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中国文化生活记忆|天桥剧场:天桥寻梦

2019-09-07 16:58:00来源:央广网
 

  “豆汁儿——

  向南一溜呀,又到天桥了……

  那张宝忠,又把大刀举了……”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晚清诗人易顺鼎记录下当时百戏杂练、市井喧嚣的天桥景象。天桥,曾经是京城最为丰富的民俗演艺场。

   姚振声:我生在天桥,长在天桥,今年82岁了。天桥西市场西街,我家住的7号,再往南走就是丹桂戏院、小小戏院。撂地摊儿的张宝忠耍大刀,现在张少杰是他的第三代了,管我叫叔叔。

  姚振声是天桥的老人儿,旧时天桥的生活让他念念不忘,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天桥寻梦》,记录下了过去天桥真实的繁华与热闹,其中也有些许无奈。

  姚振声:过去在附近没有大剧场,只有城南游艺园、新世界游乐园、天乐戏院,这都是小剧场。那时候都是搭着石灰抹的篷子,一刮风一下雨——那时候叫“风来乱、雨来散”。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天桥剧场、天桥艺术中心都建起来了,这是咱们天桥的一大光荣。

  

  图为1954年天桥剧场外景。(央广网发 天桥剧场供图)

  这的确是一大光荣!那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家需要兴建一个剧场承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选址时周恩来总理关切地说,要在人民的地方,建属于人民的剧场。于是,这个地点就选在了天桥万盛轩剧场和小桃园戏园以西的一块空地上,而这个剧场,就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剧场——天桥剧场。

  1953年天桥剧场开始筹建,当时国内的建筑师见过现代剧场的并不多,更不用说建造现代剧场了。那一年,24岁的李畅刚刚结束在东欧为期一年的访学,回国后便成为天桥剧场的设计顾问。

  李畅:我们回来这九个人,变成当时唯一知道外国人怎么建剧场的,然后我们九个人就立志说,咱们一二十年之内,起码得弄十个八个像样子的剧场,第一个要盖的就是天桥剧场。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建设剧场的一期经费只有70万。李畅说,他们只能先建一个小的前厅和合格的观众席、主舞台,其他副舞台都没有,演员的化妆室也只能暂时搁置在舞台下面。

  1953年11月,天桥剧场正式开业就迎来了梅兰芳先生的演出,剧场的名声也随之一炮打响。然而营业不到半年,天桥剧场就接受了一个大考验——承接苏联莫斯科音乐剧院在中国的首场演出。

  为了纪念中苏建交五周年,莫斯科音乐剧院要带着经典作品来北京演出,但上演这些大规模的剧目,要求剧场必须有在3到4个小时之内就能更换一出戏的大型布景的能力。因此,天桥剧场的扩建迫在眉睫,而留给李畅他们的时间,只有两个月。

  李畅说,这次扩建,灯光控制是一大技术难点。

  李畅:咱们看戏,一开始都是等到大幕慢慢开了,灯光就开始亮了,最后戏演完了,演员谢完幕,灯就开始灭了。需要有一个控制台来同时控制100多个灯。过去我们没有,有时候七八个人也很难同时操控这么多灯。一开始是苏联送我们一个,装到天桥剧场,再以后咱们就自己制造了。

  

  图为著名芭蕾大师乌兰诺娃在天桥剧场表演芭蕾舞剧《吉赛尔》。(央广网发 天桥剧场供图)

  剧场面积扩大一倍,观众座位增加到1700个,加建了300平米的排练厅,化妆室也终于有了,而且能容纳100名演员同时化妆。莫斯科音乐剧院的《天鹅湖》《巴黎圣母院》等6台大型歌剧、芭蕾舞剧如期在这里上演,盛况空前的演出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国际文化交流舞台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紧接着,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来了,世界顶级芭蕾舞团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瑞典皇家芭蕾舞团也都陆续来了。此时的天桥剧场,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能与国际接轨的演出剧场。

  1959年的最后一天,中央芭蕾舞团的前身——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成立了,这是新中国第一支专业芭蕾舞团。之后的几年,在苏联专家的指导排练下,年轻的舞蹈演员们在天桥剧场陆续演出了古典芭蕾名剧《天鹅湖》《海峡》《吉赛尔》。1964年秋天,中央芭蕾舞团创编的新中国第一部民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天桥剧场开始彩排。

  白淑湘:那是9月26号在天桥剧场彩排,当时我们都非常激动。《红色娘子军》是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他提议搞一个革命性的芭蕾舞剧,比如说像《巴黎公社》很有革命激情的这样一些东西。

  白淑湘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红军指导员吴琼花的扮演者,是“第一代琼花”。

  白淑湘:《红色娘子军》首演结束以后领导就把我叫去了,说还有一场很重要的任务,要再跳一场。他们也不告诉我谁来,我就想着认真完成任务。后来我知道了,是毛主席来了。毛主席看完《红色娘子军》以后,他说了三句话:“方向是对的,革命是成功的,艺术上也是好的”,这三句话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红色娘子军》赢得了好口碑,也获得了好票房。那时候,只要有《红色娘子军》的演出,天桥剧场的售票窗前总会排起一二百米的购票长队;而能在天桥剧场看上一场芭蕾舞,则成为文艺青年们相互炫耀的资本。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创造了民族芭蕾的世纪精品,也引起了世界芭蕾舞界的注目。

  1973年1月,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几个月之后,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来到中国,向中央芭蕾舞团学习《红色娘子军》并在天桥剧场联合公演,此后,他们又将这一剧目带回日本排演至今,成为中日友好往来的一段佳话。

  改革开放以后,天桥剧场迎来了舞台演出与文化交流的又一个春天。1986年6月,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与意大利热那亚歌剧院首次访华,演出地点是在天桥剧场。1987年9月,芭蕾舞剧开创者约翰·克兰科创建的联邦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从天桥剧场开启了他们的首次中国巡演。

  这一幕幕连续上演的文化交流盛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在舞台演出上的缩影。

  

  图为新天桥剧场舞台。(央广网发 天桥剧场供图)

  土木结构的天桥剧场,在运行将近四十年后,于1992年被拆除。在天桥剧场拆除重建的11年间,全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京城大小剧场遍地开花。用天桥剧场总经理刘精伟的话说,在这11年里,天桥剧场已经被遗忘了。

  刘精伟:停业了11年,大家已经不知道天桥剧场还能演戏了。我们从2008年开始,慢慢地做了一个规划,你看我们的硬件,第一个建筑声学很好,第二个我们舞台是榆木工字的舞台,舞台弹性很好,最适合舞蹈,尤其最适合芭蕾。然后我们的软件,我们有中央芭蕾舞团这样的艺术院团的艺术背景,我们为什么不把经营定位再精准一点,做最好的、最专业的舞蹈剧场?

  虽然背靠中央芭蕾舞团这棵“大树”,在将天桥剧场打造成为一个高品质的专业舞蹈剧场的道路上,依然困难重重。该做什么?又该怎么做?刘精伟的面前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她只能带着团队,闯出一条路来!

  刘精伟:你想一个剧场能有多少钱,要想办一个国际芭蕾演出季,我们真是各处化缘,找各种资金,自筹了1200万。

  有了启动资金,刘精伟邀请了14家一流的国内外芭蕾舞团, 30多场风格各异的顶级芭蕾演出在天桥剧场满满当当地排了整整两个月。一个国际芭蕾演出季由剧场独立策划和筹办,完全依靠市场运作,这在当时是国内文化界的一大创新之举。

  2013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终于在天桥剧场开幕了,观众如约而至。这一次,走过60年风雨历程的天桥剧场,以独立勇敢试水中国芭蕾票房的新姿态,展现出了全面迎接市场竞争的新面貌。

  刘精伟: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是两年办一届,今年是第四届了。往年都是11月到12月举办,今年我们提前一个月,10月2号就开幕。因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把国际的一些经典剧目、国际的顶级明星邀请过来,和我们国家的艺术家同台献艺,也是向国家、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天桥剧场的答卷。

  

  图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央广网发 天桥剧场供图 王崇玮摄)

  再有一个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就要到来了,这也是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最为重视的国际交流活动。作为中央芭蕾舞团的代表剧目之一,《红色娘子军》代代传承,经久不衰,团长冯英曾经是“第三代琼花”的扮演者,而她正在指导排练的是第六代演员。

   冯英:在天桥剧场的舞台上边跳芭蕾的感觉真是不一样,一代一代曾经在舞台上绽放的艺术家们,都有着他的气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特质,你看今天的“娘子军们”,她们就带有年轻人对未来充满的希望,它是团结活泼的,又是充满生命力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央芭蕾舞团建团60周年,中央芭蕾舞团准备了一系列经典大戏的惠民展演。

   姚振声:看了《红色娘子军》,我感觉我们青年人继承得很好,发扬得很好,青年人更有创造力。

  82岁的姚振声坚持看完了演出,对青年人们的表现赞不绝口。生在天桥、长在天桥,老人说今天看到的天桥变化太大了,看来他的《天桥寻梦》要续写新的篇章了;而那流传了一百多年的诗句,也被老人改写成“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圆梦中”。

  姚振声:寻这个“天桥梦”,也是我们的中国梦。今天的天桥已经变样儿了,将来我们的天桥会更好。

编辑: 方永磊

天桥剧场:天桥寻梦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晚清诗人易顺鼎记录下当时百戏杂练、市井喧嚣的天桥景象。天剧场桥,曾经是京城最为丰富的民俗演艺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