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点击热词,透视未来。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两会有声词典》,10的关键词是:跨省通办。

  释义

  跨省通办是一种政务服务模式。从字面拆解,就是群众和企业可以“跨”越行政区“办”一些政务服务事项。过去,很多政务高频服务都需要在户籍所在地办理。“跨省通办”一出,数据多跑路,百姓就能少跑腿了。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举例,以下这些“事儿”都属于“跨省通办”的范畴。“比如,学历认证、学位认证;残疾人证的迁移,你从一个地方移居到另外一个地方,这就是跨省通办。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可能我的医保卡原来在一个地方,现在我养老在另外一个地方,那么就涉及跨省直接结算等。”

  词源

  2020年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手,2020年底前实现第一批事项“跨省通办”。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

  相关词:四级四同

  在《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中,有一个表述与“跨省通办”同时出现,那就是“四级四同”。

  打个比方,都是“吃早餐”,在北京叫“早点”,在武汉叫“过早”。说起来,大家都知道是一个事儿,但落实到政务服务里可能就因为名称对不上而办不了。所谓,“不同则不通”。邵志清说,“四级四同”其实是“跨省通办”的一个基础。

  “四级比较好理解,我们国家的行政层级,省、市、县、乡,这是四级。四同是什么?为了办理很多事项,如果要跨省通办,那就不能同一件事情在这个省叫一个名称,在其他省叫另外一个名称。所以我们希望四个方面要统一,名称要统一、编码要统一、依据要统一、类别要统一,这样就有助于实现跨省通办。”邵志清解释。

  组词解读:促跨省通办 建数字政府

  在“跨省通办”落地的过程中,一个“通”字,追问的其实是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进程。扭开各部门、各地区数据库门上的“锁”,建立让数据流通起来的“路”是难点。全国人大代表尤良英认为:“未来在确保数据安全和硬件给力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建立国家全民信息数据库,取代各地各部门掌握的单一数据,只有做到数据通才能做到办事通。”

  “数据通”外,“标准通”也是“跨省通办”必须突破的“堵点”。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以京津冀自贸区政务服务为例,介绍了他们如何实现“标准通”。“我们要在实现跨自贸区通办的同时,对三地同一事项办理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逐一比对,如果发现某个要件或者环节,对方已经简化或者取消了,那么本地也要对标修改。通过逐个事项一一对表,推动京津冀自贸区实现同市同标。”

  “数据通”“标准通”的出发点是“民心通”,终点是“通民心”。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赵应云看来,“跨省通办”符合人民意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说:“全国各个地方能够齐步走,实现同一个要求、同一个步调下的同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标准、以人民为中心的标准,今后,真正能够实现跨省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