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11月22日消息(记者曹艺丹)“文化遗产保护不再是政府专利,更不是文物部门专利,它是亿万民众共同的事业,每个人都有参与文物保护的权利和责任”。11月21日,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大足文旅总顾问单霁翔说到。当天,单霁翔在重庆大足文化馆以“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为题作主旨演讲,并将在大足区开展《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第二季拍摄活动。

主题讲座现场(央广网发 曹艺丹摄)

让遗产有尊严 让文物活起来

讲座上,单霁翔说到,对于文化的保护,过去我国是静态的,只保护物质要素,像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等。如今,我们不仅要保护动态的东西,还要保护文化遗产的非物质要素,比如古村落、民族村寨、傣族泼水节、汉族过年习俗等。从文化保护走向文化遗产的保护,单霁翔认为,过去的古董文玩重视物质要素,而文物重视文化要素,现在的文化遗产重视精神要素,从物质到文化再到精神,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文物得不到修复时它们是没有尊严的,只有修复以后展示出来,它们才会光彩照人。”单霁翔表示,文物只有被人们看到才会被修复得有尊严,而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让文物活起来,是今天文化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2012年,单霁翔担任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故宫开始了七年的大“改造”。从午门游客排队售票、安检改革,到古建筑清理修复、环境整治、临时建筑清理、修建文物医院、故宫展品展览、数字故宫社区与公众文化·····短短7年间,故宫开放面积从最初的30%扩大到前所未有的80%。到故宫参观的青年人从不到30%,到超过50%。如今,游客们足不出户也能在手机或电脑官网上游览故宫。

随着故宫初雪、故宫红月等频频上热搜,每一次都能让故宫刷爆网络,火速“出圈”。“传统文化是有温度的,人们希望用通俗的、更利于接受的方式了解传统文化。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之前,大家认为修文物是很小众的,非专业人士不需要了解。但背后的故事被挖掘出来后反响极佳,很多人为之感动,有了了解、保护文物的热情,希望自己也能投身这项事业。”单霁翔说。正是故宫人一代又一代的工匠精神,让紫禁城重新“点亮”,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大足石刻应运用数字技术、媒体力量

在说到与大足石刻的渊源,单霁翔说,要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谈起。单霁翔地震后一周赶往大足,查看千手观音“病害”问题,并主导了千手观音的修复工作。把它作为国家文物局石质文物修复的一号工程,让千年石刻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单霁翔在讲座中提到,当自己了解了大足石刻后,觉得这里极具人民性、地域性、生活性和正能量,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高度融合,具有文化的独特性。这里有许多值得挖掘的故事,例如千手观音修复的背后,那些工作人员弯着腰、跪在地上修复文物的匠心故事也十分生动。大足石刻要走向世界,需要靠数字技术、影视作品等多手段挖掘其背后的故事。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大足文旅总顾问单霁翔(央广网发 曹艺丹摄)

同时,要让独特的资源用人们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要有让游客能把参观感受带回家的文化创意,要打造出能适合不同人不同需求的产品,让观众有收获。

据了解,大足石刻雕凿始于初唐,兴于晚唐,盛于两宋,续及明清,前后绵延1200余年。造像题材以佛教为主,兼有道教、儒教,共五万余尊,铭文10余万字。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最为辉煌壮丽的篇章,代表了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