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8日消息(记者杨祎)提起浙江绍兴市的上虞,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上虞是传说中的舜帝出生地、祝英台故里,更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青瓷发源地。早在2000多年前的东汉,这块神奇的土地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瓷器,并绵延1000多年,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越窑青瓷也被誉为“母亲瓷”。
青瓷创意艺术品(央广网记者杨祎摄)
  上虞越窑青瓷是以当地瓷石或瓷土为原料制成,胎呈灰色,釉色青黄或青绿。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诗句赞美越窑瓷器的釉色精美。上虞越窑青瓷种类繁多,从饮食器、贮存器、卫生器、寝具、照明具到文具、陈设品、乐器、祭器、明器、玩具等应有尽有。
  然而,越窑在宋代之后逐渐式微陷入低谷。从2014年起,上虞区提出了以打响“瓷之源”品牌、重塑“瓷之都”形象、做深“瓷之旅”文章的“三步走”实施战略。
  瓷源文化小镇做好“瓷”文章

上虞区瓷源文化小镇青瓷陈列馆(央广网记者杨祎摄)
  上虞区以瓷源文化小镇为舞台,积极谋划培育省级特色小镇和国家级研学旅游营地,致力于打造全国瓷源文化传播新高地,成为浙东唐诗之路和绍兴文创大走廊中的重要节点。据悉,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特别是越窑青瓷——秘色瓷,代表青瓷历史上烧造最高水准,它是一种专为皇家烧制的瓷器,独一无二的“千峰翠色”般釉色既神秘又让人着迷。
  瓷源文化小镇,坐落在上虞区上浦镇上风老厂区,上浦镇素有“世界青瓷之源”之称,境内山水自然风光秀美,且文化底蕴十分深厚,青瓷文化、虞舜文化、东山文化汇聚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以此为依托打造而成了这座风格迥异的瓷源文化小镇。
  来到青瓷陈列馆,首先吸引记者注意力的是馆中丰富的人物雕塑,向大家生动地讲述了越窑青瓷的制作工艺及过程。陈列馆大致分为五个部分,序厅、瓷器创烧、独领风骚、窑业全盛和尾厅,从一个展厅走向另一个展厅,跟随着历史的步伐,眼前所看到的青瓷器越来越精美,色泽也是越来越通透,这是灵动的线条、辉煌的记录,足以让人感受到当年曹娥江两岸窑火通明的盛境。
  凝聚匠人精神 创新非遗传承

等待入窑烧制的瓷器(央广网记者杨祎摄)
  青瓷的制作离不开匠人的手与心,每一件青瓷的制作需要经过构思、拉胚、修胚、干胚、上釉、烧窑十几道工序,静下心,慢慢等待。双凤纹、鹦鹉纹、缠枝纹、 十字花纹、摩羯纹、莲瓣纹……因为只有在作品最后呈现的那一刻,才能领略它的魅力。
  文化的印记,贵在传承,也离不开创新。非遗传承人顾少波一一介绍了各式各样的青瓷作品。他认为从老祖宗的东西中汲取养分是非常重要的,但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这样才能使青瓷焕发新的生机。在他的作品里,传承和创新并重。古瓷器低调沉稳的釉色,搭配独特新颖的造型,再加上古典秀丽的花纹,一件时尚又典雅的青瓷作品便诞生了。
  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重现千年瓷韵

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西晋龙窑(央广网记者杨祎摄)
  作为上虞越窑重要组成部分的窑址群,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承载着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见证了越窑青瓷的发展历程。在青瓷的碎片中能够感受到了文化的积淀,跟随历史脚步探寻青瓷的起源。同时,禁山窑址作为其中重要的考古发现,对于探索青瓷工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也成为大善小坞村的青瓷文化根基。
  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主要以禁山窑址为核心,形成三山环抱之势,依次分布有由禁山窑址、五亩山窑址、尼姑婆山窑址、凤凰山窑址等4处窑址集聚而成的古窑遗址观光区,也有包括友谊水库、水闸等构成的湖田区,亦有涵盖考古工作站的体验娱乐区,整体呈现出湖光山色相映衬、历史文脉绵延、清新田园的景观风貌,是一个兼具考古科普、休闲旅游功能的文化公园,所以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自古农闲时节,便是越窑青瓷的开窑佳期。据了解,龙窑又称长窑,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通过六年的努力,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艺术引领区一期已投入使用。小镇与景德镇陶瓷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代陶艺研究所等单位深度合作,涵盖了展、产、研、学、游五大功能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