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9日消息 6月29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介绍了我国传统工艺振兴已经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入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统工艺保护能力显著提升,传承实践日趋活跃。

资料图(来源:CFP)

传统工艺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发布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对14类383个面广量大、传承人群较多,有助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传统工艺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传统工艺项目整体存续活力明显提升。

传承人队伍逐渐壮大。“十三五”期间,以传统工艺为重点实施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累计开展研培近900期,涉及传统工艺项目近500项,培训学员3.3万人次。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日益彰显。脱贫地区建设超过1100家非遗工坊,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各地依托传统工艺项目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工艺产品品类明显增加。据统计,在今年的“非遗购物节”中,6月10日至13日,电商平台线上销售额达9亿元,显示出传统工艺产品在现代生活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工艺蕴含的文化价值得到广泛传播。各地通过举办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杭州工艺周、非遗品牌大会等活动,展示传统工艺振兴最新成果。传统工艺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全社会关注、参与传统工艺保护的局面已经显现,传统文化回归现代生活的新风气初步形成。

李晓松表示,在新的发展阶段,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工作将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挖掘其中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深入研究传统工艺中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展现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作用;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传统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向世界介绍我国传统工艺在保护民族文化、消除人类贫困等方面的方法和举措,为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出贡献。

编辑:宋雪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