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印象金爵 | 中国科幻电影:凸显文化自信是关键

2019-06-18 10:31:00来源:央广网

  自诞生之日起,科幻电影就以新奇大胆的想象和绚丽夺目的视觉效果吸引着诸多观影者。2019年春节档期间,一部《流浪地球》让中国科幻电影不再“流浪”,也让观众及业内重新燃起对科幻电影的兴趣和信心。6月17日下午,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科技·未来——科幻电影的想象空间”论坛举行,与会嘉宾就中国科幻电影当下的发展状况,未来中国科幻电影需要突破的难点展开深度对话。

图为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当下仍在起步阶段 观影习惯有待养成

  猫眼研究院数据显示,整体而言,中国市场当下围绕科幻电影的消费,无论是从数量和票房,都出现了逐步增长的趋势。2018年,科幻电影的票房整体占比已超过20%,数量已增至年均30部左右。

  猫眼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刘鹏表示,2019年可以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关键节点,由于《流浪地球》的带动,2019年中国含科幻标签电影的票房,将会首次超过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票房,预计全年国产科幻电影的票房的占比将达到61.6%。

  刘鹏指出,《流浪地球》制作和情感表达上的成功,不仅意味着国产科幻电影本身的突破,同时也在推动中国电影本身带入到了高质量、高水准的制作阶段。“中国现在不缺电影观众,不过越来越只愿意为优秀的作品买单。”刘鹏说。

图为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制片人滕华涛在提及参与科幻电影创作的动机时也认为,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持续走高,低成本的喜剧和低成本的爱情片,已无法观众的需求。不管是科幻还是这种大型的工业化电影作品,观众都期待更高制作水平、高质量的电影。

  不过,猫眼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刘鹏表示,中国科幻电影还处于起步的早期阶段。从观众认知的角度,目前中国科幻电影的题材还存在过于单一、制作水平不一、圈层受众群有待进一步开发的问题,“现阶段观众中年轻观众并没有养成,未来想赢得更好的票房,可以探讨怎么在年轻观众或者是下沉女性观众中有所影响。”刘鹏表示。

  视觉追求全球化 需凸显中国文化自信

  在探讨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时,话题主要围绕科幻电影的技术应用和科幻电影的创作展开。

  滕华涛表示,在科幻电影的技术实践,尤其是特效层面,中国本土整体的实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最关键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还是一套工业化体系的建立,如何推动体系不断成熟,是本土科幻电影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努力的方向。他提到,在《上海堡垒》制作过程中,虽然也有和海外的合作,但更多地还是倾向于培养本土的团队,建立本土的体系。“希望借此,可以孵化和带动一批中国本土的技术公司。”滕华涛说。

图为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而《哥斯拉》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及《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创意总监保罗·J·富兰克林在提及技术应用时,则都强调技术的使用应考虑合理性。

  罗兰·艾默里奇认为,不管特效的技术如何演变,科幻电影保持在视觉呈现上的真实感是最为重要的。尽管数码等新的技术正成为主流,但在镜头的呈现上,此前微缩模型的做法,在真实感的体现上仍有优势。

  导演兼编剧张小北进一步则表示,中国科幻电影在视觉上的确要追求全球化和现代化,但具体制作环节只是专业配合度的问题,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而言,真正面临的挑战还是如何能够找到一个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原形故事,找到适合中国科幻电影的叙事结构,并能够凸显属于中国的文化自信。

  张小北认为,在这需要通过越来越来多的作品和观众交流,得到反馈后,才能够逐渐形成稳定的市场。“只要到了那一阶段,科幻类型才能够真正在中国本土化。”张小北说。

编辑: 刘书彤

中国科幻电影:凸显文化自信是关键

6月17日,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科技·未来——科幻电影的想象空间”论坛举行,与会嘉宾就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展开深度对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