提到崇文门基督教堂。其位于崇文门大街路东侧的后沟胡同,也称亚斯礼堂,是北京市内最大的一所基督教堂。整座教堂占地面积为8246平方米,堂内分为正、副两堂,正堂设有四百多个座位,副堂有三百多个座位,中间有可以上下活动的闸板相隔,既可分开,亦可联用。礼拜堂呈圆形,整体为木制双层伞形结构,建筑风格极为独特别致。教堂的建筑古色古香,院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每天用汉语,朝鲜语做弥撒。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到中国访问时就来到这里做弥撒。

图为崇文门基督教堂资料图(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之后,随着教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卫理公会又在礼拜堂周围相继建成同仁医院、妇婴医院,汇文幼儿园、汇文小学、汇文中学、慕贞女中、护士学校,以及汇文大学(后合并于燕京大学)、汇文神学院(后改名北京神学院)等。崇文门的老城门早已不在,但其留给后人的文化犹存,现其已成为北京顶尖国际资源的聚集地。“没有老运河,就没有老北京。”想探寻了解老运河、老北京、新故事,请您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精彩内容。

《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崇文门篇鉴赏: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崇文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崇文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崇文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编者介绍

(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翰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

编辑:秦立玲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