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拉萨11月22日消息(记者陈琴 德庆白珍 普布次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50年,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为主力的进藏部队,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背着公路”进入西藏。此后的光辉岁月,几代驻藏部队官兵、援藏干部与西藏各族人民群众一起,在解放西藏和建设西藏的伟大历程中,不断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形成了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长期以来,“老西藏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挺起精神脊梁、扎根雪域高原,实现了跨越千年的人间奇迹,谱写了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中国之声系列报道《追寻》,22日推出《丹心映雪山,青春献高原》。

这里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其前身是1952年在拉萨河畔成立的“七一”农场。副所长唐亚伟和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新培育的青稞种子,筛去杂质,再测定千粒重,将一颗颗饱满无损的试验备用种子保存起来。这一新品种正在等待农业农村部的登记,将被定名为“藏青3000”。唐亚伟说:“在同等水肥条件下,同区域,它的产量比藏青2000提高10%,所以它优势明显,即将成为全区春青稞的一个主推品种。”

青稞,是藏族人民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繁衍的食物。西藏和平解放前,西藏青稞平均亩产只有80公斤左右。一代又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扎根高原,接续奋斗,给这片古老苍茫而又壮丽无垠的大地带来了崭新希望。如今,接力棒传到了唐亚伟这一代人手中。2004年起,唐亚伟团队对全国范围内青稞种子资源进行观察鉴定,又从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引进一批的大麦种子,不断对当前主推品种进行遗传改良。

“2018年到生产上去示范,它的单产超过400公斤,老百姓很喜欢,这就达到效果了。我们的青稞能能不能在生产上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能不能在加工过程转化出去,这是我们最关注的。”唐亚伟说。

几千份材料的选择,无数种杂交的组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等待,却得不到理想的品种时,唐亚伟也会犹豫,甚至灰心。每当这个时候,他总会走到农业所3号试验田,这是西藏和平解放后,进藏部队在西藏开荒的第一块地。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进藏部队和科技人员遵照党中央“进军西藏,不吃地方”“一面生产,一面建设”的指示,来到拉萨河畔,开荒种地,于1952年成立了“七一”农场。几十年来,一代代科研人员赓续传承“老西藏精神”,在荆棘丛生、砾石遍地的荒芜土地上接续奋斗,培育出了150余个农作物品种,把藏族百姓的“救命粮”变成了“致富粮”。如今,西藏青稞平均亩产提升到了382公斤,总产量达80万吨。

“有些时候有想不通的,就在那个田埂子上坐一会儿。过去五几年这些老科学家怎么样辛勤劳动,肩扛手搬,把这个地由河滩变为了耕地?我们的条件比他们好了十倍、百倍,我们还做不出来比人家更好的成果吗?”唐亚伟说。

农业所的展览室,保存着不少珍贵历史资料。唐亚伟指着一张老照片介绍起他的老领导——颜仕华。她是70年代末进藏的科技工作者,当年为了示范推广良种,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镇蹲点十余年,现在已经退休。唐亚伟经常跟她通话,交流科研成果。

唐亚伟:颜老师好,我是唐亚伟。关于“老西藏精神”一代一代的怎么样传承,想听听您的说法。

颜仕华:我们1978年进去时其实已经改变了,好很多了,人家把底子全铺好了。在那之前确实是很苦的。“老西藏精神”就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那些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进了西藏,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叫我很敬佩。

唐亚伟:我们这几年也接着踩着你们的肩膀往上走了一段,感谢你们这些老专家给我们的支持与帮助。

眼下,农业所年轻的技术人才正在通过生物技术育种,寻求实现遗传改良从传统到现代的突破。农业所副研究员达瓦顿珠说:“以前一个品种培育,前期要花7年才能稳定,我们现在能不能用3年去稳定?我很相信生物技术的这种力量。”

达瓦顿珠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一幅唐亚伟手绘的青稞研究布局图,对于达瓦顿珠来说,这是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功底和态度,更是他前行路上的精神激励。他说:“这种科学研究对于他们那一代人来说可能是一种信仰,也恰恰是我们这一代即将要成为骨干的人真的很需要的(精神)。”

尝一口青稞制成的美食,满满的都是幸福感。从拉萨河谷到羌塘草原,从“天上阿里”到绿色林芝……今天的西藏,已经是无数人心驰神往的“雪域天堂”。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弘扬,“老西藏精神”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冠杰说:“过去,我们讲吃苦、忍耐,现在的条件和过去的条件已经大不相同了。我想,现在更重要的是在乡村振兴这条路上把事业心、使命感、责任感发扬下去。”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德庆白珍。农业所3号试验田就像是时光隧道,连结着几十年来接续奋斗的西藏农业科研人员。这块当年进藏部队在西藏开荒的第一块土地,见证了一代代共产党人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培育、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的坚定足迹。采访中,我同样被年轻的技术人员不断寻求突破的劲头所感动。今天,“老西藏精神”已经像青稞种子一样播撒在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西藏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正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姿态,奋进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