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5月21日消息 重庆南开中学“午晴堂”,这座有八十余年的礼堂,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思想的殿堂,成长的造梦空间。在战乱年代,它曾激励众多学子笃定信仰;在和平年代,它以宽阔的胸襟,吸纳院士思想、名家观点。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午晴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加油站,而且也是家校互通的桥梁。如何为孩子做好志趣引导,如何为孩子制定生涯规划,如何应对学业中的焦虑情绪,都是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过程。

  近日,重庆南开中学周末公益讲座再次在学校“午晴堂”开讲,针对当前教育热点话题,国家特约教育督导员、重庆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以“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为主题,为初三学子答疑解惑,鼓励他们立志、立业、立人,从容应对人生路上风险与挑战,专心求索心灵的广度、梦想的高度。

重庆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演讲中(央广网发 南开中学供图)

  《尚书》曰:“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世有一番伟业者,无不立有一番大志,无不在大时代背景下学以致用,用于世,用于民。田祥平以“立志”作为此次演讲的中心内容并谈到:“对南开学子而言,坚持利国利民之公心,培养服务社会之能力的‘公能’精神,便是‘志’之所在,‘趋’之所向。学校希望他们的志向务实而又高远,既要满足当下现实所需,又要持续给自己提供成长与发展的动力。”田祥平在学子们的三条建议中提到,首先要能养活自己,其次要能给父母养老,再者要能安顿好世界。志与才并,德与任和,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立业与立人。

  自古以来,立志者总是“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因为实现志向并非一朝一夕,肩负重任也并非一种负担。就如何实现志向,如何解答自我的斯芬克斯之谜,田祥平从三个方面做了阐释。

  努力:成功的路从不拥挤。你若愿意选择自己的路,选择踏踏实实的脚步,就有通往向上的阶梯。

  演讲中,田祥平用一副地铁站的图片做了生活哲学直观的诠释,成功的路从不用挤,因为这条路拒绝享乐主义,拒绝从众心理,需要持之以恒地奋斗。而在努力过程中去形成成长性心智,去拥抱困难、去战胜困难、去让自己变得更好。

  方法:单从求知而言,学习的内容是知识,但学习的目的是智识。

  不论是德国的“一”字形门把手,还是推门着力点的选择,都隐藏着生活的智慧,选对好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好的方法才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学习自然是改变自我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学习,如何能知行合一地学习,如何能终身学习,从来都需要学习者长久地思考与探索。有效的时间管理、合理的学习计划、科学的记忆方式、良好的作业习惯都能帮助学生快速提高。作为成长的陪伴者,家长也要注意与孩子相处的方法,也不能只是简单的评价,而是要在沟通中发现孩子的个性,做好综合性评价。表扬努力、后天意志行为带来的良好变化。沟通重在接触,家长要去体验孩子的行为,在共同经历的基础上和孩子平等对话、理智交流。

家长与学子们参观南开中学校园(央广网发 南开中学供图)

  成长: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去引领,更需要家长的陪伴。

  在家庭中,从来都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成长,父母总是伴随孩子的成长而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成熟。“爸爸,你吵了我、冒了火,但是我还是不懂。”孩子最质朴的回答中,何尝不是对父母教育方式的提醒?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去引领,更需要家长的陪伴。相互尊重,可以搭建畅通交流的桥梁,可以赢得彼此的信任,自然也能实现家庭教育的效度。共同阅读,可以找到共同的话题,也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亲子之间一起运动,这种书本以外的沟通方式,似乎更能建立起亲子之间的协作关系,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文/罗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