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封你杨府为天波府,盖一座天波楼就在你府门前……”7月23日上午,一曲保定老调《潘杨讼》选段回荡在河北博物院非遗会客厅内,锣鼓铿锵、唱腔激越,让现场观众真切感受到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像这样的演出应该再多些,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戏曲艺术,传统戏曲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走下舞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定老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杜振忠说。

  当天,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博物院、河北新闻网、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2022年“乐享河北 非遗会客厅”系列活动——“古城雅韵”保定专场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在河北博物院非遗会客厅举行。

  一腔一调演绎世事百态,一招一式尽展非遗魅力。在展厅正中的舞台上,保定市传统音乐、戏剧、曲艺三大类别的9个国家级和省、市级非遗项目轮番进行着精彩表演。扈家吹歌《百鸟朝凤》,戏曲联唱保定老调《潘杨讼》、奚派京剧《焚绵山》、新派评剧《金沙江畔》等经典选段,陶埙演奏《相思曲》,评书《八宝菜传奇》,王派西河大鼓《论规矩》等节目地域风情浓郁,不时引来阵阵掌声与喝彩声。

  在活动现场,非遗文化变得“触手可及”,观众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沉浸式了解非遗。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清苑传统制香技艺体验区,河北古城香业香文化总监杨雪艳手把手教观众打篆香,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将香料做成篆文形状的第一步是将香灰压平,这一步非常考验耐性,一定要平心静气。”跟着杨雪艳的讲解,来自石家庄市联盟路小学的10岁女孩杨紫濛,将一炉香灰压得平整如纸,光滑细腻。看着孩子沉浸其中,妈妈李红梅说:“体验式的学习过程让孩子既能感受到乐趣,又能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有收获。”

  非遗“潮”起来,才能更好地“活”在当下,走进生活。京绣老虎肚兜、京绣图案车载香薰盒、双面京绣团扇……为了推陈出新,国家级非遗项目定兴京绣代表性传承人梁淑平与女儿田丽,创新推出了系列文创、伴手礼京绣工艺品,很受市场青睐。此次展示,田丽还专门穿上自己制作的京绣连衣裙。作为一名“90后”京绣非遗传承人,田丽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在传统和现代审美之间找到平衡,让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

  活动现场,国家级非遗项目定瓷烧制技艺,选料讲究、色彩鲜艳、绣工精巧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定兴京绣,保定“三宝”之一的省级非遗项目铁球制作技艺,具有香化环境、杀菌除味、养生保健的省级非遗项目麻子石陶器烧制技艺,集装饰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易县绳结编织技艺等展示,让观众大饱眼福。

  “2022年以来,‘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已陆续举办了‘春满燕赵’非遗展示展演活动、端午非遗康养主题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展示暨河北非遗·老字号购物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人们近距离感知非遗、爱上非遗。”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还将在传统节日和节假日期间,组织传统戏剧、曲艺、舞蹈、武术、美术、技艺类非遗传承人举办非遗活态技艺展演展示和研学体验互动,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编辑:秦立玲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