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1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上周相关私募投资人在社交平台点名9家上市公司和3家券商涉嫌操纵股价,多个相关股票跌停。16日,证监会决定对相关账户涉嫌操纵利通电子、中源家居等股票价格立案调查之后,本周三证监会约谈了相关私募投资人。

最近几天,被爆料以“市值管理”名义进行市场操纵的多家上市公司股价暴跌。法律专家表示,“市值管理”本是一项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但目前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市值管理”的旗号,从事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的违法行为。万商天勤(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闵超然说:“在国内其实很多‘市值管理’的需求方都是大股东,他要抛售要减持。为了实现抛售的利益最大化,他希望股价有一个短幅的上扬,这时候他就会谋求一些途径,找一些中介机构,让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可以跟股东方的预期是一个同样的周期。”

随着这一事件的持续发酵,“市值管理”再度以充满争议的方式进入了公众视野。究竟什么是“市值管理”呢?它其实是一个管理学名词,指的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而在A股市场里,不法分子打着“市值管理”的名目,却做着“管理市值”的不法行为,也让原本正常的“市值管理”再次被污名化。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说:“既然这些违法的行为,它都能够打出‘市值管理’的名义,那么肯定是因为‘市值管理’是一个正大光明的技术概念。其实,对于很多上市公司来说,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可能是缺乏对于上市公司一些基本面足够的技术分析能力或者说是经验。在这种情况之下,上市公司进行这种‘市值管理’更多的是通过投资者关系、公共关系等各方面的手段,能够将自己的成长性、未来潜在的价值以更客观的方式推介到投资者的面前。另外,‘市值管理’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并购重组的这一部分,这些其实也是为了能够夯实企业未来快速发展的基础。正规的‘市值管理’并不是以几天几周、甚至是几个月作为一个价格波动的周期,而是在更长的时间段之内,能够让投资者共同地享受到(企业)真正发展的红利。”

2015年,曾经的“中国私募一哥”徐翔因利用“市值管理”的名义操纵股价被抓,让“市值管理”这个概念走进了很多普通投资者的视野。作为私募证券基金,徐翔旗下的泽熙投资广泛参与定增,并深度介入上市公司战略运营,通过种种方式推高上市公司股价,最终实现违法获利。而事实上,这并不是真正的“市值管理”。

业内人士介绍,此次爆料事件所暴露出的操纵股价的手法和步骤大致是庄家建仓—大资金锁仓—拉升股价—吸引散户跟进—庄家卖出,这一系列典型的违法行为却被冠以“市值管理”名目,应当严厉打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说:“行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他是否参与了合谋操纵市场或者内幕交易,如果说查实他参与了这些行为,那么他是一个典型的违法行为,必须受到应有的查处;第二个的话,这种‘分赃不均’式的举报方式不应该被美化,更不应该由此而逃避处罚。”

此前,证监会还发文表示,一旦发现相关公司和机构等从事或参与相关违法违规活动,将一查到底、依法严惩,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相关案件调查目前还在进行中,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案件进展。伴随着案件发酵,除了相关不法行为可能给投资者们带来损害外,A股市场里的另一个群体也“十分受伤”,那就是众多小盘股、小市值股票,它们近期承受了明显的抛压,尤其是ST股、壳资源股更是跌幅明显。

目前,一场针对以“市值管理”名义操纵市场的监管风暴正在来临。那么,对中小投资者特别是小散户们来说,要不要远离所有的小市值股票?沈萌认为,应该区别对待,投资者认真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了解上市公司还是第一位,小盘股也能分享成长红利。“投资者也不应该因为事件暴露出来的一些见不得阳光的操作就因噎废食,对于所有的小盘股都呈现一个避之不及的状况。因为毕竟我们知道,很多上市公司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特别是一些刚刚进行IPO的中小型企业,不可能要求它IPO的时候市值就已经有一两百亿这样的规模,很多上市公司仍然是从相对比较小的市值规模成长起来的。我觉得投资者应该是去更多地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如果它是一个刚刚开始起步、有很大成长动力,而且管理层对于整个业务发展也非常积极主动,我觉得这样的小盘股反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会有一个同步成长、分享成长红利的机会。”沈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