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记者调查】范雨素爆红的背后

2017-04-28 23:4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近日,一篇名叫《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在发布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就引来了10万+的点击,并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流传。文章作者范雨素是一位仅读完初中的农民工,她在文中讲述了自己及家庭十多年来的经历,大社会下小人物的故事跃然纸上。有作家、文学评论家认为,范雨素的爆红,原因并不只是和文字有关,更是一个关于理想的共鸣。记者调查发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范雨素”们,他们在打工之余依然坚持看书、写作。

  工友:物质越匮乏越需要精神食粮

  目前,范雨素住在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那里有众多小型加工厂和打工者租住的平房,以往范雨素经常参加的“工友之家”文学小组,也在这里,文学小组满足了打工子弟对精神食粮的渴望。

  工人之家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外界对于他们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外来务工群体没有精神文化需求,然而很多打工者对于精神食粮的渴求是难以想象的。工友之家创始人之一孙恒说:“将心比心说,当你处于物质条件不好的时候,人是越需要精神文化和心理上的支持的。”

  正如范雨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来没有想过通过写作改变命运,写作纯属是为了一种精神欲望:“就好比我每天干体力活儿,就像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吃饭的这种生理欲望,写一写字就是为了满足精神欲望。”

  范雨素所在的朝阳区金盏乡皮村的工人之家社区,300平米的院子里随处可见各种各样带有“打工文化”字样的活动海报。2014年范雨素加入社区的文学小组,每周上一次课,和有共同文学爱好的外来务工朋友一起分享文学知识,交流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

  孙恒告诉记者,皮村是典型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这里外来工友2万多人,本地村民1400人,周边有很多家具厂、木材厂等等。除了范雨素,这个社区当中有很多工友其实有不少文艺爱好,如写作、唱歌、戏剧创作等等,工友之家把他们组织起来,创办文学小组和乐队等等,给打工人群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范雨素的文章一夜爆红网络,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工人之家文学小组的成员认为,范雨素的文章爆红是因为她通过平视的角度来记录打工者的生活。文学小组负责人付秋云认为:“(范的文章)写得很朴实,很真实,和我们打工者息息相关,就能够引起共鸣。”

  《我是范雨素》文章第一句话写道:“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外来务工者的子女教育问题、家庭问题、农村土地纠纷问题……范雨素的文章几乎包括了外来务工人员所能遇到的各方面。范雨素所描写的是当下一个基层群体的时代侧切面,当范雨素带着一篇“接地气”的文章默默地走进公众的视野,那一份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一瞬间被唤醒。或许恰恰只因为文章对真实生活的白描,让范雨素的经历中有了太多人的影子,于是读者便有了共鸣。

  草根诗人孔德云

  今年54岁的孔德云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长芦盐场工作。他背负着生活艰辛,却怀揣诗人的梦想。他先后发表了两千多篇诗歌、散文作品,还出版了一本诗集。他总说:是诗歌给了他对抗磨难的勇气。

  下午5点半,天津市滨海新区红霞里菜市场迎来最忙的时候。刚从长芦盐场下班的孔德云跑到妻子的菜摊去帮忙。可还没过5分钟,孔德云就捡起包菜剩下的废纸创作起诗句来。忙不过来的妻子刘英一巴掌拍到他背上,吓得孔德云一激灵,身子转到了菜摊前。

  这就是孔德云,一个在菜市场里创作诗歌的盐场工人。1984年,出生在河北沧州的孔德云,顶替父亲来到长芦盐场干搬运工。别看这些面朝大海背靠盐滩的盐场工人们个个膀大腰圆,内心却丰富细腻。

  孔德云说,他最初写诗就是受到工友的感染:“有一个同寝室里的同事老郑自己写诗。他写完稿就给我看看他写的诗。我还记忆犹新,西湖的碧波丽江的春水怎能和我们盐场的卤水像比美……我一听诗情画意的就喜欢上诗了。”

  从此,学习和创作诗歌让年轻时的孔德云着了魔。

  那时侯,孔德云在盐场的工作是把落成小山的粗盐麻袋拉出暴晒。一麻袋粗盐动辄几十斤,孔德云肩扛手提的一干就是八个小时。时间长了,散在麻袋外的盐经常顺着汗水渗进他的衣服里沙的皮肤生疼。但孔德云却为此创作一首名叫《盐滩》的诗,记录他对那于段岁月的记忆:“黄昏星浮起,灶火的炊烟飘远,踏着星粒,抚摸着池面上倒映的面孔,他们的衣角绣满了盐画……”这样优美的意境和盐场上留着咸汗的孔德云形成鲜明的反差。可孔德云说:正是那份艰苦锻造了他的乐观。

  带着对美好的向往。1989年,孔德云和妻子刘英在一间简陋平房里走进婚姻的殿堂。但生活并不像诗句那样美好。1990年,一场意外让孔德云和已经怀孕的妻子在家中一氧化碳中毒。1994年,孔德云刚满3岁孩子被诊断为智障。1997年妻子刘英下岗待业。2000年,过度劳累加上精神打击的刘英患上了冠心病……生活的窘迫让孔德云异常沉重。妻子刘英说:那段日子,有些少白头的孔德云只有写诗的时候是笑的。

  好在,生活的磨难没有打到孔德云。在孔德云的建议下,待业几年的妻子刘英放弃了保姆的兼职改行卖菜。自此以后,只要孔德云下班,他都会在凌晨两点陪妻子去20公里外的芦台镇上菜,再从早上5点到下午6点盯着菜摊。遇到需要,孔德云还经常骑着电动车到10公里外的工厂为人送菜。一年365天,除了吃饭、睡觉,孔德云几乎无休。在单调的生活面前,诗歌创作填充了他的精神世界。就像他所写的诗《一个卖菜的人》那样:“不卖菜时写诗,不写诗时卖菜。卖菜为生存所迫,写诗让灵魂富有,手里的秤杆和笔杆对这个卖菜人来说就是一根旗杆。”

  打工者不曾泯灭的文学梦

  来自安徽怀远陈集乡的陈文秀,初二时辍学在家务农,今年49岁的她,在上海打工、做生意,从37岁发表第一篇散文后,这些年一直都坚持写作,发表了不少的散文、小说。

  陈文秀上学时就喜欢作文课,后来到上海打工后,从买一些比较简单的杂志开始看,到后来去图书馆看更多的书,慢慢的就萌生要自己写点东西的念头。工作之余她会抽时间出来看书写作,她说:“因为你热爱这个嘛所以为他牺牲点时间,苦一点。”陈文秀说,这种念头不是忽然萌生的,从小骨髓里就有对文学的热爱,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使得她没办法去完成这个梦想。来到大城市后,生活在最底层的艰辛使得她有许多感悟,甚至是委屈,文学会给她一些安慰。

  2005年,陈文秀用自己攒的160块私房钱,报名参加了一个文学函授补习班,尽管那时自己很自卑,不敢跟人交流,怕老师嫌弃自己文化浅,但是补习班老师耐心的鼓励,不厌其烦的给改稿子,让她受益匪浅。

  最初发表文章是陈文秀自己在图书馆里查到了一些可以发表作品的刊物,于是鼓足勇气把稿子寄出去,她说:“我打电话去,说我没文化可不可以学,就是初中没读满,很自卑的,我至今都记得他说跟文化没多大关系,只要你喜欢写应该能行的。第一篇作品我记得最清楚是在河北省的一个散文百家杂志上发表的一个叫做野花,当时拿到样刊的时候还哭呢,就是写自己出来打工的一些经历、艰辛,把那些都写出来了,大概是三千多字。”

  多年不间断的写作,陈文秀的一篇小说在安徽获奖,同时她也成为安徽省文学院第四届签约作家:“写的小说慢慢地就往大的刊物上去投啊,成就比以前好多了,视野也开阔了,就是委屈的时候可以给你点安慰,有时候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吧,觉得活得不那么苍白觉得生命能够精彩一点,尽量的体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就是这一点,要按物质来说,这个不能靠它的。”

  陈文秀说她和范雨素年龄上差不了几岁,经历也有诸多相同的地方,心灵上惺惺相惜:“我很佩服她的啊,她很勤奋、向上,生活在最底层的她一直在向上,一直在追求那种与众不同的东西,追求艺术和美的东西,她不一定是刻意火的,人们常说机会是有给有准备的人,她不是特意的准备,但是她付出了。”

  

  

  

编辑: 范斯腾
关键词: 范雨素;微信;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