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小白杨的歌声情

2018-10-26 11:17:00来源:央广网

阎维文和王未名观看学生音乐会前的走台

  2018年8月8日,熟悉的旋律在Smile艺术空间小剧场里响起,歌唱家阎维文和他的学生们在汇报音乐会之后又唱起了歌曲《小白杨》。

  学生1:我在中央音乐学院,是民族声乐表演研一学生。

  学生2:我是来自煤矿文工团演员,现在是阎老师新考入的研究生,老师对每一首歌曲的设计都有他独特的见解。

  学生3:阎老师对我们每个人布置歌曲都会格局音色、包括形象包括性格来选择一些歌曲。

  对于这些学习声乐的硕士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场学期汇报音乐会让他们很兴奋,而对于阎维文来说,这场音乐会只是他的民族声乐大师班的一场普通汇报音乐会。

  阎维文(弹琴):你上来这两句还是稍微要亮一些,一定要甩出来,然后在收尾。《战士与母亲》到最后有一点点要提,山歌不错,记住了啊,每一首歌结束了,从从容容的。

  今年61岁的阎维文,是从四年前开始招收民族声乐大师班学员的,时隔四十年,他又开始在琴房上课,只不过现在他是老师,而四十年前他是学生。

  阎维文:1978年我在山西省军区业余宣传队,主业是舞蹈,但是因为我很喜欢唱歌,1979年到总政以后,在总政歌舞团唱了五年的合唱。这五年的合唱应该说对我日后的艺术生涯和歌唱道路铺垫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也奠定了我在日后的艺术道路上永远记住要勤奋在前,要严谨在前,没有什么可投机取巧的事情,就是要兢兢业业地。

  几年后,阎维文从合唱团上百人中脱颖而出,走上了独唱演员的道路。那时候,阎维文都是演唱其他歌唱家唱过的歌曲,没有属于自己的作品。1984年,直到歌曲《小白杨》的出现,阎维文才真正有了自己的成名曲。

  阎维文:这是1984年的八一,在海淀影剧院第一次演唱的一首歌。当时我跟我们团的士心,就是作者,《小白杨》这首歌是他在6月份看到词刊上梁上泉这个词,他觉得很好,我记得后来第二天他就写完了。因为歌确实旋律很好听,所以一唱就有反响。我记得第一次我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也是因为《小白杨》,特别激动。自己上报纸了,就是1984年的八一。其实这歌没有上过春晚,好多人一说就是1984年春晚,其实没有。

  就这样,这首刚柔相济、拨动战士心弦的《小白杨》,很快在军营广为传唱,并且迅速流行全社会。歌曲《小白杨》成为阎维文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伴随他走过了三十四年。

  阎维文:这个歌从1984年唱到今天,已经是34年了,可以说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沉淀的过程。1994年,第一次到新疆的塔城,到小白杨哨所,才知道我唱了这么多年的《小白杨》是说的新疆塔城了,这个小白杨哨所,才找到根。在这30多年的演唱中,这首歌也是在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变化。自己就像一个小白杨一样,在军队在艺术上一天一天的在慢慢的磨练,慢慢的在成长。

阎维文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

  凭借一首《小白杨》,年轻的阎维文开始为观众所认识,两年后,他凭借这首歌获得了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的第三名。而此时,风头正劲的是通俗唱法。

  阎维文:改革开放开始,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们的大门打开了,所有港台的流行音乐冲进来了,所有的正统音乐、民歌是完全被拒绝和排斥的,冲击得非常厉害,我们是经历过一个非常痛苦的阶段,但是特别庆幸我们有一块净土,就是部队,所以这舞台一直没有断。我们是清醒的一代人,我们在为兵服务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陶冶了情操,也净化了心灵。

  因为有了部队这个舞台,阎维文可以尽情地歌唱,《小白杨》《说句心里话》《一二三四歌》等军旅歌曲也从军营传唱到了大江南北。

  听众1:我是大学老师,平时爱听阎维文的歌,精气神挺棒,比如说他的母亲和小白杨这些歌。

  听众2:我是一名军人,听到唱我们军人歌的时候特别亲切。以前的游击队歌,还有送战友歌,包括现在的兵哥哥、母亲都爱听。

  听众3:从小白杨、说句心里话、大森林早晨,尤其爱听阎老师的歌,太美,魅力无限。

  三十多年来,阎维文始终在为战友歌唱,他的歌声中总能让听众感受到忠诚,感受到力量。

  阎维文:当时我快60岁了,跑到南沙群岛,在公海上漂了23天,跟我们的战士同吃同做,晚上一起跟大家聊天,在船上联欢。白天我们坐小登陆艇,每一个礁堡去给战士们演唱。在那个孤岛上,如果身后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你会感到很孤独的。战士们有句口号是“人在礁在,国旗在”。后来我对了他们一句话,我说“有你有我有军歌”,只要有战士的地方,一定会有我们的军歌。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阎维文走上歌唱舞台的四十年,他的歌声记录着时代,也鼓舞和感染着奋斗在这个时代的人们。

  阎维文:我觉得每个时期、每个阶段都有好的作品。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认为我的作品一直没有断,除了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在建国60周年的时候,当时是《举杯吧朋友》,这是一首音乐线条很美的歌。实际上这些作品还是能够代表这个时代,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再往前走。

  做我们这个工作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如何去引导大家,而不是去迎合大家。我们从2003年开始,在做中国民歌的收集整理。时代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在发展,创作是多方面的,包括编曲,调整词。怎么更符合这个时代,把中国传统的,流传了很多年的经典作品,用今天人们的审美和方法进行重新演绎和演唱,留下我们对中国民歌的一种记忆、一种痕迹,最终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中国民歌。

  听众1:阎老师出了各地民歌专辑,他都有不同的改编,比如配器上,非常时尚,但是传统的乐曲换在里面,年轻人一听特别容易接受。

  听众2:我可喜欢听阎维文唱的民歌啦,尤其是哪个《大红公鸡毛腿腿》。

阎维文指导学生练声

  2014年,唱了一辈子民歌的阎维文开始举办民族声乐大师班。从歌手到教师的角色转换,阎维文乐此不疲,因为在这些听着中国民歌和他的歌声成长起来的孩子,今天已经在民族文化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了,比起自己歌唱家的身份,教师的称号更让阎维文感到自豪。

  阎维文:2014年我们举办第一届民族声乐大师班。通过教学使自己心很静,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当你看到这些孩子们在业务上飞速的进步,在舞台上呈现出他们这种变化的时候,完全已经超出了自己去表演,这真的是一种传承。这个舞台迟早是要让给年轻人的,这其实也是对艺术舞台的一个延伸,通过他们的演唱去影响更多的年轻人。

  阎维文学生的演唱,浓浓的乡音吐字,细腻的音乐处理,充分体现了民歌的风情韵味。

  一场普通的学生汇报音乐会,阎维文请来了李双江、吴碧霞等著名歌唱家来观看、点评,足见他对学生的厚爱。

  阎维文:说是汇报,其实想征求大家的意见,让更多人把真实印记留下来,让他们能够在第二学期,第三学期更好。

  李双江:我有点坐不住了,舞台上今天表现的五位歌手,他们唱的中国歌,有味道、有情感、有技术、有方法、更重要的是有灵魂。

  吴碧霞:我觉得作品的风格和语言非常重要,洋为中用,到底用什么的问题,拿来为我所用,首先得知道我是谁。

  阎维文:我们的“闫师高徒”音乐会每次都会拿这首歌(《小白杨》)作为结束。我这首歌又给我新的寓意。我实际上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小白杨,我希望他们在中国民族声乐道路的发展上,像小小白杨一样,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壮大,日后能够真正成为中国民族乐坛的一颗棵参天大树,又赋予它新生。

  

编辑: 董雯

小白杨的歌声情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阎维文走上歌唱舞台的四十年,他的歌声记录着时代,也鼓舞和感染着奋斗在这个时代的人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