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娱乐 > 娱乐专题 > 抗战中的歌声传奇 > 人物历史

央广网

永远的旋律——聂耳

2015-08-07 15:46:00 来源:北京日报

  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1933年开始为左翼电影、戏剧作曲。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滕泽市鹄沼海滨溺水身亡,年仅23岁。

  聂耳的生命在23岁时就画上了休止符。但他并没有被人们忘记,他的生命已经融入到《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中,响彻华夏大地,激励着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

  1932年8月11日12时30分,手提小提琴盒子的聂耳随着摩肩接踵的人流,走出北平火车站,乘一辆洋车,来到宣武门外校场头条7号的云南会馆,住进1号房间。

  聂耳来北平是为了求学。9月中旬,聂耳报考北平艺术学院音乐系。考试时,他依据试题写了《国难期中研究艺术的学生之责任》、《各自理想的精神之寄托》等文章,表达了对抗日救亡思想的推崇。但他的答卷并不合国民党考官的胃口,聂耳名落孙山。

  聂耳并未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他一边学习小提琴,一边几次到天桥聆听民间艺人的演唱。在天桥,聂耳聆听劳动者的心声,他从下层苦难艺人身上吸收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积累。北平普通老百姓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呼声,也深深感染了他,令他振奋,给他激情。

  经上海剧联介绍,聂耳在北平结识了许多左翼戏剧家和音乐家,积极参与北平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左翼音乐家联盟的演出活动,宣传抗日救亡。

  1932年10月28日晚,聂耳与北平剧联的领导宋之的、于伶等人,参加清华大学毕业同学会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募捐的演出。清华大礼堂内,挤满了学生,聂耳用小提琴拉起《国际歌》。旋律响起,观众们都激动地站立起来。

  聂耳还和同伴把舞台搬到了街头。北平十字街头,聂耳唱起曲调委婉的云南民歌,歌声吸引了过往的行人,观众越聚越多。这时,一位衣衫褴褛,坐在地上的东北老大娘,开始哭诉日本鬼子的罪行。一旁,一个身着长衫、留着小胡子的“汉奸”,正追逐调戏着一个中国姑娘。围观的百姓们义愤填膺,“打倒日本鬼子!”“打倒汉奸”的口号声响成一片。聂耳和剧联同志们上演的街头活报剧反响热烈。国民党警察闻讯赶来,聂耳等人隐藏在市民中,一哄而散,又到下一个街头演出。

  这样的经历使聂耳萌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他向于伶表达了心愿。

  1933年初,经田汉介绍,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2月,田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此前他刚写了个剧本梗概,名叫《凤凰的再生》,后改名《风云儿女》。电影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被田汉写在稿纸最后一页,刚刚写完两节,田汉就被捕了。

  1935年4月,国民党当局要逮捕聂耳,党组织为了保护聂耳,批准他先到日本暂避,然后再去欧洲和苏联学习。聂耳主动要求把《义勇军进行曲》谱曲任务交给他。很快,他就从日本寄回曲谱,由贺绿汀请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乐曲指挥、苏联作曲家阿龙·阿甫夏洛莫夫配器。

  不幸的是,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滕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身亡。他没有看到电影《风云儿女》,也没有听到合成后的《义勇军进行曲》。

  伴随着电影的公映,《义勇军进行曲》传遍国内。1936年,刘良模把这首歌带到了美国。著名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最早在美国演唱了这首歌,取名《起来》,并灌制了唱片,自此,《义勇军进行曲》在国外唱响。陶行知在埃及金字塔下,曾听人唱过这支歌;梁思成在美国讲学时,也曾听到美国孩子哼唱这首歌。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案:《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编辑:董雯

关键词: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