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系列报道《追寻》14日推出:《繁星汇云汉,梦圆在天宫》。

我是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主任设计师应鹏,我和我爱人景旭贞都在空间站任务中担任设计、检测工作,今年是我从事载人航天工作第10个年头。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发扬光大,对我们来说,更意味着坚定的信念、科学的态度、果断的执行力。

刘伯明:很想对我们的一线工程人员表达感激之情,很想对我们的伟大祖国多几句赞美之词……

9月3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的航天员刘伯明,与香港的学生进行天地通话时,特别感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幕后工程人员。应鹏,便是其中的一位。

检查、检查、再检查……这就是应鹏每天的工作,看起来机械又繁琐的检查,保证着空间站任务的顺利推进。

应鹏:一个飞行器里面可能有非常多的子系统,子系统下面也有非常多的控制器,控制器里面还有很多板卡,板卡里面可能还有很多软件,软件再下面可能还有很多底层软件,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去检查。

工作中的应鹏(受访者供图)

核心舱发射前,需要进行三舱联试,就是要把空间站在天上几年的时间里完成的任务,全部模拟一遍,而留给地面上的时间,只有100多天。时间紧、压力大、任务重,承担这些高浓度浸泡式工作的,不过是一群像应鹏一样的三十来岁的年轻工程师。

应鹏:基本上连续几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扛不住了,可能会去宾馆去休息一会儿,也达不到一个深度的休息,因为整个实验一直在运行,所以基本上是连轴转。完全靠个人的意志力去坚持下来。

庞大的空间站系统,仿佛一个巨大的齿轮机器,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螺丝,系统一旦启动,所有人都得协同行动。在应鹏组建了7年的小家庭里,也是一场协同作战。应鹏的妻子景旭贞,在这次载人航天任务里,承担光学舱的设计和检测工作。

景旭贞:我知道我在干什么,也知道他在干什么,那种感同身受,就是理解他每天真的都不着家。

这份理解有时也会出现意外,在核心舱发射前的这次联试中,景旭贞没有去天津封闭,独自在家照顾4岁的女儿。孩子生日那天说的一句话,把小两口的心,拽得生疼。

景旭贞:她特别伤心,她说,爸爸他爱我,他为什么就不回家?我就觉得要带她去看一下核心舱发射。

工作中的景旭贞(受访者供图)

今年4月29日11点23分,天和核心舱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护送下,由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发射升空。景旭贞特意带女儿去现场,“检查”爸爸的作业。

景旭贞:在海边有很多民众,情绪很受感染,她一个人在那叨叨,她说我爸爸是很厉害的人,她现在说自己要当科学家。

飞天梦,就是这样,由一个又一个的小梦想,合力拼就;就是由一代又一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人,接续筑成。

1992年9月21日,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能上天、能出舱、建立小型空间站”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11年后,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此后五年,翟志刚从轨道舱进入太空,迈出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第一步;及至今年,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成为“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

天和、天宫,神舟、天舟,嫦娥、玉兔,天问、北斗……航天工程的这些名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这个浪漫的梦,因为坚持不懈地努力,而平添了诗意。

杨利伟: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向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

这是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中传回的声音。

刘伯明:我们的征途,一直是星辰大海。

这是本月1日“开学第一课”上,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奔赴太空的航天员刘伯明在太空中传回的声音。

在天宫上驻留了三个月的航天员们,很快就要踏上归程。

应鹏已经迅速转入到明年即将发射的试验舱一的研制工作中。明年,试验舱将发射升空,并和核心舱对接在一起,最终形成T字构型,届时,中国人自己独立建造的空间站,将基本完成。

天宫二号发射前,应鹏、景旭贞在发射塔架下合影(受访者供图)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张棉棉,说话严谨、认真的应鹏,是个典型的工科男。站在他旁边的景旭贞,一头长卷发似乎缺乏打理,其中一缕一直垂在额前,采访的时候,景旭贞一直微笑地看着自己的丈夫,眼神里,有爱意,有欣赏,也有心疼。采访中,我问两口子,这么累,你们为什么还在分别攻读博士学位?两人的回答是,因为有雄心。这份雄心就是中国人独立自主研发的空间站上,有他们这个小家庭的付出,哪怕,只是肉眼不可见的一个小元件也好。跟随报道中国航天的这11年里,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家庭,他们就像刘伯明在与香港学生天地通话时所说的一样:银河系里闪烁的星星,互相照耀,就璀璨非凡。几千年来我们这个民族的航天梦,在应鹏这样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家庭里,清晰,具体,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