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印象金爵|电影衍生品产业:优质内容与消费文旅的双向赋能

2019-06-22 18:4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6月22日消息 6月21日上午,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举行“新文旅新消费——电影产业赋能新蓝海”论坛。论坛上,各位电影企业家们齐聚一堂,对中国电影衍生品产业的未来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立足本土,发掘市场潜力

  论坛以华特迪士尼公司大中华区及韩国消费品副总裁及总经理林家文的主题演讲开场,他表示,在迪士尼,消费者和电影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迪士尼不是一家IP公司,而是一家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消费品公司”。他说,今天在市场上看到的迪士尼衍生产品,都是提前18—24个月开始,与本土授权商协作完成的。

  北京中影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海荣则认为,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的发展,应该以国产影片作为龙头来做,中影的愿景是想引领国产影片的电影衍生产业。朱海荣提到,《流浪地球》这一项目在市场的衍生产品容量在8亿左右,在国产电影中已算创造了新高,接下去将努力把《流浪地球》做成长线IP,包括开发主题乐园、主题酒店等更多业态。如果能持续开发下去,市场容量会有数倍的增长。

  不过,阿里影业、阿里鱼市场总经理傅小然指出,现在整个中国电影衍生品的市场还处在发展阶段,相比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份额还没有那么大。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电影的衍生品市场潜力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

  东方梦工厂衍生业务总经理张婷婷进一步补充说道,中国衍生品业务目前远低于国际衍生品业务的市场份额,这与内容基础有关。比如中国每年的动画产能还没有达到美国的水准,而且美国有文创机构和电影明星参与IP打造,目前中国的明星、文创类IP刚刚起步。 

  万代南梦宫(上海)互动娱乐有限公司副总裁池沢苗介绍说,日本衍生品能占到电影收入的40%,是因为有比较成熟的全产业链,从上游内容到中游的出品方和生产商,再到下游渠道,可以做到无缝衔接。而国内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全产业链尚有待完善,但相信中国的电影产业链会快速发展起来。

  内容为王,选择合适的IP

  对于什么样的IP适合开发衍生品,池沢苗表示,首先要打动用户,最根本的是让用户和IP、内容产生共鸣。接着是看内容的世界观、人设、人物的丰富程度和故事情节等等。其中,真人电影的明星和卡司有很大的带量作用,而二次元电影更注重世界观和形象人设等能让观众产生共鸣、以及配音演员的明星效应。

  张婷婷指出,对中国授权行业来说,消费者更能接受动漫,因为目前授权行业中儿童市场的份额相对较大,而且真人影片也存在局限性,如明星的肖像权等。衍生品卖得好,要看产品特性,所以,需按照IP品类和特性来确定开发什么产品。

  朱海荣认为,适合开发衍生品的电影,首先需要具备比较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如果电影不成功,衍生产品就不复存在,IP强大的市场影响力,是衍生品产业存在的前提。

  朱海荣还表示,从影片类型来说,第一大类是动画电影,第二大类是科幻电影。因为科幻电影和动画电影的重要特质,是这个电影的元素是创造性的,而创造性的元素才具备授权的特质。

  傅小然表示,在选择版权和开展授权业务的时候,首先要看IP是否够热、够头部;第二看IP的潜力,即品相;第三看想孵化和力推什么。阿里鱼的模式就是依靠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帮助商家解决整个衍生品链路,从产品设计环节到中间的报审环节,再到营销推广环节和最后渠道铺设环节,帮助版权方提升整个IP的曝光率。

  IP内容和实景娱乐双向赋能

  围绕电影IP与实景娱乐结合,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陈建瑜表示,中国未来的电影朝着工业化方向发展,而影视基地也应朝着片场化和工厂化方向发展。影视基地的文旅项目应该作为影视基地的衍生品,通过影视的拍摄带来其它IP的转化和旅游的价值,这样的影视基地才有生命力。

  融创文化总裁助理兼内容与投资中心总经理李宇浩则表示,正在学习和发展把IP内容和实景娱乐之间双向赋能的逻辑,把好的IP内容落地在乐园里,打通整个内容产业链。而文化全产业链的打法,核心是打造长链IP,能够从IP开始,到内容、拍摄再到整个后期的文旅城IP的落地旅游。

  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志庆,结合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行业协会成立背景表示,2014年上海电影工作会议上颁布了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七条政策,其中第七条是建立上海影视设施服务一体化的机制,为此成立了上海影视摄制的服务机构,以协调在上海进行影视拍摄的事项管理,以及政策的咨询。去年以来,影视拍摄服务已经形成规范的标准化服务体系,未来希望能延伸出去,将影视拍摄的服务辐射到长三角。

编辑: 刘书彤

电影衍生品产业未来:优质内容与消费文旅

6月21日上午,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举行“新文旅新消费——电影产业赋能新蓝海”论坛,讨论中国电影衍生品产业的未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