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3月15日消息(记者左艾甫)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14日),武汉雷神山医院在休仓后首次开放,来自广东、江苏、辽宁、上海等省市的援鄂医护人员及部分家属共500余人,重返武汉雷神山医院。这是援鄂医护人员曾经携手抗击疫情的“战场”,重温雷神山故事,传承“雷神山精神”,留下了怎样感动?
援鄂医护人员重返武汉雷神山医院欢迎仪式 (央广网记者王超 摄)
  14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鄂医疗队及其家属共500多人乘车来到了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的雷神山医院,下车之后,这些昔日的战友们纷纷拥抱彼此,合影留念。雷神山医院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雷神山医院副院长袁玉峰说:“我们今天又相聚在曾经浴血奋战、拼过命的地方,沉浸在喜悦之中,心情特别激动。”
  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让太多感慨涌上心头,在场的一些医护人员激动地跳起舞。
援鄂医疗队队员拍照留念 (央广网记者王超 摄)
  山西第十二批援鄂医疗队张莉说:“今天心情很激动,因为当时来雷神山医院工作,其实心里有种种困难,但是我们一一都克服了!”
  随后,医护人员带着家属走进雷神山文化墙、隔离病房等场所,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参观。在雷神山医院重症病房,来自西安冶金医院的俞翔医生指着自己为患者做过血透的病床,向妻子以及7岁的儿子讲述雷神山“血透小分队”的抗疫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由俞翔等21位援鄂医护和武汉医护迅速组成雷神山“血透小分队”,每天早上8点穿戴防护服和护目镜,推着沉重的血透仪器在感染病区里穿梭,为需要透析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血透。下午3点左右完成交班,走出病区全身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
  “看到武汉现在恢复得生机勃勃、生机盎然,非常感动。我能够为武汉当时的抗疫作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也对自己很满意。希望未来,就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建设越来越好,所有的卫生防护工作会越做越好。同时也要感谢武汉所有的医护人员,其实他们比我们外地来支援的要更加英勇。”俞翔说。
  俞翔医生的妻子和儿子这次主动要求来武汉看一看,他们在武汉大学观赏了樱花,还游览了黄鹤楼,觉得非常充实、精彩。特别是参观了雷神山医院后,妻子秦茜觉得当时支持丈夫来武汉是多么的正确。
  “当时其实家里老父亲还病危,但是我觉得武汉人民这时候的困难,比起自己家里的困难来说,这个不算什么。尤其是我这两天在武汉走了走、转了转,看武汉这个城市风貌,包括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我觉得武汉人民挺过来了,真的是英雄的人民,太不容易了!”妻子秦茜表示。
  参观途中,俞翔医生与曾经的“血透小分队”战友之一、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医生费世枝相遇。巧合的是,费世枝也带着妻子和女儿在病房里参观。两家人共同来到雷神山文化墙,费世枝医生看到自己一年前在墙上题写《决胜雷神山》的诗句。“肾友突袭雷神山,血透战士急攻关。抗疫百战穿白甲,不破新冠终不还!”费世枝和俞翔大声诵读诗句,仿佛回到去年并肩作战的那一刻,情不自禁激动相拥。
  而武汉雷神山医院检验科执行主任谢文再次回到战斗过的地方,激动地留下了眼泪。她说,当时有整整67天,一分钟都没有离开过雷神山医院,没有流过一滴泪。“当时我们科里的员工就十几个,但是24小时要在这个地方工作,我们这个地方是在整个院区的最偏远的地方,所有患者的标本我们要及时地把它做出来,然后是24小时不间断地接待这个病人的样本,所以说当时我们的团队的这个工作人员,各位老师真是付出了很大的艰辛,我今天来了,看到这儿我真的是很激动,现在想着回头看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很值得的,有今天的这个成果都是非常值得高兴的,能够摘下口罩是我们的愿望。”
  据了解,当天有百余名曾在雷神山医院支援的志愿者们也来到了雷神山医院,大家聊起曾经在雷神山并肩战斗的点滴回忆,纷纷感慨今天抗疫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的局面来之不易。
  武汉青海拉面爱心团队马乙四曼说:“我们当时给安徽、青海等全国的医护人员送爱心餐,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人,今天在这里很高兴很开心。”
  从2020年2月8日启用至4月15日休舱,雷神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2011人,期间共有9个省市16家医疗队的3000余名医务人员留下战斗记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武汉雷神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行环表示:“这个雷神山的经历是一种心灵的洗礼 ,是一辈子的财富, 雷神山已经变成向全球展现中国的厉害的窗口 ,所以这是一种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