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10月29日消息(记者王海 实习生陈智列)10月29,第七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暨“巴蜀工匠”杯新职业技能大赛在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和重庆五一技师学院举办。

据悉,今年举办第七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由重庆市政府主办,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和四川省人社厅等21个部门单位承办,共设置20个比赛项目。期间,同步举办的“巴蜀工匠”杯新职业技能大赛共设置6个项目。

技能大赛开幕式现场(央广网发 王海摄)

两赛合一,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技高行天下,能强走世界”为理念,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新时代精神。川渝两地共727名选手报名参赛,力争把本届大赛办成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全市技能运动会,办成川渝两地技能精英竞技盛会。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元春宣布大赛开幕,她希望川渝加强合作,持续办好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和“巴蜀工匠”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培、以赛促评、以赛促建,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技能人才的氛围,培养更多的巴渝工匠、巴蜀工匠和大国工匠。希望各参赛团和全体参赛选手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走出重庆,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元春(央广网发 王海摄)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黎勇在开幕式中致辞,相信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必将为重庆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气,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大军起到积极作用,必将为把重庆从人口大市转变为人口强市起到积极作用。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黎勇(央广网发 王海摄)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谢辛主持开幕式并提到,本次大赛设置了传统项目、新兴项目和地方特色项目,打破了年龄、地域、学历、身份、职称等限制,年龄跨度从16岁到59岁,有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等,是重庆直辖以来参赛范围最广、比赛项目最多、竞赛水平最高的技能盛会。

裁判员代表宣誓(央广网发 王海摄)

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深入实施“巴渝工匠2020”计划,创新政策、多措并举、优化服务、提供保障,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技能人才保障和紧缺智力支持。

目前,重庆共有技能人才446.7万,总量位于西部第二,涵盖58个行业、373个职业工种。其中全市高技能人才124.6万人,占比居西部12省区市第一。

在这支模宏大、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中,“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0人,重庆英才·高技能领军人才6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4人,全国技术能手271人。

参加刺绣比赛的刘熙贵(央广网发 王海摄)

他们的身影,闪耀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重庆连续备战参加4届世界技能大赛,培养选手取得6金7银2铜9优胜佳绩,奖牌总数居全国前列、中西部第一;发起并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44个国家和地区的698名技能精英来渝参赛,大赛永久落户重庆举办;在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上,97名重庆选手逐梦羊城,斩获4金4银4铜41优胜;在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重庆选手获得3金6银2铜6优胜,金牌榜、奖牌榜均位列全国第二。

所有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人才平台的强力支撑。重庆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8家,国家级竞赛集训基地23个。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建成运营,3个国家级职业训练院获人社部评估通过,中国(重庆)康养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成功挂牌。

所有成果的取得也离不开职建工作的付出。重庆出台的“巴渝工匠2020”计划、技工院校管理办法、技能竞赛管理办法、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贯通发展等9个文件和工作经验得到人社部肯定,向全国转发推广。技工教育、技能竞赛、人才培养、职业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教材管理等工作在全国职建工作会、专项工作会等发言11次,人社部颁发了15块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