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重图馆藏的清代殿试试卷首次亮相

2017-11-16 15:03:00来源:重庆日报

  

  11月15日,“物华天宝·书韵流芳”重庆图书馆建馆70周年特藏文献暨保护成果展现场。

  

  《名公增修标注隋书详节》。记者 熊明 摄

  11月15日,作为重庆图书馆建馆7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物华天宝 书韵流芳”——重庆图书馆建馆70周年特藏文献暨保护成果展在重庆图书馆开展,近百本古籍善本集中亮相,其中绝大多数为首次公开展出。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1个月,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免费参观。

  作为我市最大的公立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的前身为1947年为纪念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而设立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自1947年成立以来,收集古籍文献、抗战文献和联合国出版物一直是重庆图书馆的重点基础工作。据目前统计,重庆图书馆珍贵的馆藏包括:古籍文献23000余种,其中入藏《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17种;抗战版图书27000余种,抗战时期期刊2800余种,抗战报纸580余种;联合国出版物30万余种。

  藏家花395片金叶子买下的南宋“巾箱本”

  洒金的蓝色封面,虽历经800余年仍清晰可见,翻开泛黄的书页,每页10行笔画刚劲、字硬如骨的小字墨色依然鲜艳。展览现场,一本蓝色的小册子吸引了重庆日报记者的注意。

  “这是印刷于南宋时期的《名公增修标注隋书详节》,共20卷,14本,395页,由宋代史学家吕祖谦编辑,是对八十卷《隋书》进行删节后的精读本。”重庆图书馆研究员王志昆介绍。

  王志昆告诉重庆日报记者,重庆图书馆收藏的这套南宋刻本《名公增修标注隋书详节》类似于今天的口袋书,是首次公开展出。“它的开本只有A4纸的一半,在古代又被称为‘巾箱本’,主要是让古人在远行或赴考之时,能把此书放入日常存放头巾或零碎杂物的小箱箧中,方便随时阅读。”

  虽然看似小巧,但这套古籍的价值却不菲。王志昆对重庆日报记者说,此套书籍为重庆已故著名藏书家李文衡捐赠。“至于他当时收购此书时花了多少钱,他未曾明说,只是在《天津李氏荣先阁藏书杂记》一文中说其‘以页数论价’。后经我们多方求证,发现当时李文衡在购买此书时花费了395片金叶子。”

  除了这本《名公增修标注隋书详节》,重庆日报记者在现场发现,本次展出的古籍都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例如这本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大明仁孝皇后劝善书》,就是由明成祖朱棣的仁孝皇后徐氏所撰,书中辑录历代劝善惩恶言行,全书共二十卷,仁孝皇后还自己为这本书写了序言。”

  清代四川才子殿试试卷与市民见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展览上,与张问陶、彭端淑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的李调元,在清乾隆二十八年所写的殿试试卷也首次与市民见面。

  重庆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份考卷上工整地写着李调元对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有关问题的认识。整篇试卷的字十分工整,如同印刷出来的一样。“这样的字也体现出古代科举考试对考生的严格要求。”王志昆说,在古时的科举中,考生不仅需要在短时间内根据考试题目阐述自己的看法,还不能在答卷上出现任何的错别字、污迹和印记,否则就会被取消考试资格。

  “这份试卷是我们馆藏的84份清代殿试试卷之一。”王志昆告诉重庆日报记者,重图收藏的84份清代殿试试卷均由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捐赠,上起清初顺治朝(1644~1661年)、下迄清末光绪朝(1875~1908年),共历9代皇帝、200余年,地域范围涵盖四川、浙江、江苏等15个省份,其中川渝籍考生试卷有37份。

  此外,由清代音乐家孔兴诱所编撰的《琴苑心传全编》也在此次展览上与市民见面。据王志昆介绍,作为一部系统总结明代古琴研究的重要音乐学著作,《琴苑心传全编》共计二十卷,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和文物价值。(记者 黄琪奥)

编辑: 郑皓月

重图馆藏的清代殿试试卷首次亮相

11月15日,作为重庆图书馆建馆7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物华天宝 书韵流芳”——重庆图书馆建馆70周年特藏文献暨保护成果展在重庆图书馆开展,近百本古籍善本集中亮相,其中绝大多数为首次公开展出。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1个月,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