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4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四月,一条有关“95后”手工类视频博主“才疏学浅的才浅”(下称才浅),“15天花20万纯手工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的新闻引来了网友的一片惊叹,而最近,他又历时四个月时间复原了三星堆黄金权杖。他复原三星堆国宝级文物的初衷到底是什么?文物修复专家又如何看待他的做法和作品?

才浅复原三星堆黄金权杖,必须要从此前手工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说起。今年4月,年仅25岁的才浅用15天时间,利用500克纯金,在没有模具的条件下,经过细致地手工裁剪和捶打,复原了三星堆黄金面具。500克黄金价值约20万元,为什么他会这么做?才浅在视频中给出了答案:“因为我想用纯手工的方式感受3000年前古代工匠的心路历程,这也是和古人对话的一种方式,这将用到黄金的两种特性:超高的物理延展性和极强的化学稳定性。”

成功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的视频上网后,才浅表示,如果点赞超过100万,他就把同样出土于三星堆的“黄金权杖”做出来。结果短短两天,100万点赞的目标轻松实现。同时,网友们在才浅的微博下翘首以盼更新视频。

8月18日,历时四个月,才浅终于公布了复原三星堆黄金权杖的视频。

将金杖完整复原?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这么简单。才浅说,由于工艺复杂,复原起来困难重重,特别是黄金权杖上錾刻的图案纹理。“为了看清细节,我带着相机第二次去了三星堆博物馆。这哪里是一条纹路,而是在不到一毫米的方寸之间錾刻了两条纹路,而且线条极其流畅工整,两条纹路相互平行,肉眼看上去就像是一条线。在看到这一工艺的时候,不是赞叹古蜀人的技术,而是感到深深的恐惧和绝望,就像是登山者遇上一座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峰一样。”

经过多次实验,才浅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技术水平远远无法达到在金带上直接錾刻。快要放弃时,他忽然脑洞大开,用牛骨刀在金板上画出纹路后再在反面加深,两条平行纹路就这样巧妙地被刻画了出来。

为了让黄金权杖不失“古蜀之魂”,才浅还特意前往三星堆遗址,捡来一根枯木,作为金杖的“木芯”,将压刻好的金带包裹到木杖上。才浅说:“这根枝条并不是我砍的,而是村民修剪树枝留下的,有了这根曾经的古蜀大地上生长的树枝,金杖会更有灵魂。把刻好的金带裹在木杖上,直接裹肯定会掉,需要胶水,我们同样用古蜀人的胶水,用俗称的鱼鳔做成鱼鳔胶,把泡发好的鱼鳔煮上四五个小时就能做出来。”

经过最后的粘合与裁剪,这根耗时4个月、耗资25万元、长143厘米、重约500克的三星堆“黄金权杖”,终于再现人间。在视频最后,才浅表达了对三星堆古蜀人工匠的敬意。“金杖做完了,为什么明明刻一次就可以,还要正面反面反复刻,我渐渐明白,因为这些纹路并不是简单的装饰,这是他们的信仰。这也就是为什么3000年前古蜀国文字都没有,但是有金杖的奇迹。”

才浅的做法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在才浅复制出三星堆黄金面具时,也将才浅复制面具的视频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并隔空喊话“人才啊,来我们修复馆上班吧。”在才浅的“黄金权杖”出炉后,朱亚蓉对记者表示:“我觉得才浅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值得肯定,但是对于金杖的复刻,特别是金杖纹饰的制作工艺,其实并不是按照三星堆金杖这种制作工艺来复制的。看到才浅的视频以后,我们又专门去仔细观察了金杖的制作工艺,金杖的纹饰是从正面加工的,而不是像才浅从反面刻画,凹出去的,因为从背面来说,它没有很清晰的刻画痕迹,只有一些淡淡的印痕。”

据介绍,如果用高倍放大镜观察这些纹路,就会发现它们是经过很多次錾刻,最终才形成一个个凸起的线条。举个例子,这就像我们在玉器加工时双勾拟阳线的制作方法。朱亚蓉解释说,这种制作方法就是在器物上运用双线并列的阴线条刻画,以形成一条阳线呈现。“通过錾刻出两条阴线,然后突出一条阳线这种方式来制作的,古人在制作金杖的时候,这种纹饰花的功夫肯定比才浅采用的方法要更复杂、更难。”

平心而论,修补文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付出的可能远比想象中的多,而收获的可能远比想象中少。作为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坦言,文物修复工作不像大家所见到的是一件光鲜的工作,它更多需要的是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跨越时空的匠心传承,更加靠近千百年前古人的制作初心。朱亚蓉说:“真的要沉静下来,要乐于清贫,要全身心去研究、琢磨,可能都不容易达到古人那种高度。那是我们永远在追求的境界,就像金杖上的纹饰一样,虽然才浅通过他的一种方法,好像表面上复原了图案,但是仔细观察,跟文物原作对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我们现在要想通过手工达到这样一个工艺确实很难,因为古人能够为国王制作权杖的,肯定都是最高等级的师傅、匠人,而且是大师级的人物。但是这种工匠精神,可能是我们在这个时代需要追求的一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