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娱乐 > 娱乐专题 > 文艺评论 > 滚动

央广网

对联:中国最早的“微传播”

2016-03-29 14:56:00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聂昱冰

  马上就过年了,聊点好玩儿的。

对联:中国最早的“微传播”

  对联,大家都不陌生。每到春节,很多人家都会在门口贴上一幅,红纸金字或黑字,从颜色到文字的寓意都充满了喜庆。

  说对联是中国最早的“微传播”,这并不是现下流行的那种哗众取宠,什么事儿都想往互联网上靠。而是因为这两件事物,本质上确实是有想通之处。

  现在,几乎每一个习惯了上网的人都是“微传播”的高手,利用社交媒体上的一个签名、一条微博或微信,就完成了一次对自己形象、思想、情感等等方面的塑造与传播。

  而“对联”恰恰也是如此。对联所倚赖的“对仗”这种基础形式,从先秦文学中就已经初见端倪,而盛唐时期随着诗歌艺术达到了顶峰,古人们利用汉字对仗的功夫也登峰造极。等到了公元964,出现了史料所记载的中国最早的一副有据可查的对联——后蜀之主孟昶于年除夕,挂在卧室门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也就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然后一直就到了明清时期,对联实现了普及与兴盛。

  那时的对联是全民化的,就像今天的微传播。酒馆门口会挂:“捧杯消倦意;把酒振精神”、“美味招来天下客;酒香引出洞中仙”,是意境也是广告。成亲时家门口会挂:“琴瑟春常润;人天月共圆”,是赞许也是祝福。书房中挂:“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是明志也是抱负。家门前会挂:“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是期盼也是叮咛……

  这些都是最常见的,还有那些因为词意俱雅而流传于世的。无锡梅园中有一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尽显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保定直隶总督署中有一副:“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写出了那个时代对官员的要求。

  但不论是通俗的,还是经典的,一言而概之,这些都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表明自己的心地志向、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也向他人和世界说明自己。与今天的“微传播”的意义异曲同工。

  而且,古人对“对联”这种微传播的使用,还有很多非常良好的习惯,值得我们借鉴。

  例如,对汉文字质量的要求从不松懈,力求词意皆美而且言之有物。再例如,通过对联的内容表达出自己的理想志向和对幸福圆满的追求,并且用这样简明的方式,直接送到别人眼前,引发他人的共鸣。

  这样渐渐的,那时的人们也就养成了读对联、理解对联的习惯,走在陌生的乡间路上,看到一幅寓意为“耕读传家”或“积善人家庆有余”的对联,本能就会觉得,这里,至少是一处可以“问一问路、讨一碗水”的地方。

  就像今天的人们,也已经养成了习惯,认识了一个人之后,就会先去看一看她(他)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看看他的兴趣、好恶,也就基本断定了,这个人能不能做朋友。

  所以,就像古人善用对联一样,善用我们今天的微传播。也许,几百年后,当未来的人再议起“我们这些古人”,也会把那些遗留下的微传播的内容,当成一段风雅。(聂昱冰)

编辑:董雯

关键词:对联;长吏;保定直隶总督署;微传播;对仗

说两句

相关阅读

10副对联中的两会民生期盼

2014-03-03 10:17:00

字字家国事 句句百姓声——10副对联中的两会民生期盼

两会前夕,新华社记者在各地了解广大群众对两会的期盼时,许多群众用对联形式表达各自心声。【对联二】上联:叩问良心 老人摔倒扶不扶 扶 你扶我扶大家扶 【对联六】上联:赏桑榆景致四海可期:老病有依、人生有为、心灵有乐 

2014-03-03 06:38:00

字字家国事 句句百姓声--10副对联中的两会民生期盼

两会前夕,新华社记者在各地了解广大群众对两会的期盼时,许多群众用对联形式表达各自心声。【对联二】上联:叩问良心 老人摔倒扶不扶 扶 你扶我扶大家扶 【对联六】上联:赏桑榆景致四海可期:老病有依、人生有为、心灵有乐 

2014-03-03 03:57: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