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6·26”国际戒毒论坛在昆明举行 北京上海试点运动抑瘾戒毒受关注

2019-06-26 13:2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26日消息(记者周洪 孙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以“戒毒新技术新方法——以科学运动戒毒为试点”为主题的“6·26”国际戒毒论坛今天(26日)在昆明举行。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戒毒领域专家和官员等近百人深入交流戒毒新技术新方法。

  健美操、健身、舞龙……在上海高境强制隔离戒毒所内,戒毒人员的健心康复操训练内容丰富。2018年10月,司法部制定下发《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运动戒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北京、上海等11个省份选取24个场所开展试点。上海,根据自愿原则,从高境、青东两个强制戒毒所筛选出了240名戒毒人员,开展为期一年的运动戒毒项目研究。上海高境强制隔离戒毒所康复训练中心民警王永介绍:“健心康复操是我们和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体科所共同研究的戒毒人员运动康复项目。这套操比较缓慢节奏以及比较舒缓动作,对他们神经系统包括前庭的器官、大脑的神经递质恢复。跟我们传统太极操有相近的地方来逐步恢复他们的功能。潜移默化慢慢培养他们运动习惯,通过运动一是康复身体,二是运动戒毒。”

  根据人体情况,戒毒人员被分成了“高强度”与“低强度”两种组别。高强度组别进行的运动包括篮球、集体性的健美操训练、大强度核心力量训练等项目,低强度组别则开展以太极康复操、养生体操为主的中低强度训练,通过两大组别的对照,得以探求运动在戒毒工作中的效果。戒毒人员说:“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之后,自己的肺活量本来是2000多,现在翻倍。以前跑楼梯都是挺费力气的,但是现在运动戒毒以后,我的肺活量、睡眠还有饮食方面都有很大的好转。现在骨密度3.8-4。以前会一直盗汗还有挑食,但通过训练之后,以前挑食的毛病,什么都没有了。”

  根据上海市戒毒局提供的一份运动戒毒项目研究阶段性监测数据,参加运动戒毒项目的戒毒人员SCL-90测试报告表明,敌对、焦虑、强迫症状的比例从17.6%下降至8.4%。他们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远低于未参加运动戒毒项目的戒毒人员,自尊心增强,整体情绪得到改善。戒毒人员说:“刚入所的时候会让我看以前毒品的渴求程度,比较高。通过运动戒毒之后,我更多的去想一些生活里面正能量的东西。我临近2018年入所的,还有半年时间出去,现在测下来,属于很低的状态。身处这所‘特殊学校’之中,经过1年半时间的训练,戒毒人员重塑新生。”

  在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除了运动戒毒,康复之家的图书室、国学社、书画社、手工坊、网络活动室等11间功能室,对戒毒人员戒毒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正在进行的读经典活动,是一项新的探索。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九大队大队长董浩介绍:“经史合参学习法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践行,其实很多东西大家都知道,都明白,但关键在做。所以我们也引导他们如何践行经典。目前我大队全体戒毒人员包括民警都参加了‘3+30’的学习,3就是3天的集中学经典,30是3天结束之后还有一个线下的30天边学边做边分享。”

  戒毒人员小李2006年参加朋友婚礼,因为好奇染上毒品,当时只有19岁,母亲发现后带他到另一个城市生活,希望通过改变所处的环境帮他戒毒,但是小李还是经不住毒品的诱惑复吸了,被强制隔离戒毒。小李说:“我文化也不高,初中没毕业,来到之后学了很多东西,包括传统文化的经典论语,以前我觉得我这种文化怎么可能看得懂古文。之后一点点自己钻研,包括队长带领我们学习之后,一点点懂了。”

  从不懂到钻研,从在人前说话就发抖冒汗到现在和大家分享感受,小李自信了很多,也越来越感到对不起母亲。“在学习传统文化当中,不停的反思、内视自己,我母亲为我做的和我为我母亲做的差距太大。从根本上树立我想去戒毒的信心,而这个动力就是我的母亲。”小李说。

  据天堂河强制戒毒所副所长林霖介绍,国际上认可的戒毒模式应该是生理、心理、社会综合施策的策略,所内不管教多少技术,戒毒人员都要回归社会,与社会、与家庭面对是难题。

  林霖表示:“现在国际上认可的是吸毒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疾病,所以我们对戒毒人员的定义,第一是病人,第二是受害者,第三才是违法者,所以虽然他们也是在这进行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我们更注重的是戒毒这个功能的发挥,所以我们希望社会各界给予戒毒所、戒毒人员更多的关注、关爱,不要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当我们遇到戒毒人员时要给予更多的帮助。”

编辑: 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