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运河,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推进了人类进步、繁荣与交流。

  2011年初随着“运河申遗”工作的推进,有关京杭大运河的保护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翰林大运河集团所属的北京市通州区骑游协会倡议发起“沿《古运回望图》骑游京杭大运河”活动,让人们加深了对京杭大运河文化及沿岸风土民情的了解,畅想着大运河的未来!此举得到了骑游爱好者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来自9个城市的33名骑游者组成运河骑游队历经28个昼夜,胜利抵达杭州。继后,在各级学者、专家的大力支持下,翰林大运河集团成功制作了《重游运河图》,为进一步弘扬“运河文化”,助推“运河申遗”,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2011年的运河之旅已经永远地凝固为历史,骑游路线示意图上的六十六枚沿途印章、三十五座城市记录着京杭骑游之旅每一个难忘的时刻!今天让我们随着运河骑游队一起走进济宁。  

《重游运河图》部分节选

(《古运回望图》济宁段)

(骑游队从通州运河文化广场出发)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邻临沂市,西与菏泽市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济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古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中国文化版图和世界文化格局中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春秋时期五大圣人,即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和人类初祖伏羲、女娲、黄帝、少昊帝均出生于济宁。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使济宁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济宁是山东省政府批复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滨水生态旅游城市。

(“江北小苏州”济宁)

  济宁又以"江北小苏州"而著称。历史上一向是鲁西南一带主要的物资集散地和文化名人荟萃的地方。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形成了独具特色、具有多元性和兼容性、丰富多彩的济宁文化。在这里, "雅" 文化与 "俗" 文化并存,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并存, "武" 文化与 "文" 文化并存,山文化与水文化并存,儒、释、道并存,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济宁不仅拥有始祖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等文化资源,还拥有山、水、河、湖、泉等生态资源。全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 各类文化遗存7000多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61 个,“三孔”和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旅游业对交通、通讯、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不断融合并形成大产业发展格局。

(济宁段京杭大运河)

  运河文化

  济宁为历史上的大商埠,万商往来,四海绵历。元初,大运河东移穿越济宁市区,则成了“南通江淮,北达燕冀”的交通咽喉,为江北运河上最大码头。当时,运河上帆樯如林,河两岸货物堆积如山,铺面作坊鳞次栉比,商会牙行竞相争市,戏楼酒馆灯红酒绿。

  运河在济宁城西入境,而在市区折转 90 度从城南出境,临河街道命名必然与运河相关。“河湾街”就是一例。此外,“大闸口”、“小闸口”、“武泰闸”、“草桥口”、“坝口街”、“越河街”、“济安桥街”、“河晏门街”、“太和桥街”等都是以运河、越河、府河之堰、坝、桥、闸而命名。明清商业繁荣,近河店铺居民以饮河水为主,济宁出现了运卖河水的职业和专用取水码头,运水的小巷就名为“水胡同”、“水路街”。“七铺街”、“八铺街”是古运河卸货码头的专用货场。皇帝南巡在济宁也留下了二个街名,清康熙帝南巡曾在济宁停船登岸休息,少不得搭棚遮荫,因而留下了“皇棚湾”的街名;乾隆皇帝南巡,曾在坝口登岸,经过了一个胡同,从此便有了“龙行胡同”。有趣的是这些街名的分布,基本反映了古代济宁的城市布局。

《重游运河图》部分节选

  打排斧与拉粮船

  打排斧和拉粮船,是两种直接从运河民俗生活中演化而来的艺术。前者是由造船习俗中而来,后者由漕运习俗中而来;前者成为一种敲打音乐,后者成为一种民间舞蹈。打排斧,俗称捻船。是运河岸边排船工匠由劳动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敲打音乐。工匠经若干工序将船排好,木工活基本完成,便要进行捻船填缝了。捻船,就是为船下水后防漏水,要将船板与船板之间的缝隙用斧凿把船腻子砸进去。捻船工作量不小,为鼓舞士气,消除捻船时单调声响给人的厌倦,捻船工匠们统一行动敲打成一种音乐———打排斧。

  打排斧的乐器,实际上就是捻船用的工具,即斧、凿。演员也即捻船的工匠,人数不限,根据船的大小,或十数人或数十人。演员围船体而坐,一手持斧,一手握凿;领号人则于船底中部钉一铁钉,用锤敲打,以为号令。领号声起,众人谐合。打排斧曲牌多样,因人而异。常见的有《凤凰三展翅》、《老虎大龀牙》、《狮子大偎窝》等。“乒乒乒,乓乓乓,乒乓乒乓,乒乒乓乓……”,由慢到快,由快到慢,把船腻子捻进去,剔出来,剔进去,又捻出来。斧凿的铿锵声,船体的共鸣声,自然浑成节奏鲜明、清脆动听的乐曲。一家捻船,周围数百米都可以听到打排斧的曲调声。打排斧还常常引来数十乃至数百人助兴寻乐的渔民,有的情不自禁也操起斧凿加入行列,自寻快活。

(打排斧演出)

  拉粮船,是流行在微山、鱼台运河岸畔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时,饰纤夫的演员摹仿于运河中拉漕船的习惯动作,随着打击乐起舞。此舞,由起航、航行、闯闸、闯滩、搏击、靠岸、欢庆等七个段落组成。所表现的拉粮船的生活情景,惊险生动,动作粗犷,很具观赏性。拉粮船的表演者,旧时常与端鼓腔艺人联袂出演于各渔村中。

  梁祝传说

  2003年在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原属邹县),出土了一块“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碑文详实记载了梁祝传说故事和重修梁祝墓、祠的原因。

  据碑文中记载:明朝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崔文奎路经马坡泗河边,发现梁祝墓、祠多年失修,于是决定重修。碑文交待了梁祝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过程,祝员外因无子外出读书,整日“咨叹不已”。其女祝英台“为解父忧”,“冒为子弟”与邹邑(邹县)西居梁山伯同在邹县峄山学习三年。后梁山伯“疾终于家”,祝英台“悲伤而死”。两人合葬的原因是“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整个故事并没有墓裂、入坟、化蝶等神话色彩和艺术加工,是民间发生的真实故事。

  梁祝传说在济宁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深入人心,梁祝传说已对当代婚姻风俗产生了影响。在马坡一带,至今梁、祝、马三家不通婚;禁唱梁祝戏;禁放梁祝电影。

(济宁夜景)

  如今,济宁运河文化,集漕运、商贸、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农业商品化于一体,吸纳了吴越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精髓,融合了秦晋文化及外来文化的特色,具有广泛开放性、巨大包容性和超绝先进性,其核心是沟通、包容、创新,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大家庭中的一支奇葩。

  大运河穿济宁城而过,造就了济宁明清时期数百年的繁盛。通过大运河,南来北往的各种文化在济宁融会贯通,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济宁运河文化。虽然如今的大运河已不复往日的辉煌,但运河文化却被生长在大运河两岸的济宁人民世世代代地传承、发展下来,学术研究,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大运河依然像母亲河一样滋养着一方水土。

《重游运河图》部分节选

(骑游队抵达杭州运河广场)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华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报告百米书法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八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新华通讯社授予其“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古运回望图》长卷是明代中兴时期历史横切面的真实写照,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生动的再现了明代京杭大运河两岸绵延约1800公里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等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