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4日消息 《千里访古运》是一本纪实类的文化著作。作者对大运河沿途的考察调研,对人情风土的描写,再现了大运河的风貌。

作者撰写该书源于她初见国画长卷《京门九衢图》。该长卷对老北京历史文化的记载之详细,工程之浩大,深深感动了她。之后,她参与《古运回望图》的创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长卷是在费孝通、胡洁青(老舍先生夫人)、柴泽民等专家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组织制作完成。

如果说《古运回望图》是用国画描绘古运河全貌,那《千里访古运》则是用笔来描述大运河的沧桑历史。此处对《千里访古运》进行连载,以飨读者。本期继续跟随作者走进杭州。

(《古运回望图》杭州段运河,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明朝时期,运河区域的商业性农业发展,为手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当时手工业的优势也主要体现在棉、丝纺织业部门。

棉花在元代以前不是用来纺线织布,而只是用作棉絮。元朝初年,松江乌泥泾人黄道婆从海南回到家乡,才传入了棉纺织技术。随之,棉纺织生产便在黄道婆的老家松江地区发展起来。随着棉织品的社会需求增加,棉纺织技术也有了进一步提高。比如,元代末年,用以剥离棉籽的搅车碾轴是木制的,弹花弹弓也是用手拨动。到了明朝初年时,弹花拨弦已用弹椎,椎用坚密沉重的檀木制作而成,两头轮番敲击弓弦,“倒看星象转,乱卷雪花浮”,工具的改进,使得熟花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搅车的碾轴也改为铁制的,且由原来的2人操作变为1人操作,功效提高了3倍!棉纺车不但有手动的,还出现了脚踏车,从而纺线功效也大大提高。

棉纺织工具和技术的提高,大大促进了棉纺织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像嘉定县、常熟府等一些棉布盛产地。一般来说,棉织业的经营方式是:农民们先从市场上买回棉花,然后加工成布匹,再出售。这种来料加工性质的家庭纺织生产,自用的性质已很小,商品化的程度则更高。他们也不再是传统自产自用的家庭手工业,而是生产便是为了售卖,把布品当作商品,纯粹为了经济收益。也就是说,他们不论是思想观念,还是对所加工产品的处理,都是与市场紧密相连的商品生产了。发达的棉纺织商品生产,也促使江南一些地区成为以棉业经济为特色的市镇群体。如嘉定县的罗店、安亭等市镇,大都是“商贾辏聚,贸易花布”的商贾巨镇。

(专家学者参观《古运回望图》,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和运河南部的江南相比运河北部的直隶和山东地区,棉纺织业相对要落后。以运河地区为例,明中朝前,虽然当地种棉特别多,但棉纺织生产远不如植棉生产发展快。因为“虽多棉,却鲜为布”,“男女有未尝识机杼者,故尽以资四远贩易”,他们主要依赖从外地输入棉布。明中期后,当地“妇女缉布,夜纺车之声比屋相闻”。棉纺织生产开始由“自用性”生产向“商品性”生产转化。到了明代后期,随着直鲁地区棉纺织业的兴起发展,昔日棉花“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的现象,渐渐演变为“今年内北方自出花布”,而南方织作则“几弃于地矣”的状况,从而改变了运河地区的棉纺织业布局。

虽然江南的棉纺织业渐被北方取代了优势,但丝织业却就此兴旺起来,且成为明代运河地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在北京、苏州、杭州、绍兴、嘉兴、湖州及山东的兖州等地区,除了设有官办织染局等丝织机构外,大量的则是民间丝织业。杭州的织锦也自古闻名,所谓织锦,是采用提花织法,把多种色彩鲜艳的纬线和经线交织在一起。根据织锦所织的图案内容,可分为人物织锦、风景织锦、花鸟织锦等,锦缎看起来生动灵秀,色泽和谐而丰富。

明代的官府丝织业内部分工很细,规模也较大。但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皇室,丝织工匠的劳动属于徭役性质,即义务劳动,属于典型的自然经济。明代日渐衰落,而民间的丝织业则日趋兴盛,并代表了明代丝织业发展的主体。

(《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丝织业的工序非常繁琐,从缫丝算起,要经过络丝、牵经、治纬、开织等多项程序。《农政全书》中说,缫丝时,“以一锅专煮汤,供丝头,釜二具,串盆二具,缫车二乘,五人共作一锅二釜……二人直釜,专打丝头,二人直盆主缫,即五人一灶可缫茧三十。胜于二人一车一灶缫丝十也,是五人当六人之功,一灶当三缫之薪”。也就是说,随着缫丝技术的改进,节省了人力,节约了能源,提高了劳动效率。牵经工序所用的工具,包括溜眼、掌扇、经耙、经牙等装置,其完善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治纬的工具主要是纺车,这时的纺车已运用了轴柄和轮轴的机械原理,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纺车的锭套上有竹管。摇车转键,蚕丝便可层层缠在竹管上。

开织是丝织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明朝时所用的织机有两种,一是织平面纹的“腰机”;一是织花纹的花机。腰机也称作小机,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用脚蹬踏板,用手投织梭,一般用于织绢、轻素等丝纱品。织丝的时候,织匠一般坐在一块熟皮的坐毡上,工作时,主要用腰际以上力气,所以叫腰机。腰机织者需要手脚并用,分别完成移综、开交、投梭、打纬等四项织造运动,以及卷布、放经的操作。花机的装置则复杂,长达一丈六尺,构造包括楼门、的杠、叠助、老鸦翅、铁铃、花楼、冲脚、冲盘、眠木牛等十余种部件。工作的时候,至少需两人协助,一人司织,一人坐在花楼架木上,负责提花。织者要能够熟练地先后完成开交、投梭、打纬、移综、卷布、放经等六项动作;提花者则要提拉经缕,与织者的动作默契配合才成,否则就会不时出现断经线或纬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而且织出的布要么多接头,要么密度不均匀。

(《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明代时,江南的苏州、杭州、嘉兴及湖州,也就通常说的杭嘉湖平原,是丝织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苏州的机房主要集中在城东,杭州的机户主要集中在西城,除苏、杭等城市存在大量的“城机”外,更多的则散布在苏杭嘉湖农村的“乡机”。丝织业不断向农村扩散,形成了一批专业化丝织的市镇。如苏州的吴江县,尤其是盛泽镇,“居民稠密,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被誉为“丝绸之乡”。

随着运河边大批丝织业市镇的兴起,明代苏杭嘉湖地区的丝织业被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如明代张瀚所说:总览市利,大都东南之利,莫大于罗、绮、绢、纾,而三吴为最。所以,本地区迅速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

在明代,除了棉、丝织业外,运河地区的出版、印刷、印染、剌绣、金银锡箔、铁木漆作、砖瓦窑等行业,也都是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完)

《古运回望图》编者介绍

(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邮驿文化·主题邮票展览馆创始人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中国网运河频道原主编。

《千里访古运》作者介绍:

马王,名字源于父母姓氏,自幼生长于老北京皇城根下的女作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细腻深挚,优雅醇美,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擅长纪实类题材。

(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古运回望图》简介

该图以大运河鼎盛时期的明代中兴时期为历史背景,以反映大运河上下督运盛况为主线,以精心刻画沿线著名人文景观、民风民俗为描写对象。全卷长210米,宽0.83米,以中国画兼工带写的方法创作,浅绛小青绿,从北京皇城、通州八里桥、燃灯塔及张家湾码头开始,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至余杭结束。全卷以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依据,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市井、民风、民俗、建筑、商业、贸易、环境、风景名胜等多侧面描绘六百年前祖国大动脉的繁荣景象和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百业兴旺、万国来朝的盛况。以生动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题材,着力刻画当时南北漕运的全过程,构筑典型场景及人间百态,突出当时的船文化、制造业、工商业、服饰特色及南北贸易,描绘运河两岸的壮丽风光。整个画面设25个段落,共涉及风景名胜100余处,南北贯通,起伏跌宕,风情各异,美景连珠。各类船只千余艘,官、宦、士、农、工、商、纤夫、船夫、搬运工,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类人物数万人。长卷情景交融、天人合一、自然成趣、艺术精湛,堪称一件“一条运河贯穿南北,半壁河山尽收画卷”的长篇巨作。

编辑:秦立玲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