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余位行业人士“烹饪”文旅思想大餐

2019-05-21 09:13:00来源:重庆日报

  5月18日,“重庆创”——2019文旅产业发展论坛在重庆创意公园举行。参与论坛的20余位行业人士中,有高校教师、企业负责人、艺术家等,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了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案例以及对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

  那么,如何助推重庆创意公园打造西部文创高地和4A级旅游景区?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文旅融合发展有何关系?带着这些问题,重庆日报记者对多位人士进行了采访。

  加强活化利用

  让历史建筑延续城市记忆

  钢筋粗铁门廊、锯齿状厂房、直插云霄的烟囱……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在保留老厂房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加入现代设计元素,强烈对比中带有鲜明的时代感,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度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奖,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文创园区。

  它为何能声名鹊起呢?

  “陶溪川文创街区依托原宇宙瓷厂22栋工业老厂房改造而成,这些厂房是珍贵的工业遗产,因此在改造过程中,街区的老厂房等都被保护修缮,历史的沧桑感和遗产的原真性更好地呈现于世人面前。”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子力说。

  除了陶溪川,参与论坛的不少行业人士都关注或参与过重庆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项目。

  著名艺术家、设计师王亥主持设计的“高宅·法国水师兵营”已成为重庆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典型案例之一。去年,这座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中西合璧式建筑重新开放,被赋予“设计阅读”“设计生活”“设计活动”三大主题,受到市民和游客欢迎。“在保留建筑原真性的同时,还要满足现代生活中时尚、舒适等方面的需求。”王亥说。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参与了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的规划设计。“希望通过这一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让更多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城市空间重新融入当代城市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林霄说,城市每个阶段的发展历史都应有所保留,让子孙后代也可以看到城市发展脉络。

  深度挖掘独特性

  让重庆创意公园更有文化味

  在重庆国学院渝北分院体验活字印刷,在渝茶文化馆里品味清茶,在“变形金刚”雕塑前打卡……重庆创意公园坐落于渝北区,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投资打造。投用近5年来入驻企业已达500余家,其中广告文创类企业占70%。目前,重报集团计划将其打造成西部文创高地和4A级旅游景区。

  对于重庆创意公园的发展蓝图,行业人士有何建议呢?

  “重庆创意公园在短短5年内形成现在的规模实属不易。”林霄认为,如何让园区更加富有文化气息需要深度思考。他举例说,陶溪川中的美术馆通过频繁举办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展览和论坛,提升了区域人文品质,成为景德镇的城市文化地标。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刘结成则指出,文创园区的成功因素有很多,其中活动是最重要的因素。“筹办文化活动需要系统规划,既要有高端的,又要有接地气的。”他建议,如果创意公园以设计为核心,可考虑举办设计展览、设计市集、设计师论坛等活动。刘结成还指出,重庆创意公园可打造成集办公、休闲、娱乐、社交于一体的园区,成为城市人文品质提升以及创意生活产业聚集的窗口。

  安地规划与建筑创作中心总建筑师杨伯寅说:“应重视90后和00后,针对他们的消费诉求,重庆创意公园可考虑如何将艺术、科技和他们的生活相结合。”

  推动文旅融合

  描绘高品质生活新画卷

  行业人士表示,打造创意生活产业聚集的园区、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将助推文旅融合发展,进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刘结成介绍,很多地方的文创园区,不仅承担着地方创意经济聚集和发展的职责,还承担着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展示与交流窗口的角色。后者是园区发展休闲、旅游等体验经济的基础。

  “通过文旅融合,文化在得以继承和发展的同时,释放了经济价值。”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陈纲说。

  杨伯寅认为,遗产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并不矛盾,“我们大多数项目的出发点是对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文化遗产却可以成为城市的名片和文旅的地标,例如成都宽窄巷子、福州三坊七巷等。”

编辑: 胡莹莹

20余位行业人士“烹饪”文旅思想大餐

“重庆创”——2019文旅产业发展论坛在重庆创意公园举行。参与论坛的20余位行业人士中,有高校教师、企业负责人、艺术家等,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了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案例以及对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