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历时三年筹备 纪录片《这里是通州》播出反响热烈

2018-11-22 09:28:00来源:北京日报

  伴随着北京市向通州副中心搬迁的正式启动,本周起,历时三年筹备制作的历史人文纪录片《这里是通州》在北京卫视连播六集。该片首次集中展示了通州的历史变迁、漕运商贸、文脉传承,全景式展现了通州的过去、现状及未来。该片一经播出,社会反响十分热烈。回忆起这三年来的创作历程,该片的总导演兼总制片人李欣感慨万千。

  专业老手犯难

  可用素材太少

  李欣是一位从事纪录片工作三十余年的老手,此前由他带领的《这里是北京》团队,用镜头记录了大量北京城市在发展变革中的故事。2016年底,他接到拍摄《这里是通州》的任务,整个团队在进行了基础资料查阅后,陷入了意想不到的困境:关于通州的历史记载、资料研究卷帙浩繁,但一翻到某个文物或古迹的具体记载时,“遗迹已无留存”的备注让他们觉得十分崩溃。

  “我干了30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难拍的片子。”李欣说,作为一部纪录片,团队追求如实记录、真实影像,他们希望尽可能多地使用实景拍摄的素材,减少三维立体动画、演员扮演等常规补充手段,但通州留存的文物及遗迹屈指可数,这几乎让团队的纪录片理念没有施展的空间。

  分集导演张晓达透露,多亏团队此前拍摄了多年的《这里是北京》,“有不少影像材料的家底,北京地界上近十年重大的文物遗迹挖掘和发现现场,我们当时都去拍过。”像2005年通州运河发现的皇木现场,2010年通州开启新一轮建设时发现的古城墙遗址,以及在建设副中心时发现的汉代墓葬和路县故城遗址等,他们都留有纪录影像,此次团队最大限度从过去拍过的资料里寻找能用的影像。

  仅仅有这些资料片还不够,因为《这里是通州》不仅要讲通州的历史文化,还要准确描述如今的发展变化。“这两年副中心的建设,真的是一天一个样。”李欣透露,纪录片的拍摄强调准确还原当时当地,这意味着拍摄团队要与通州建设“比赛”,“只要片子还没播出,变化仍在发生,我们都得去补拍。” 本周已定剪的第三集内容,在送审前有个镜头需要最新呈现,李欣当即决定再去补拍一组镜头,“已经做好的片子,配音、过色、合成都要再来一遍,这么做就是为了不留遗憾!”

  资深专家把关

  查阅史料数百册

  作为首部全景式展现通州现状,全面讲述通州历史文化变迁的纪录片,《这里是通州》得到的支持不少。张晓达透露,创作团队以严谨的问学态度,深挖历史古籍资料,翻阅通州、大运河相关书籍百余册,查阅《通惠河志》《通粮厅志》《通州志》《潞城考古录》《燕行录》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志书、史书三十余套、两百余册。

  该片从策划开始就多次举行专家座谈会,邀请北京历史、地理、人文社科、考古学、水利科技、民俗文化、宗教哲学等立体学科资深专家组成顾问团队保驾护航。“创作过程中,我们采访了二十余位学术专家,为通州及大运河的历史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述。还有四位专家全程参与,他们对纪录片的内容、立意进行指导,保证了该片的准确性与史料价值。”张晓达说,文案每改动一处,都会交由专家审验,内容中涉及现在通州区及北京市城市规划方面的,还需要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检校,以确保万无一失。

  为了避免对历史的臆想,用真实而新鲜的视角展现通州在过去几百年间的人文风貌,《这里是通州》利用《北京历史地图集》、志书中的古地图、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潞河督运图》,以及近百张17世纪至20世纪由外国人绘制的或者拍摄的反映运河人文生活的版画或照片,通过对这些二维影像进行三维包装,真实展示湮没于时光中的历史故事。“我们希望展现一个真实可感的通州历史,而不是只讲一个历史故事。”

  俯瞰通州今昔

  讲述人的故事

  《这里是通州》在北京卫视播出后,不少观众感慨,通州看上去“既熟悉又陌生”。

  据李欣介绍,第一稿文本出来时,团队其实已经拍了一半的内容,但专家看过文本后,却要求整体调整内容结构,将原有的三个章节合并。“专家提出,要想真正全面了解通州,必须跳出通州看通州,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去俯瞰通州与北京、通州与首都的关系。”张晓达介绍,以往大多数人说到通州就会说运河文化,但实际上通州承担的漕运功能,除了体现在交通上十分显著,在保卫京师的军事功能上也很重要,所谓‘得通州者得天下’,而这些恰恰是此前不被重视的。

  在最终确定的框架里,6集的《这里是通州》分别从《水脉相连》《漕运沧桑》《京师要冲》《文汇天下》《商通南北》《未来之城》方面讲述通州,分别从水通、路通、人通的角度加以诠释。

  除了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做文本,拍摄团队还希望保有纪录片最核心的特色,即讲述人的故事,用人的故事来记录时代的变迁。片中以特写记录的手法,选取二三十位“主人公”,以人文故事讲述通州的历史变迁。“他们中很多人是副中心建设的参与者,比如考古发掘人员、参与规划编订人员,还有些是与通州有关的历史人物。”李欣回忆,几乎每集里都有让摄制组印象深刻的通州人,从通州百年老字号万通酱园的历史传承,到通州漷县的李氏族人,再到浙江楠溪江的古村落苍坡村寻根问祖的故事,都在片中得到了鲜活展现。

  “有一期片中记录了一个生活在通州的摆渡人。这个70多岁的老人在当地用筏子摆渡居民,小小的筏子上能装下三蹦子车和很多居民,全靠老人凭借人力拉着钢缆过河。”李欣说,这位老爷子祖上几代都是摆渡人,因为历史遗留原因,老爷子一直干到了70岁还没法退休。“就在不久前,我们回访老爷子,发现就在他摆渡的不远处,有一座大桥已经修好了。如今村里的居民不用再靠摆渡人过河,老爷子终于可以退休了。”李欣透露,这是整部片子里唯一被允许使用的快动镜头,镜头快速地从摆渡人一侧拉起,飞上高空,然后转到了远处的大桥,历史的飞跃一气呵成。“通州的变化不只是高楼大厦,生活其中的人是最好的见证者。讲人的故事,恰恰是我们纪录片人的追求。”他说。( 本报记者 李夏至)

编辑: 晓凡

历时三年筹备 纪录片《这里是通州》播出反响热烈

历时三年筹备 纪录片《这里是通州》播出反响热烈,伴随着北京市向通州副中心搬迁的正式启动,本周起,历时三年筹备制作的历史人文纪录片《这里是通州》在北京卫视连播六集。除了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做文本,拍摄团队还希望保有纪录片最核心的特色,即讲述人的故事,用人的故事来记录时代的变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