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31日消息(记者王逸群)明天是“六一”儿童节,想必不少家长会给孩子买一些玩具、文具等庆祝节日。然而,当下许多受欢迎的儿童玩具,或者学生文具暗藏风险,极易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我国是儿童用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虽然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近年来依然发生了一些儿童用品安全事件。如何通过推动相关国家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保障儿童用具用品的安全性?总台央广记者专访了四位国家标准领域相关专家为您解读。

  问:儿童服装、婴幼儿床品等婴童纺织品是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婴童用品之一,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每个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广大孩子家长们关心的热点。那么目前婴童纺织品标准的现状如何?今年我国新发布了哪些婴童纺织品标准?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孙锡敏:

  我们常说的婴童纺织品,主要是指0-14岁群体穿着或使用的纺织品。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婴童纺织品标准体系。在基本安全方面,我国通过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提出了对织物、填充物和附件的化学安全与机械物理安全要求,设定了市场准入的门槛;在使用性能方面,针对具体产品的自身特点和应用场景,制定了《中小学生校服》《红领巾》《机织儿童服装》《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机织婴幼儿床上用品》等近10项推荐性产品标准,对产品的内在质量、工艺质量、外观质量以及除基本安全要求外的其他安全性能进行了补充。这些标准的发布实施,构筑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品的安全保障,让家长买得放心、孩子穿得舒心;有效规范了市场,在指导产品上下游企业需求对接、大幅提升国内市场产品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婴童纺织品领域又发布了两项国家标准,GB/T 40180《婴童浮力泳装》和GB/T 40227《婴幼儿腰凳》。

  目前游泳已被纳入全国中考考核项目,对于婴童游泳用品的需求不断增加。GB/T 40180《婴童浮力泳装》借鉴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产品的考核要求和测试方法,在充分考虑产品的特点、使用对象和环境等基础上,突出强调了产品的安全性相关要求,主要规范了使用说明、水中安全性、质量要求等方面。使用说明明确了产品需要标注与安全相关的信息,包括适穿的体重范围和不可忽视的警告标志性内容。水中安全性是相较于常规纺织产品最为特殊的质量要求,主要从浮力性能和穿戴时整体完整性两个方面加以考核。其内在质量要求除了GB 31701外,还对产品的色牢度和强力等耐用性项目进行了考核。

  婴幼儿腰凳的使用,让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婴幼儿站立或行走中可空出双手从事其他活动,极大的便利了家长照护婴幼儿出行。GB/T 40227《婴幼儿腰凳》结合婴幼儿生理特征和行为特点,在满足GB 31701的前提下,规定了纺织织物的可迁移元素,聚氨酯材质的凳芯、填充物和塑料附件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以及可能被婴幼儿抓起或咬住的附件尺寸等质量安全要求,以规避婴幼儿抓玩啃咬等行为造成的潜在风险;提出了腰凳腿部开口结构要求,以防止体型较小的婴幼儿从腿部开口滑落;同时模拟婴幼儿腰凳的实际穿戴情况,对产品的紧固件、调节结构、束缚系统的动态稳定性以及产品整体耐疲劳性能提出了要求。

  此外,今年还启动了《中小学生校服》《红领巾》等婴童纺织品标准的修订工作,欢迎大家关注和参与。

  问:我国是玩具的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玩具又是陪伴儿童成长的必需品,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国新发布了哪些标准?我国的玩具标准又是如何保证产品安全的?

  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献新:

  说到玩具产品的安全,社会关注度非常高。一方面,玩具是陪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必需品;另一方面,玩具在设计上是针对14岁以下的儿童玩耍,这一消费群体保护意识相对较低,容易造成伤害。因此,为了儿童的安全,我国针对玩具安全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要求,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在玩耍玩具中的安全与健康。

  目前,在玩具领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标准体系,形成了三个层面的系列标准:一是基本安全规范,即GB 6675.1;二是特性安全要求,包括机械与物理性能、易燃性能、特定元素的迁移、电性能,即GB 6675.2、GB6675.3、GB6675.4以及GB 19865;三是特定产品安全要求,比如针对家用秋千、滑梯、化学套装玩具、指画颜料等都明确了特定产品安全要求。这样的安全标准体系是与ISO国际标准保持一致,能够有效地规范玩具产品的安全生产,来保障儿童在玩耍玩具时的安全性。从近3年的国家抽查检测结果看,玩具合格率基本保持在92%以上,虽然出现了一些不合格情况,但玩具整体产品质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进入2021年,玩具领域发布了两项国家标准,即《玩具适用年龄判定指南》(GB/T 28022-2021)和《玩具中塑化材料及可放入口中产品的判定指南》(GB/T 40182-2021)。这两项标准对保障玩具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是基础性标准。因为婴儿自出生后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在不断地生长发育,他们的运动和认知能力也在快速发展,对危险的意识、应对能力与经验也随之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儿童所面临的安全风险是有差异性的,因此不同年龄段儿童玩耍的玩具在安全要求上就产生了差异性。基于此,玩具安全判定与儿童适用年龄有着重要的关系,《玩具适用年龄判定指南》这项标准就提供了可遵循的、科学的判定方法,对于玩具研究、设计、制造和检验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另外,可放入口中的塑化材料类玩具,由于可能存在增塑剂,对儿童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玩具中塑化材料及可放入口中产品的判定指南》这项标准则是规定了“可触及”“可放入口中”和“塑化材料”的定义、要求和判定流程,为正确判定哪些材料属于“塑化材料”、哪些产品“可放入口中”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判定指南。

  问: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手机、Pad等产品使用时间的不断提高,还有学生网课使得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不断攀升,近视患者低龄化,习总书记也专门就“保护青少年视力”发布了“动员令”,号召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儿童健康,我们了解到近期国家标准委发布《视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两项国家标准,这两项标准在保护我们儿童视力方面起到什么作用?

  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张运红:

  我们知道,在儿童眼睛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接收到适当的光线的刺激,相关的视觉神经才能正常发育。而大量接受手机、Pad等电子显示产品的视觉刺激,对儿童注意力、视功能、调节力和集合能力等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影响其视功能正常发育,逐渐积累将导致更严重的视疲劳,进而形成近视。针对儿童视疲劳及视觉健康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及时下达了两项视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国家标准计划,组织研制了GB/T 40230.1—2021《视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第1部分:眼视光学》和GB/T 40230.2—2021《视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第2部分:视知觉功能》两项标准。

  这两项标准规范了各类显示器产品、教室光环境、照明产品等对人视疲劳及眼科和视知觉功能影响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规范了不同类型电子视觉显示或照明产品的长期使用对用户眼视光方面影响表现的测试方法,主要涵盖了具体的眼视光学测试指标,比如,调节反应、调节微波动、调节近点、泪膜破裂时间等测评指标的详细测试方法、流程及要求。第2部分规范了不同类型电子视觉显示或照明产品的长时间使用对用户视知觉功能影响表现的测试方法,主要涵盖了具体的视知觉功能测试指标,包括闪光融合频率、视锐度、双眼相互作用等。

  这两项标准是从用户角度制定的国家标准,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测试”的标准化理念,有助于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优化产品性能参数,提升视觉显示终端产品或照明产品的健康舒适性水平,支撑产品质量提升和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问:2020年7月23日,GB 21027—2020《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2022年2月1日起实施。目前现行有效的版本为2007年发布的《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新版《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标准的修订背景是什么,相比旧版,新增了哪些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下一步是否考虑将短链氯化石蜡增塑剂限量要求纳入新修订的标准?

  全国文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马萍: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学生的健康安全。学生用品是我国轻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随着文具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文具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伴随人类对危险化学物质的认知,人们对于学生用品的安全性有了更高地期待,因此,GB 21027—2007《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学生用品产品的安全需求。基于积累的生产、检验及消费者反馈的大量数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

  相比旧版,主要新增了液体胶中丙烯酰胺的限值要求,修正贴产品中游离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书包及笔袋中可分解有害芳香胺限量要求、学生用品可触及的塑料件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限量要求,以及彩泥中游离甲醛的限量要求等。除了对学生用品中有害化学物质的种类和限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外,我们还继续保持对学生用品可能造成机械性伤害项目的要求,如对书写笔的笔帽尺寸和通气面积提出要求,这是为了防止笔帽万一被误吞后有一定通气流量,不会导致窒息,从而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对手工剪刀、刀片顶端要求应为圆弧顶端,这是防止学生玩耍剪刀、刀片发生划伤、刺伤事件。

  近期媒体报道的“书包中含有短链氯化石蜡”的安全风险问题已经关注到,我们正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的要求,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评估和产业承受能力分析研究,适时以标准修改单形式完善GB 21027-2020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