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3月1日消息(记者张闻)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20年11月12日,在2020赛季中超决赛第二回合的较量中,江苏苏宁2比1力克中超八冠王广州恒大,队史上首次获得顶级联赛冠军。当时恐怕没人会想到,短短108天后,中超新王者居然可能会黯然退出中国足坛。

  2月28日是中国足协、职业联盟筹备组规定的各俱乐部上交工资确认表和相关材料的最后期限。同一天,已经改名为中性名称的江苏足球俱乐部发布公告称,由于各种无法控制的要素叠加,俱乐部无法有效保障继续征战中超、亚冠赛场。即日起,江苏足球俱乐部停止所属各球队的运营。这一纸公告虽然不是宣布俱乐部解散,而是等待下家接盘,但前景显然并不乐观。

  这一纸公告并不突然。2月19日,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苏宁2021年的工作将主要聚焦在零售主战场,对于不在零售主赛道的,该关的关,该砍的砍。这被外界解读为已经透露了苏宁集团对球队接下来投资的态度。再往前,从俱乐部欠薪到外援、主教练离队;再到新赛季集训无限期推迟,也许早就预示了球队的命运。

  有人说,苏宁集团的选择可以理解,毕竟企业投资足球,图的无非就是名和利。近几年投足球不赚钱只烧钱,利没有;现在足协又推动俱乐部改中性名称,名也没了,那企业凭什么继续投入?更有人认为,“今年夺冠,明年解散”,这放眼世界足坛也是罕见的,绝不能说是正常现象。何况江苏可能不是唯一一支要退出的中超球队,有23年历史的老牌劲旅津门虎,也就是之前的天津泰达前景也不乐观。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或者说,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

  2月28日下午,《关于江苏足球俱乐部所属各球队停止运营的公告》对外发布。中超休赛期期间,这支上个赛季刚刚获得联赛冠军的球队,多次传出“坏消息”。从俱乐部欠薪到外援主教练离队、再到新赛季集训无限期推迟……那个“不好的预感”终于在足协规定的提交工资确认表的截止日变成了现实。公告称,球队正在更大范围内期待社会有识之士和企业洽谈后续发展事宜。而此时球迷更加关心的是,即使“下一个投资人”出现,江苏队下个赛季还能出现在中超联赛里吗?

  按照中国足协的规定,提交工资确认表的时间已过。如果这个步骤还没有完成,江苏队至少会在下个赛季要告别顶级联赛。俱乐部也不得不从中冠打起,从头再来。不过,据《体坛周报》记者王晓瑞了解,江苏足球俱乐部已于上月27日递交了相关材料,只不过球员的工资奖金仍处于拖欠状态。王晓瑞称:“我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是江苏队按照正常的手续交了准入材料,是否合乎规定,在于拖欠的工资和奖金是按照什么样的计划去发放。我了解到,江苏足球俱乐部当时打的这张白条上,已经明确规定会在六个月之内发放完之前所欠的工资和奖金,截止目前是欠三个月工资,当然还有一些奖金和肖像权的费用。在交的材料上,他们也是有计划和承诺。”

  苏宁能否找到合适的投资人接手球队?目前上交的准入材料是否能够通过中国足协的审核?背后仍是“问号”。至少在今天,俱乐部的命运还没有尘埃落定。球迷的心也跟着悬着,他们仍期待奇迹发生。

  和江苏球迷一样,天津球迷也正在经历煎熬。自从1月21日更名公告后,刚刚改名为津门虎的官微陷入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沉默。哪怕是在俱乐部迎来23岁生日那天,这个有着477万关注者的账号仍一言不发。球队欠薪早已不是秘密,而天津球迷也在慢慢着进行“失去主队”的“心理建设”。津门虎跟队记者鲁蜜表示:“报道说泰达控股在年前就想官宣解散,是否是年前这个无从考证。但据我了解,泰达控股在此前就已经跟天津市体育局和天津市市级部门上交了放弃俱乐部的决议。”

  如果津门虎和江苏队解散,俱乐部宣布破产,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它们所欠下的债务,包括违约金、球员薪酬又该如何解决?母公司有义务负担相关欠款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破产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欣新给出了这样的解读:“一般情况来讲,子公司破产,母公司是不管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比如说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破产负有责任,就有赔偿问题,但这种情况很少见。球员是跟俱乐部签约的,跟母公司没关系。如果没有固定的投资义务,以前没有签过这种合同,理论上是拿不到钱的,起码不能从母公司拿钱。”

  江苏队和津门虎的处境只是中超一夜入冬的一个缩影。两三年前还要询价梅西、买断贝尔的中超俱乐部,在这个冬春之交全部开始过紧日子了。德国足球转会市场网站管理员朱艺算了这么一笔账,从2011年广州恒大俱乐部入场掀起“金元风暴”到2021年初,中超联赛在转会市场上的投入兜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原点:“从2011年开始,中国的转会费(冬窗)是逐年上升,而且转会的人数也在上升。从2010年的261万欧元的转会支出,一下是升到的2008万欧元,也就是整整涨了10倍。到2012年再次升入一个高潮,3453万欧元。而后每年都在上升,最高的一个点是在2017年,是达到了4个亿欧元。从2017年之后,中国足协对转会投入提出了一些限制。2018年掉到1.6个亿欧元。在2019年稍稍回升到了2个亿。2020年遭遇疫情,不管是中国还是国际足球市场都非常低迷,整个2020赛季中国冬窗的转会费一下掉到了4764万。今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和2011年差不多。”

  有球迷可能会问,为何会一夜回到2011年。首先,疫情造成的空场比赛,版权费用缩水,俱乐部本就不多的进项没了。更重要的是,俱乐部母公司自身的经营困难和企业转型。比如,目前可能退出的津门虎和江苏队都属于这种情况。至于球迷挂在嘴边的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应该一分为二地的评价。足球评论员陈永表示:“中性名实施这个大方向大家都非常认可。应该是在投资人、投资结构多元化稳定后,实施中性名就会逐渐平稳过渡。现在都是单一的投资结构,大部分俱乐部都是单一股东。”

  面对这次的“风雨”,也有声音认为不必大惊小怪。职业足球是市场化行为,有涨有跌,有进有出。前两年足球市场过热,趁此机会挤出泡沫,来一次洗牌,也没什么大不了。但需要提醒的是,足球不是股市,没有短线只有长线。青训、国家队的建设都需要一个稳定的职业足球发展环境。退出球队所遗留的青训梯队,包括市场转凉带来的青少年投身足球行业的消极预期,是现在中国足球必须正视也亟待“稳住”的“基本盘”。