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今天我值班]汪敏燕解答为何电动自行车强制带脚踏骑行功能

2018-01-17 16: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17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距离现有电动自行车标准出台18年之后,工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和质检总局四部门昨天(16日)共同召开发布会,公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报批稿。

  相比过去,新的技术规范作出了哪些调整,未来骑电动自行车时会有什么不一样?为了更好地理解新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汪敏燕今天(17日)做客中国之声特别节目《今天我值班》为大家答疑解惑。

  新标为什么对电动自行车尺寸和重量加以限制?

  针对新标准对电动自行车的尺寸和重量加以限制的规定,汪敏燕解释,“近些年来,部分电动自行车的车体做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宽、重量也越来越重,外观和性能都逐渐摩托化;有的车辆的宽度超过了0.5米,严重挤占了非机动车道的空间,这类超大车辆容易和其他的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发生碰撞。目前部分电动自行车产品的整车重量甚至超过了70公斤,一旦和没有防护的行人或者其他非机动车辆碰撞,由于冲击力巨大,将给对方造成严重的伤害。为了确保交通安全,新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前后轮的中心距不大于1.25米,除了车把、脚蹬以外的车体宽度不大于0.45米,含电池在内的整车重量不大于55公斤。所有指标必须严格执行,防止电动自行车超长、超宽和超重,保障骑行者和其他道路交通参与方的生命安全。”

  为什么强调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功能?

  新标准特别强调脚踏骑行功能,要求电动自行车一定要有脚蹬,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汪敏燕表示,脚踏骑行功能是电动自行车的一个标志性特征,电动自行车是带有电动助力功能的一种自行车,它既能够人力驱动行驶,也可以借助电的动力延长行驶的里程。如果没有脚踏骑行功能,电动自行车在产品的外形、动力来源、使用方式等方面就与电动轻便摩托车难以明显区分,不利于道路交通的管理。此外,脚踏骑行功能还能够让消费者在车辆发生故障或者电池没有电的情况下,继续以脚踏的方式骑行,避免长时间、长距离推行。毕竟大部分电动自行车产品的重量都在50公斤左右,如果人力推行,对消费者的体力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此脚踏骑行功能能够更加便利消费者。另外,根据国际经验看,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把具备脚踏骑行功能的电动两轮车纳入了非机动车的范畴进行管理,而将不具备脚踏骑行功能的车辆纳入机动车的管理范畴。因此,新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必须具有脚踏骑行的功能。

  新标准给生产和消费者成本增加多少?

  汪敏燕在访谈中提及,据调研,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车型售价一般在2千到3千元左右,根据业内的专家测算,新标准实施初期,电动自行车增加了防火阻燃、车灯、反射器、提示音等硬件,生产成本增加的比例在4%-15%左右,另一方面每款车型的检测费用也要相应增加。随着新标准实施以后,相关的配套零件厂家会增多,采购成本会逐步下降,一次性投入会逐渐摊薄,企业的成本也会逐渐降低。

  不符合新标准的在用电动自行车会如何处理?

  新标准正式实施以后,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该怎么办呢?汪敏燕解答,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妥善的解决办法,通过自然报废、以旧换新、折价回购、发放报废补贴、纳入机动车管理等方式,在几年内逐步化解。

编辑: 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