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淮安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淮安篇鉴赏

准安在历史上行政区划及名称多变。上古时期此处属扬州之域,春秋为吴国所辖,战国是楚国属区,秦隶九江郡地。西汉在此设置县级区划行政机构,称“射阳县”,以在射水(今盐河)之阳故名。三国魏时县除,地分属临淮(今安徽盱眙县西北80里)、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二郡。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淮安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魏咸熙二年(265年),晋王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在土家大族支持下,废魏帝而自立建晋,于此复置射阳县。东晋初约公元318年,以此地处于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前赵的接界区域,北通五水(颖、蔡、渦、汴、泗)南通一河(邗沟运河),转输易通,风帆易达,是南北必争之地,故设山阳郡于此,以境内有山阳道而名,并把射阳县改称“山阳县”,始为重镇。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淮安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淮安篇鉴赏

名胜一   韩信吴承恩故里

“西汉三杰”之一的韩信这里封侯,唐宋的诗圣词宗这里留咏,抗金英雄韩世忠、梁红玉在这里披荆斩棘……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淮安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明代射阳山人吴承恩,在这里生,这里长,在这里听艺人评话,在这里餐山河秀色,在这里学佛道教义,最后在淮安城西大运河堤下自家的射阳簃(阁边小屋)里,用“胸中磨损斩邪刀”,以“欲起平之恨无力”的双手,著成了蜚声中外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文笔曲折,歌颂了抗争精神和争取自由的美好愿望,特别是在艺术上的浪漫主义特征与以取经主线联络情节的结构特点,为后世的章回小说创作做出了典范。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淮安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淮安篇鉴赏

名胜二   文通塔

砖砌楼台高阔,券洞深长,台上木构歇山顶两层楼,正脊、垂脊、戗脊等九脊协调,吻兽、望兽、走兽等众兽精致,格外古朴宏伟。登上此楼,准安旧城、新城、夹城尽收眼底,运河、遥堤、坝闸皆入眼帘。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淮安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那文通塔屹立在淮安城西大运河东畔,创建于隋仁寿二年(602年),又在唐景龙年(708年)重建,是木塔,再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改建为砖塔,后屡予维修。其为八角形七层楼阁式塔,底层下部内收为仿木勾栏,层檐叠涩外展,五层以下壁设券门,六七层无门,五层内顶制为穹隆式,中心有八角形藻井。整座塔形腰粗端细,内收外展有致而柔美,与黄河的湍悍汹涌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京杭大运河蜿蜒秀美的神姿妙态。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淮安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淮安篇鉴赏

名胜三   总督漕运部院

漕运是王朝兴衰的命脉。金、元、明、清四朝建都北京,进一步开凿运河沟通河北、山东运河河道以南接江淮各地。特别是忽必烈开凿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等河道,使大运河直贯南北,把南北各大经济区直接连接起来,成为中国运河变迁史上自隋以后又一次重大转变,奠定南北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走向及规模,促使明清成为漕运的最盛时期。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淮安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历史上曾主管全国漕运的唯一机构一一总督漕运部院,占地约三万平方米,与标志性建筑镇准楼、淮安府衙大堂在同一条中轴线上。自隋起,朝廷在淮安楚州设漕运专署,宋设江淮转运使,东南六路之粟皆由此入汴而至京师,明、清在这里设总督漕运部院衙门,以督査、催促漕运事宜,主管南粮北调、北盐南运等筹运工作。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淮安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名胜四   镇淮楼

镇淮楼矗立在山阳旧城的中心位置,始建于南宋绍定初年将山阳县升设准安军的时候,原红袄军首领李全抗金降宋受任观察使、都统制,驻守楚州(今淮安),于城中建都统司酒楼,供其享用。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淮安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明初易作谯楼,置钟鼓司时,俗称“鼓楼”。大约在永乐年间,黄、准运三河交汇为一起的淮安一带准河运道得到治理,寄希望于这里的淮河不再泛滥妨漕害民,便将此楼改称为“镇淮楼”。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淮安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淮安篇鉴赏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淮安趣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

  谷建华个人简介: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

   2001年春,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为续接千年大运河历史文脉,传承5000年泱泱大国的厚重文化,董事长谷建华对历史文化挖掘和保护的责任感,以特有的文化大发展的战略眼光组织数十名专家学者,发起了徒步大运河两岸实地考察,收集素材,开始了创作《古运回望图》的浩大文化工程。

   历时5年之久,于2005年末由董事长谷建华担任策划,众多知名艺术家共同参与完成了历史长卷《古运回望图》。

   全卷长210米,高0.83米,用中国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手法与现代水墨技法融为一体,完美地将漕运鼎盛时期京杭大运河的风貌跃然纸上,展现世人。

   《古运回望图》长卷是历史横切面的真实的写照,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生动的再现了明代运河两岸绵延约1800公里沿线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等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