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6日消息(记者丁飞 陈庚)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7月25日傍晚,正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好消息。我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也由此达到56处。

晨曦中的东西塔(央广网发 陈英杰 摄)

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议认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独特而杰出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其所包含的22个遗产点涵盖了社会结构、行政制度、交通、生产和商贸诸多重要文化元素,共同促成泉州在公元10到14世纪逐渐崛起并蓬勃发展,成为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网络的海上枢纽,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有关泉州的故事,我们不妨从那艘著名的“南海一号”沉船讲起。

作为迄今世界上发现的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南海一号”上总计发掘文物超过18万件,尤以铁器、瓷器为大宗。考古人员在船舱中发现了大量排列整齐堆积成山的宋代瓷器,它们历经800多年的海水浸泡,依旧保存完好,造型精美。彼时,人们终于对宋代海上贸易之发达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福建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栗建安说,当年外销瓷器中,以泉州德化窑的白瓷为杰出代表。“宋代叫青白瓷,是中国当时外销瓷中主要的瓷器品种。目前在‘南海一号’里,德化瓷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它属于中高档瓷器,而且有相当的数量,海外发现很多。船的目的地可能就是东南亚。”

尾林窑全景图(央广网发 刘纵横 摄)

截至目前,泉州共发现宋元时期窑址70余处。记者近日在泉州市德化县尾林-内坂窑址采访时得知,这里正是公元10到14 世纪泉州地区最繁忙的外销瓷生产基地之一。2020年,尾林窑考古发掘揭露的四座窑炉横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揭示了德化窑从宋元时期的龙窑至明清时期的横室阶级窑的发展演变过程,可谓“一眼万年”。

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认为,强大的窑业技术和生产制造能力,是泉州海外贸易长期繁荣的重要引擎。“这里是古代窑业技术的集中体现,德化生产瓷器几个比较重要的步骤在这里都能得到体现。德化瓷器为何在世界上影响这么大,一是因为瓷器质量很好,二是窑业技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世界陶瓷业的发展。”郑炯鑫说。

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永春至德化的古驿道开通。5年后,永春至泉州互通舟楫。当年瓷器烧制完成后,由挑夫挑到相邻的永春,经水路直抵泉州港后出海。从泉州港出口的商品当然不只是瓷器,还有丝绸、茶叶等。庞大的运输网络成为支撑海外贸易运行的大动脉。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林瀚指着馆内一幅宋元时期泉州运输集散动态图向记者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港口上有中国的福船,还有阿拉伯地区的三角帆。当时就是船靠岸然后船员把货物搬到船上去,有一些船比较大,没法靠岸,就利用小舢板接驳,把货物接上去。当时中国出去的主要是丝绸、瓷器和茶叶,还有泉州的土特产,外国运进来的很多是香料。”

泉州港古代称为“刺桐港”,兴起于唐、盛于宋,宋末元初达到顶峰,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元顺帝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游历中国,在游记中这样形容他眼前的泉州:“该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港内停有大船约百艘,小船多得无数”。如今记者站在当年装卸吞吐、通商贸易的江口码头,似乎仍能想象当年这里海商万户、竞渡千帆的场景。

一套适用并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是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港口运行与发展的关键保障。公元1087年市舶司的设置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这个类似于海关的机构使得泉州发展对外贸易不用再北上以获取官方发放的“公凭”,从而大大提高了通商效率。目前,位于泉州古城南部晋江沿岸的市舶司遗址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繁荣的海洋贸易既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文化的共存。记者在泉州开元寺的月台须弥座束腰处就看到了由七十三方石雕组成的装饰纹带上的人面狮身像。

开元寺释德远法师说,寺内各处都有当年各国文化交流的痕迹:“在柬埔寨吴哥窟、埃及金字塔才会看到的狮身人面像,这本不是我们这里的。元代末期因为海上贸易往来,东南亚的传教士就陆续来到泉州安家落户。这也属于宋元时期港口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产物。”

这是一场宋元中国与世界的对话。高度整合的产-运-销一体化海外贸易体系及支撑其运行的制度、社群、文化因素所构成的多元社会系统,共同造就了泉州作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多元繁荣盛况。而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上所体现的互惠与包容,远不同于即将到来的西方大航海时代。这也许是泉州之于世界更深层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坚认为:“泉州(跟目前中国申遗成功的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它是中西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流,石刻反映的宗教文化的交流,反映出当年世界格局下,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中国对宗教文化的兼容并蓄的基本策略,这是泉州最大的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