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2日消息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图为京杭大运河——北京段(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编者按:

大运河对北京城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有“北京城是漂来的”说法,由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策划出版的《漂来的北京城》曾有详细的运河历史故事记载。作为沟通中国南北的交通主干,大运河向京城输送着所需的物料,可以说“没有老运河,就没有老北京”,同时,运河也孕育了沿线的众多名城古镇。今天带您走进老运河、老北京,新故事之“地安门”。

图为《京门九衢图》展示资料图(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新时代,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让历史流向未来,把文化传承融入时代脉搏。

《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正是这样的文化工程。老北京城门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京门九衢图》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国传统绘画“工兼写”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六朝古都北京二十座城门楼,展现清王朝鼎盛时期(康乾盛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筑、体育、民俗等方面壮丽广阔的场景面貌。

图为《古运回望图》展示资料图(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三千里漕运风情尽收眼底,五千年华夏文明彰显其中。《古运回望图》以明代历史横切面角度展示历史,翔实的史料为基础,以东便门、通州古城为起点,曲折南下至余杭结束,艺术地再现了绵延1794公里,运河两岸沿线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文化等繁华景象。

两部长卷以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生动描绘了“大运河漂来了北京城”的故事,可谓一部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图”。大运河,蕴藏北京城“漂来”的秘密。让我们共同循着长卷的指引,走进老北京文明,破解文明发展中道道的密码。

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地安门

地安门,俗称后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明清皇城北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景山以北,鼓楼以南。1954年拆除。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地安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皇城的北门,天安门则是皇城的南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地安门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皇城正门称天安门(明称承天门),东称东安门,西称西安门,北称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

地安门为砖木结构之宫门式建筑,面阔七间,中明间及两次间为通道,明间宽7米,两次间各宽5.4米,四梢间各宽4.8米,总面阔38米,通高11.8米,进深12.5米。正中设朱红大门三门,左右各两梢间为值房。门内大道两侧有米粮库、油漆作、花炮作等机构。地安门内左右两侧各有燕翅楼一座,为二层楼,原为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公署。早年,地安门内设置有许多为皇家服务的衙门,诸如尚衣监、司设监、司礼监、酒醋局、织染局、针工局、巾帽局、火药局、司苑局,还有钟鼓司、供用库、蜡库、帘子库、兵器库、皮房、纸房、安乐堂等。

据文献记载,地安门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因为是皇城的北门,凡为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多要出地安门,亲祭地坛诸神时也出地安门。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地安门于明永乐十八年始建,弘治十六年二月重修,隆庆五年七月修葺,清顺治九年七月重建,并易名为地安门。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侵略军曾在地安门遭受清军的顽强抵抗。在紧急关头,慈禧太后带了光绪皇帝仓皇逃出紫禁城,出皇城北门地安门,再出内城德胜门,走避西安。民国十三年(1924年)驱逐末代皇帝出宫时,部分太监曾暂栖于此楼。为便利交通,分别于1913年、1923年将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拆除。这位末代皇帝也是从地安门灰溜溜地走向他的出生地摄政王府的。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1954年底,为了疏导城市交通将地安门拆除。当时,因为一些社会名流对拆除地安门持反对意见,政府许诺将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木梁、木柱、木柁、木檩都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统统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北坛上门内照样移建一座地安门。不料,日后天坛内发生火灾,堆垛在那里的木质材料全部化为灰烬,移建地安门之议从此也就不了了之。

如今,将近60年过去了,在天坛北门内尚残存有少量地安门拆下来的残砖、废石和破旧的琉璃瓦,又因为没有留下实测图纸,移建地安门的计划也就无法实施了。

漕运的"天桥"之万宁桥

万宁桥,又称后门桥、地安桥,是位于北京地安门外,什刹海附近,坐落于北京城中轴线上的一座桥。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原名万宁桥。因桥在地安门之北,地安门为皇城的后门,因此称为后门桥。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原为木桥,元代改为石拱桥,名万宁桥。又称海子桥、后门桥。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当时的万宁桥是座木桥,那时它的“小名儿”不叫“后门桥”。史料中记载元代万宁桥又称“天桥”。在元代忽必烈把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修到了今天的积水潭,而这座万宁桥正是京杭大运河最北边的一个闸口,进入北京皇城的漕运船只必须通过这里,京杭大运河的北京段"通汇河"不仅是忽必烈下旨修建,而且通汇河的名字也是忽必烈在万宁桥上起的,加上它还是忽必烈进出北京必走的桥。所以它的小名才能够有资格叫“天桥”。

元代石桥跨在什刹海入玉河口处,是元代大运河漕运的始点。万宁桥属于“桥闸”,具备双重功能:既是桥可通行,又可当闸以制水。桥下装有水闸,通过提放水闸,以过舟止水,保证南来粮船直驶大都城内。沿河北来的船舶可直抵海子内停泊。郭守敬开凿漕道,将积水潭作为水库,而又在通惠河沿途设立闸坝十处以资控制,有船来往方提闸放水,平常则紧闭。设在万宁桥下的叫澄清闸,又名海子闸,是积水潭(旧名海子)之水流的第一道关卡;同时,又作为大运河的终端,一路溯流而上的江南粮船,降帆穿过万宁桥的桥洞,就进入可抛锚卸货的避风港了。该桥为单孔汉白玉石拱桥,长10余米,宽近10米,桥面用块石铺砌,中间微拱。桥的两侧建有汉白玉石护栏,雕有莲花宝瓶等图案。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明清两朝对万宁桥都进行过多次修葺。石桥的特点是东西石拱券上方各有一石雕螭状吸水兽。桥两侧石砌护岸,四边各有一只鹿角分水兽,趴在岸沿边对视着桥孔。分水兽长1.77米,宽0.9米,高约0.57米,头顶有一对鹿角,瘪嘴翘鼻圆眼,四爪张开抓在花球上,浑身是大片鳞甲,一条粗壮的尾巴。四只分水兽的姿态不一样,桥东的两只爬在岸沿上,头伸出岸沿边,形成伏岸望水的姿势,因在下水方,有通过桥孔望水势的寓意;桥西的两只分水兽,是将头外伸,两只有吸盘的爪抓着垂直的岸边墙面,身体的一侧挂在岸沿外,大有了解水势,保一方水运平安之意。

20世纪50年代石桥面铺设沥青,河道填平建房。桥身下半部分被掩埋在路基之下,仅存桥两侧的栏板。1984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主要保护其侧墙及望柱栏板,未另划保护范围。2000年北京市对后门桥进行了整治修缮,毁坏的桥栏杆按旧样做了修整,桥洞下和河岸边的水兽被原地保留,并疏通了河道。同时,恢复原来桥名“万宁桥”,建碑于桥畔。

“地安门”已成为北京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地安门内保护街区在明清时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是皇城的组成部分。1990年就被定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与地安门相隔不远的什刹海毗邻北京城中轴线,水域面积33.6万平方米,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也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什刹海景区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随着游客的增多,这里逐渐出现了一些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吧等,因此,也成为了京城文化街之一。

图为现今什刹海资料图(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现在如果去地安门游玩的话,周围还有成吉思汗纪念馆、宋庆龄故居、恭王府、烟袋斜街、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银锭桥、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等等。

(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对于中轴线文化的保护,地安门不能复建无疑将是一个遗憾,但其带给我们的文化遗迹却值得我们永久珍藏纪念。“没有老运河,就没有老北京。”想探寻了解老运河、老北京、新故事,请您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精彩内容。

《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编者介绍

(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翰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

编辑:秦立玲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