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日消息(记者杜希萌 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7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播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为亿万华夏儿女奉献了一场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典。

人们记住了国旗护卫队一镜到底所展现的庄重,记住了多角度全景呈现71架战鹰“振翅长空”的震撼;那些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激昂或婉转的合唱声、直击人心的献词声,让不少观众感叹犹如“身临其境”。高质量完成直播背后,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个团队坚持守正创新、精益求精的努力。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总台记者孙楠 摄)

伴随着第一声礼炮响起,国旗护卫队官兵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平台列队,护卫着五星红旗阔步迈向天安门广场北端的升旗区,气势如虹。随后一段两分多钟的“一镜到底”刷屏了朋友圈,看到“国旗护卫队”从党徽下经过时,“泪目”的留言刷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播总导演组总导演黄虹说,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组精心设计的镜头,生动传递出红色基因发扬光大、新时代强军成效显著的内涵,也告诉所有同胞,不能忘记过去英烈们的牺牲。

黄虹介绍:“这个一镜到底要体现什么?因为整个仪式过程当中都是非常庄严的,在表达的时候要以大气、庄重、恢宏,中正,来体现这样一种精神内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忠于党。”

多角度全景、正面纵深、跟踪移动、接力航拍……镜头里,天安门广场“巨轮启航”造型正乘风破浪、扬帆奋进。黄虹说,为了让这些画面“触及”全国观众,他们细抠每一个细节,力求做到有条不紊:“把本子设计好了以后,在更新优化镜头的同时,我们也一直在‘唱本子’。有一个人提示时间点,做切换的导演就会喊‘第一帧画面,航拍,准备,音乐起’,把将近两个小时的这400多个镜头几乎全部要刻在记忆里。”

“今天,我们向党致以青春的礼赞……”直播中,人们记住了青少年们真诚质朴的语言,这是他们对党和祖国母亲的深情告白。千人献词,这是在天安门广场举办大型广场活动以来的首次尝试;四人领诵与千人齐诵完美呼应,声音如行云流水。音响保障指挥部执行副指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副召集人朱峰说,为确保高品质声音送达每一位观众耳畔,技术团队对话筒位置等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四个领诵,每人主备了有线(话筒),再备了无线话筒。合诵的(话筒)大约四五十支,不能再放某个人嘴边,这一片放一个话筒,和声效果就出来了。我们要与他们配合,挑出优秀的声源,重点关注。我们先是撒了一圈话筒,录回来,画个方阵线,哪边音质更好,我们要重点关注。”

从脚步声到礼炮声、从献词声到合唱声、从军乐声到讲话声……每一个声音细节都完美触及听众的耳朵。据了解,天安门广场的拾音和扩声工程始于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当时的北京新华广播电台负责。当时,技术人员用一块金属板焊接九只喇叭形成强大音量,来解决基本的扩声问题。70多年后的今天,声音传输已经实现了光纤网络全覆盖。此次整个音响保障系统,配有7个控制机房、32套光传输移动基站、27套各类调音设备、近300支拾音话筒、600多套扬声器……

而一组组大气、雄壮、震撼的镜头,同样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作和保障团队投入大量先进设备,不断创新技术应用的成果。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直播中首次实现全流程、全要素4K+5G超高清直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转播一部副主任周磊说,这次直播他们在此前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突破创新:“我们在广场投入了两条索道,首次通过两条索道相互配合,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了一个非常宏大景观的拍摄。在时政转播中首次使用了5G+4K的移动传输系统,首次在现场完成8K节目的实时切换,保证了这次电视转播图像的高质量和最佳效果。”

总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总摄像王威说:“我们这次运用的最重摄像机系统是将近1000公斤的重型伸缩摇臂,最轻的设备是在歼20战机和一些特殊视角只有几十克的微型摄像机,这个反差也是足够大的。我们是冲着‘世界一流、史上最好’的目标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